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4 查到相关公所的内容。
带有公所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令支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山戎属国。其地约在今河北滦县﹑迁安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齐恒公所灭。
1.春秋时山戎属国。其地约在今河北滦县﹑迁安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齐恒公所灭。
公所
[相关解释]
①旧时区、乡、村政府办公的地方区~ㄧ乡~ㄧ村~。②旧时同业或同乡组织办公的地方布业~。
①旧时区、乡、村政府办公的地方区~ㄧ乡~ㄧ村~。②旧时同业或同乡组织办公的地方布业~。
六嬖
[相关解释]
1.谓春秋时齐桓公所宠幸的六个姬妾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桓公死﹐六姬之子争立﹐酿成齐国内乱。见《左传.僖公十七年》。
1.谓春秋时齐桓公所宠幸的六个姬妾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桓公死﹐六姬之子争立﹐酿成齐国内乱。见《左传.僖公十七年》。
只鸡絮酒(只zhī)
[相关解释]
《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曰稚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书箱)赴吊。常于家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冢隧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c07d>票希留谒则去,不见丧主。”后遂以只鸡絮酒”指以菲薄的祭品悼念亡友。
《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曰稚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书箱)赴吊。常于家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冢隧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c07d>票希留谒则去,不见丧主。”后遂以只鸡絮酒”指以菲薄的祭品悼念亡友。
司事
[相关解释]
1.古代负责农事的官员。 2.犹有司。主管官吏。 3.指官署中低级吏员或公所﹑会馆等团体中管理帐目或杂务的人员。 4.办事;供职。
1.古代负责农事的官员。 2.犹有司。主管官吏。 3.指官署中低级吏员或公所﹑会馆等团体中管理帐目或杂务的人员。 4.办事;供职。
天宝
[相关解释]
1.天然的宝物。 2.神名。即秦穆公所获之陈宝。
1.天然的宝物。 2.神名。即秦穆公所获之陈宝。
开匮
[相关解释]
1.周成王开启金縢之匮,见周公所藏请以身代武王去死的文书,于是不再信流言怀疑周公,对周公更加礼敬。见《书.金縢》◇用"开匮"为君主亲贤纳谏的典故。
1.周成王开启金縢之匮,见周公所藏请以身代武王去死的文书,于是不再信流言怀疑周公,对周公更加礼敬。见《书.金縢》◇用"开匮"为君主亲贤纳谏的典故。
指心恋母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后用为典实。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后用为典实。
政事堂
[相关解释]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1.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斫轮老手
[相关解释]
典出《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轮扁觉得自己斫轮得心应手,但其中奥妙无法用语言表达,因而认为桓公所读圣人之书,必为古人的糟粕◇以斫轮老手”指有丰富经验而技艺纯熟谙练的人。
典出《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轮扁觉得自己斫轮得心应手,但其中奥妙无法用语言表达,因而认为桓公所读圣人之书,必为古人的糟粕◇以斫轮老手”指有丰富经验而技艺纯熟谙练的人。
槐衮
[相关解释]
1.喻指三公。衮,衮衣,上公所服。
1.喻指三公。衮,衮衣,上公所服。
玄衮
[相关解释]
1.亦作"玄裷"。 2.古代帝王及上公所穿的一种绣着卷龙的黑色礼服。
1.亦作"玄裷"。 2.古代帝王及上公所穿的一种绣着卷龙的黑色礼服。
玉蕊花
[相关解释]
1.亦作"玉蘥花"。 2.花名。即琼花。唐刘禹锡《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之一"玉女来看玉蕊花,异香先引七香车。"蕊,一本作"蘥"。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扬州后土庙有琼花一株,或云自唐所植,即李卫公所谓玉蕊花。"一说为玚花。
1.亦作"玉蘥花"。 2.花名。即琼花。唐刘禹锡《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之一"玉女来看玉蕊花,异香先引七香车。"蕊,一本作"蘥"。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扬州后土庙有琼花一株,或云自唐所植,即李卫公所谓玉蕊花。"一说为玚花。
祈年观
[相关解释]
1.亦称"祈年宫"。 2.秦穆公时所造。故地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文选.沈约诗》"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李善注"《庙记》曰'祈年宫在城外,秦穆公所造。'"一说为秦惠公所建。
1.亦称"祈年宫"。 2.秦穆公时所造。故地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文选.沈约诗》"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李善注"《庙记》曰'祈年宫在城外,秦穆公所造。'"一说为秦惠公所建。
秦氏粉
[相关解释]
1.指萧史为秦穆公所炼的丹粉。
1.指萧史为秦穆公所炼的丹粉。
绛台
[相关解释]
1.春秋晋平公在国都绛所建之高台。一说晋灵公所造。 2.指灯台。
1.春秋晋平公在国都绛所建之高台。一说晋灵公所造。 2.指灯台。
苌弘
[相关解释]
1.亦作"苌宏"。人名。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 2.兵书名。
1.亦作"苌宏"。人名。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 2.兵书名。
讲理信
[相关解释]
1.旧时民间调解纠纷之方式。纠纷双方各邀多人聚于茶馆﹑乡公所等公众场合﹐各诉理由﹐请地方有名望者当众评判是非。
1.旧时民间调解纠纷之方式。纠纷双方各邀多人聚于茶馆﹑乡公所等公众场合﹐各诉理由﹐请地方有名望者当众评判是非。
证券交易所
[相关解释]
买卖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机构。本身不参与交易,而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场所,实际交易由经纪人和证券商办理。最早的是1613年成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中国最早的是1905年设立的上海众业公所”。建国后,一度取消证券交易。1990年至1991年,上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
买卖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机构。本身不参与交易,而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场所,实际交易由经纪人和证券商办理。最早的是1613年成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中国最早的是1905年设立的上海众业公所”。建国后,一度取消证券交易。1990年至1991年,上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
野火
[相关解释]
①荒山野地焚枯草时燃烧的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②小说。又名《愤怒的乡村》。鲁彦作。1937年发表。青年农民华生与地主傅阿如结有深仇◇华生领导农民抗缴苛捐杂税,傅阿如依然逼租,并打死一个老农。华生带领农民包围乡公所,地主豪绅勾结军队,镇压了农民的反抗。作品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尖锐的阶级对立。
①荒山野地焚枯草时燃烧的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②小说。又名《愤怒的乡村》。鲁彦作。1937年发表。青年农民华生与地主傅阿如结有深仇◇华生领导农民抗缴苛捐杂税,傅阿如依然逼租,并打死一个老农。华生带领农民包围乡公所,地主豪绅勾结军队,镇压了农民的反抗。作品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尖锐的阶级对立。
镇公所
[相关解释]
1.旧时办理一镇事务的行政机构。
1.旧时办理一镇事务的行政机构。
顷刻花
[相关解释]
1.唐韩愈侄韩湘,落魄不羁,对酒则醉,醉则高歌﹐愈教而不听。湘笑曰"湘之所学,非公所知。"即作《言志》诗一首,中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愈欲验之。适开宴,湘预末坐,取土聚于盆,用笼覆之,巡酌间,花已开。岩花二朵,类世牡丹,差大艳美,合座惊异。事见宋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因以"顷刻花"指忽然开放的神奇花朵。 2.指易开易谢的花。 3.指空中燃放的烟花。 4.指雪花。
1.唐韩愈侄韩湘,落魄不羁,对酒则醉,醉则高歌﹐愈教而不听。湘笑曰"湘之所学,非公所知。"即作《言志》诗一首,中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愈欲验之。适开宴,湘预末坐,取土聚于盆,用笼覆之,巡酌间,花已开。岩花二朵,类世牡丹,差大艳美,合座惊异。事见宋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因以"顷刻花"指忽然开放的神奇花朵。 2.指易开易谢的花。 3.指空中燃放的烟花。 4.指雪花。
鲁二生
[相关解释]
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鲁诗
[相关解释]
1.《诗》今文学派之一『初鲁人申公所传。此后,传《鲁诗》的有瑕丘江公﹑刘向等。西汉时传授最广,至西晋亡佚。
1.《诗》今文学派之一『初鲁人申公所传。此后,传《鲁诗》的有瑕丘江公﹑刘向等。西汉时传授最广,至西晋亡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