搜索结果:
15 查到相关兴兵的内容。
带有兴兵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驾
[相关解释]
1.三次兴兵。 2.指北魏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 3.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
1.三次兴兵。 2.指北魏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 3.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
作师
[相关解释]
1.兴兵。
1.兴兵。
侵伐
[相关解释]
1.兴兵越境讨罪;进攻他国。
1.兴兵越境讨罪;进攻他国。
兴兵
[相关解释]
1.起兵。
1.起兵。
兴兵动众
[相关解释]
1.同"兴师动众"。
1.同"兴师动众"。
兵戈
[相关解释]
①兵器。也指军队兵戈既逼,虽悔何追。②指战争欲兴兵戈,以诛暴楚。
①兵器。也指军队兵戈既逼,虽悔何追。②指战争欲兴兵戈,以诛暴楚。
刺笄
[相关解释]
1.战国时赵襄子姊前为代王妻,襄子欲并代,约代王在句注之塞相会,暗令工人作长尾金斗,用以击人。宴饮中厨人进斟羹,因反斗而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赵王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刺。代人怜之,将所死地名为摩笄之山。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又见《史记.赵世家》。
1.战国时赵襄子姊前为代王妻,襄子欲并代,约代王在句注之塞相会,暗令工人作长尾金斗,用以击人。宴饮中厨人进斟羹,因反斗而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赵王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刺。代人怜之,将所死地名为摩笄之山。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又见《史记.赵世家》。
夫差(?-前473)
[相关解释]
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乘胜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又开凿邗沟,以图北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军乘虚攻入吴都◇来越国再次兴兵攻吴,他兵败自杀,吴亡。
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乘胜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又开凿邗沟,以图北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军乘虚攻入吴都◇来越国再次兴兵攻吴,他兵败自杀,吴亡。
妖童
[相关解释]
1.亦作"妖僮"。 2.美少年。多指男色。 3.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
1.亦作"妖僮"。 2.美少年。多指男色。 3.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
弄兵
[相关解释]
1.谓轻率动兵。 2.喻指兴兵作乱。 3.指使枪弄棒之类。
1.谓轻率动兵。 2.喻指兴兵作乱。 3.指使枪弄棒之类。
扬越
[相关解释]
1.亦称"扬粤"。 2.我国古族名。百越的一支。战国至魏晋时为对越人的泛称。其居地说法不一一说因曾广泛散布于古扬州而得名,故亦以称其居地;一说居岭南;一说居江汉一带地区。西周末周夷王时,楚君熊渠曾兴兵伐庸,扬越,至于鄂,扬越之北疆汉水地区被兼并,后为楚所并,楚王熊渠封其子为越章王,其封国当即扬越之故地。
1.亦称"扬粤"。 2.我国古族名。百越的一支。战国至魏晋时为对越人的泛称。其居地说法不一一说因曾广泛散布于古扬州而得名,故亦以称其居地;一说居岭南;一说居江汉一带地区。西周末周夷王时,楚君熊渠曾兴兵伐庸,扬越,至于鄂,扬越之北疆汉水地区被兼并,后为楚所并,楚王熊渠封其子为越章王,其封国当即扬越之故地。
盟津
[相关解释]
1.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
1.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
角兵
[相关解释]
1.兴兵。
1.兴兵。
隐灶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着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
1.《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着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
骋兵
[相关解释]
1.炫耀武力,肆意兴兵。
1.炫耀武力,肆意兴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