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2 查到相关信奉的内容。
带有信奉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九天采访使者 [相关解释]
1.道教所信奉的巡察人间的神仙。
事魔吃菜 [相关解释]
1.明教徒信奉光明之神摩尼,不荤食。宋时被斥为"事魔吃菜"。
五斗米道 [相关解释]
1.早期民间道教。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传说入道者须交五斗米,因以为名。一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及信奉《五斗经》,故名。由于道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雄踞汉中三十年,五斗米道大行,西晋后开始分化。至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五根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 2.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从信 [相关解释]
1.信从,信奉。
佛教徒 [相关解释]
1.信奉佛教的人。
信人 [相关解释]
1.诚实的人。 2.使者,传送书信的人。 3.指信奉宗教的人,信徒。
信从 [相关解释]
1.相信听从;信奉遵从。
信士 [相关解释]
1.诚实可信的人。 2.信奉佛教的在家男子。梵语up?saka(优婆塞)的译称。 3.汉碑有"义士"之称,泛指出财布施者,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信士"◇因专称信仰佛教而出钱布施的人。参阅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合阳令曹全碑》。
信奉 [相关解释]
信仰敬奉信奉宗教|信奉真理。
信女 [相关解释]
1.信奉佛教而未出家为尼的妇女。梵语"优婆夷"(up?sik?)的译称。
信慕 [相关解释]
1.信奉仰慕。
信敬 [相关解释]
1.信奉崇敬;信任敬重。
信道 [相关解释]
1.信奉正道。 2.知道;料知。 3.犹言果然是。
六十甲子 [相关解释]
1.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亦称"六十花甲子"。 2.指人满六十岁。 3.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善男信女 [相关解释]
信奉佛教的男女无数善男信女皆来朝山进香。
善男子 [相关解释]
1.梵语kulaputra意译。多指信奉佛法的男子。
夤亮 [相关解释]
1.恭敬信奉。
奉事 [相关解释]
1.侍候;侍奉。 2.信奉;供奉。
奉拜 [相关解释]
1.敬辞。拜见。对对方而言。 2.信奉﹐崇拜。
奉玄 [相关解释]
1.信奉道教。
奉真 [相关解释]
1.信奉道教。
婆罗门教 [相关解释]
印度古代宗教之一。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因以崇拜婆罗贺摩(梵天)而得名。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多神。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以及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公元前6-前5世纪一度衰微。公元8-9世纪经改革后成为印度教”。
守庚申 [相关解释]
1.信奉道教者每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谓之守庚申。据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十载,凡庚申之日,尸鬼竞乱,精神躁秽,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语面会,当清斋不寝,屏除欲念,故云。又见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宗仰 [相关解释]
1.推崇景仰。 2.谓信奉。
宗信 [相关解释]
1.尊崇,信奉。
寅亮 [相关解释]
1.恭敬信奉。
尊信 [相关解释]
1.尊重信奉;尊重相信。
开荤 [相关解释]
①(信奉佛教等宗教的人)解除吃素的戒律或已满吃斋的期限,开始肉食。②指经历某种新奇的事情。
异教 [相关解释]
1.不同的教化。 2.不是自己所信奉的宗教。 3.特指非正统的宗教。 4.非正统的思想学派。
形训 [相关解释]
1.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如"信"﹐左为"人"﹑右为"言"﹐人言主诚实不欺﹐故"信"的本义是诚实﹑不欺﹐并引申出信用﹑信奉﹑符契等义。
拳拳服膺 [相关解释]
1.诚恳信奉;衷心信服。
教义 [相关解释]
某一种宗教所信奉的道理。
教友 [相关解释]
1.指能给予教导的朋友。 2.称信奉同一宗教的人。亦泛指教徒。
教民 [相关解释]
1.教育人民。 2.清末泛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中国人。
斗姆 [相关解释]
1.亦作"斗姥"。 2.道教所信奉的女神。传说为北斗众星之母,故名。宋元以来崇奉渐盛,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
斯拉夫字母 [相关解释]
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民族文字的字母,有基立尔字母和格拉戈尔字母两种样式,前者有四十三个,后者有四十个。
水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贵州的少数民族。约347万人(1990年)。用水语。曾有古老文字水书”,通用汉文。信奉万物有灵。喜跳铜鼓舞、芦笙舞。传统节日有端节等。主要从事农业。
泰纳 [相关解释]
(hippolytetaine,1828-1893)法国文学评论家。早年攻读哲学。曾任巴黎美术学院美术史和美学教授。信奉实证主义哲学,提出文学创作受种族、环境、时代影响的论点,对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发生过影响。著有《英国文学史》、《艺术哲学》、《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等。
犹太教 [相关解释]
犹太人所信奉的宗教。主要经典为《圣经·旧约全书》。崇拜独一真神”雅赫维,信仰犹太民族是与神立约的特选子民”,教义教规系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当代犹太教有正统、改革、保守三大派别。神职人员称拉比”。12世纪曾有一支犹太人定居中国开封,设立会堂,名其教为天教”或一赐乐业教”。
玄武 [相关解释]
1.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其形为龟,或龟蛇合体。《楚辞.远游》"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阴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玄武,谓j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后汉书.王梁传》"《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j蛇合体。"后为道教所信奉。即真武神。 2.指龟,或指龟和蛇。 3.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合称,以其排列之形如龟而得名。 4.绘有龟形的军旗,用以标志位于北方或后面的军阵。 5.指北方。位于北面的事物,多冠
班生 [相关解释]
1.指汉班嗣。以信奉老庄,超脱人世著名。 2.指汉班固。 3.指汉班超。其以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着称◇为弃文就武之典。
琐罗亚斯德教 [相关解释]
旧译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的主要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主要经典为《波斯古经》。主张善恶二元论。要求人们从善避恶,弃暗投明。礼拜圣火为主要宗教仪式。公元7世纪后渐衰。今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尚有少量信徒。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传入中国,隋唐时曾在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建立祆祠,但信奉者多为外国人。
瑶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地的少数民族。约2137万人(1990年)。用瑶语,无文字。通用汉文。信奉道教,崇拜多神。民间流行以石碑约法自律的习俗。传统节日有达努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事林业。
精信 [相关解释]
1.精诚信实。 2.专心信奉。
聂斯脱利派 [相关解释]
1.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信奉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脱利所倡导的教义﹐故名。曾于唐代传入我国﹐称景教。
虔奉 [相关解释]
1.恭谨地承受。 2.恭敬地供奉。 3.诚敬地信奉。
财神 [相关解释]
1.旧时指掌管钱财的神。俗称赵公元帅,本为道教所信奉的神。 2.借指巨富或能使自己发财的人。
阿克苏姆王国 [相关解释]
埃塞俄比亚古国。公元1世纪前后建立。首都在阿克苏姆城。4世纪国王埃扎纳在位时国势强盛,灭亡麦罗埃王国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一些小国,控制红航运和贸易。信奉基督教,改革文字。7世纪后转衰,11世纪灭亡。
阿拉伯非洲 [相关解释]
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北的非洲。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其历史文化发展同撒哈拉以南的黑种人截然不同。
魔家 [相关解释]
1.佛教指信奉邪教(非佛教)的人。
鲁儒 [相关解释]
1.鲁国儒生。亦泛指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儒派学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