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 查到相关侍官的内容。
带有侍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侍官
[相关解释]
1.侍中﹑常侍之官。 2.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1.侍中﹑常侍之官。 2.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侍禁
[相关解释]
1.职官名。有文武之分。职在侍值禁中,故称。宋内侍官阶,有左侍禁﹑右侍禁,均为宫禁中侍奉之官。
1.职官名。有文武之分。职在侍值禁中,故称。宋内侍官阶,有左侍禁﹑右侍禁,均为宫禁中侍奉之官。
内常侍
[相关解释]
1.宫廷内官名。秦称中常侍官,由宦者担任,间用士人『沿称中常侍。至隋改称内常侍。唐置内侍省,设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常侍掌管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五局。
1.宫廷内官名。秦称中常侍官,由宦者担任,间用士人『沿称中常侍。至隋改称内常侍。唐置内侍省,设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常侍掌管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五局。
司香
[相关解释]
1.明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 2.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1.明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 2.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小使臣
[相关解释]
1.宋代宫廷下级内侍官员的统称﹐常充当内廷侍役和三省六部监门官等职。
1.宋代宫廷下级内侍官员的统称﹐常充当内廷侍役和三省六部监门官等职。
禁署
[相关解释]
1.宫中近侍官署。
1.宫中近侍官署。
都监
[相关解释]
1.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2.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3.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4.宋代道教职称名。
1.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2.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3.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4.宋代道教职称名。
门下侍鄌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君主近侍官。唐天宝改称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唐宋时多以此官同平章事为宰相之称。元以后不设。
1.官名。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君主近侍官。唐天宝改称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唐宋时多以此官同平章事为宰相之称。元以后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