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入流的内容。
带有入流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入品 [相关解释]
1.列入某种等级。多指达到一定的标准规格。 2.犹入流。旧指九品外的官员进入九品。
入流 [相关解释]
1.列入流品。 2.古代官制,官阶在九品以内者为流内,九品以外者为流外。官阶从九品以外登入九品以内者谓入流。 3.佛教语。梵文srota-?panna(须陀洹)的旧译。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谓初入圣人之流。
出厂价格 [相关解释]
工矿企业向商业部门或其他生产单位出售商品的价格。是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初价格。由成本加工业利润和税金构成。是制定工业品批发与零售价格的基础。
另册 [相关解释]
1.清代用以登记不入流品者的户口册。 2.比喻置于不重要的地方。
圆通偈 [相关解释]
1.《楞严经》卷五"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直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后因称此偈语为"圆通偈"。
小京官 [相关解释]
1.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 2.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
未入 [相关解释]
1.见"未入流"。
未入流 [相关解释]
1.明清称官阶不到从九品的职官。
条记 [相关解释]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清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流外 [相关解释]
1.隋唐时九品以下官员的通称。流外本身也有品级,经考铨后,可递升入流,成为流内,称为入流。其京师官署吏员多以流外官充任。
进品 [相关解释]
1.犹入流。谓九品外的官员进入品秩。
钤记 [相关解释]
1.明制﹐凡按洪武定制所设官吏皆用方印﹐未入流各官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由朝廷颁发关防治事。清代称"钤记"。 2.指机关公章。
须陀洹果 [相关解释]
1.梵语srot?panna的音译。意译为"预流"﹑"入流"。谓预入圣者之流。声闻乘四圣果之一,断除三界中的见惑,即证此果位。
驿丞 [相关解释]
1.掌管驿站的官。主邮传迎送之事。明清时设置,各府﹑州﹑县多寡有无不一。品级为未入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