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偃武的内容。
带有偃武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休牛归马
[相关解释]
1.亦作"休牛散马"。 2.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1.亦作"休牛散马"。 2.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修文偃武
[相关解释]
1.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1.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偃兵修文
[相关解释]
1.同"偃武修文"。
1.同"偃武修文"。
偃武
[相关解释]
1.停息武备。
1.停息武备。
偃武休兵
[相关解释]
1.见"偃武息戈"。
1.见"偃武息戈"。
偃武修文
[相关解释]
停止战备,提倡文教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停止战备,提倡文教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偃武兴文
[相关解释]
1.同"偃武修文"。
1.同"偃武修文"。
偃武崇文
[相关解释]
1.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1.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偃武息戈
[相关解释]
1.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1.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偃武櫜兵
[相关解释]
1.见"偃武息戈"。
1.见"偃武息戈"。
偃武行文
[相关解释]
1.同"偃武修文"。
1.同"偃武修文"。
偃武觌文
[相关解释]
1.同"偃武修文"。
1.同"偃武修文"。
入彀
[相关解释]
1.《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成玄英疏"其矢所及,谓之彀中。"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因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亦指应进士考试。 2.比喻合乎一定的程式和标准。 3.谓非常投合。 4.比喻中圈套。
1.《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成玄英疏"其矢所及,谓之彀中。"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因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亦指应进士考试。 2.比喻合乎一定的程式和标准。 3.谓非常投合。 4.比喻中圈套。
八难
[相关解释]
1.指汉张良向刘邦所陈八件难以做到的事。楚汉战争期间﹐郦食其说刘邦立六国后以树党﹐张良为陈八难﹐乃止一﹑难以制项籍之死命﹐二﹑难以得项籍之头﹐三﹑难以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四﹑难以散府库以赐贫穷﹐五﹑难以偃武行文不复用兵﹐六﹑难以休马无所用﹐七﹑难以放牛不复输积﹐八﹑难以不使天下游士离去。见《史记.留侯世家》。 2.佛教语﹐难﹐谓难于见佛闻法﹐凡有八端﹐故名八难。按即地狱﹑饿鬼﹑畜生﹑北拘卢洲(亦作郁单越)﹑长寿天﹑盲聋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八种。一至三﹐即三恶道﹐恶业重﹐难以见佛;生北
1.指汉张良向刘邦所陈八件难以做到的事。楚汉战争期间﹐郦食其说刘邦立六国后以树党﹐张良为陈八难﹐乃止一﹑难以制项籍之死命﹐二﹑难以得项籍之头﹐三﹑难以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四﹑难以散府库以赐贫穷﹐五﹑难以偃武行文不复用兵﹐六﹑难以休马无所用﹐七﹑难以放牛不复输积﹐八﹑难以不使天下游士离去。见《史记.留侯世家》。 2.佛教语﹐难﹐谓难于见佛闻法﹐凡有八端﹐故名八难。按即地狱﹑饿鬼﹑畜生﹑北拘卢洲(亦作郁单越)﹑长寿天﹑盲聋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八种。一至三﹐即三恶道﹐恶业重﹐难以见佛;生北
投戈讲蓺
[相关解释]
1.谓在军中仍不废学◇亦泛谓偃武修文。
1.谓在军中仍不废学◇亦泛谓偃武修文。
放牛归马
[相关解释]
1.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1.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消兵
[相关解释]
1.销兵。销熔兵器。 2.销兵。销毁兵器。表示偃武修文。 3.减少兵员。唐穆宗时﹐萧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劝帝密诏天下镇兵﹐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见《旧唐书.萧俛传》。《新唐书》则谓每十人岁限一人逃死不补﹐谓之"销兵"。
1.销兵。销熔兵器。 2.销兵。销毁兵器。表示偃武修文。 3.减少兵员。唐穆宗时﹐萧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劝帝密诏天下镇兵﹐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见《旧唐书.萧俛传》。《新唐书》则谓每十人岁限一人逃死不补﹐谓之"销兵"。
贞观之治
[相关解释]
1.唐太宗即位之后,以亡隋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1.唐太宗即位之后,以亡隋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逆取顺守
[相关解释]
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古代从正统观念出发,认为汤武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帝位,不合君臣之道,故叫"逆取"。即位后,偃武修文,法先圣,行仁义,合乎正道,故叫"顺守"。
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古代从正统观念出发,认为汤武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帝位,不合君臣之道,故叫"逆取"。即位后,偃武修文,法先圣,行仁义,合乎正道,故叫"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