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查到相关倒悬的内容。
带有倒悬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下首
[相关解释]
1.谓位次较低的一边。 2.指植物。 3.犹倒悬,比喻困苦。
1.谓位次较低的一边。 2.指植物。 3.犹倒悬,比喻困苦。
倒县
[相关解释]
1.见"倒悬"。
1.见"倒悬"。
倒垂
[相关解释]
1.指物体倒悬着垂下。 2.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3.倒挂着下缒。
1.指物体倒悬着垂下。 2.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3.倒挂着下缒。
倒悬
[相关解释]
1.亦作"倒县"。 2.指人头脚倒置地或物上下倒置地悬挂着。 3.指把人或物倒挂起来。 4.亦以人之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或危急,以家庭用具之倒挂比喻极其贫困。 5.鸟名‘号虫的别称。也叫鹖旦。
1.亦作"倒县"。 2.指人头脚倒置地或物上下倒置地悬挂着。 3.指把人或物倒挂起来。 4.亦以人之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或危急,以家庭用具之倒挂比喻极其贫困。 5.鸟名‘号虫的别称。也叫鹖旦。
倒挂
[相关解释]
1.亦作"倒挂"。 2.倒悬;下垂。 3.鸟名。亦称"倒挂子"﹑"倒挂雀"。 4.倒欠。
1.亦作"倒挂"。 2.倒悬;下垂。 3.鸟名。亦称"倒挂子"﹑"倒挂雀"。 4.倒欠。
内垂门
[相关解释]
1.旧时富家宅院,内院院门一般有雕刻的垂花倒悬于门额两侧,门上边盖有宫殿式的小屋顶,称"内垂门"。
1.旧时富家宅院,内院院门一般有雕刻的垂花倒悬于门额两侧,门上边盖有宫殿式的小屋顶,称"内垂门"。
到悬
[相关解释]
1.倒悬,倒挂。
1.倒悬,倒挂。
头朝下
[相关解释]
1.倒悬。谓受苦。
1.倒悬。谓受苦。
如解倒悬
[相关解释]
1.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比喻把人从危困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1.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比喻把人从危困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寒号虫
[相关解释]
1.又名"鹖鴠"。动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岩穴中。睡时倒悬其体。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1.又名"鹖鴠"。动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岩穴中。睡时倒悬其体。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悬解
[相关解释]
1.谓解除束缚。 2.犹了悟。 3.犹言解倒悬。谓在困境中得救。
1.谓解除束缚。 2.犹了悟。 3.犹言解倒悬。谓在困境中得救。
猫猴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体大如猫,从颈部﹑前臂﹑后足至尾端有披毛的飞膜,能在树间滑翔。栖息热带树林中,日间倒悬在树上,夜间活动,以树叶和果实为食。
1.哺乳动物。体大如猫,从颈部﹑前臂﹑后足至尾端有披毛的飞膜,能在树间滑翔。栖息热带树林中,日间倒悬在树上,夜间活动,以树叶和果实为食。
玉薤
[相关解释]
1.亦作"玉?"。美酒名。 2.篆书的美称。篆书有"倒薤书"一体,像薤叶倒悬,故称。
1.亦作"玉?"。美酒名。 2.篆书的美称。篆书有"倒薤书"一体,像薤叶倒悬,故称。
盂兰盆
[相关解释]
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解倒悬
[相关解释]
1.见"解民倒悬"。
1.见"解民倒悬"。
解民倒悬
[相关解释]
《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用‘解民倒悬’比喻把人民从困苦危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用‘解民倒悬’比喻把人民从困苦危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解民悬
[相关解释]
1.见"解民倒悬"。
1.见"解民倒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