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作物的内容。
带有作物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熟制
[相关解释]
一年在一块土地上只种植一季作物的种植制度。一般适用于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在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也可因人少地多、资金技术投入不足或土地肥力较差等原因而采用一熟制。
一年在一块土地上只种植一季作物的种植制度。一般适用于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在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也可因人少地多、资金技术投入不足或土地肥力较差等原因而采用一熟制。
一稔
[相关解释]
1.农作物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
1.农作物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
万宝
[相关解释]
1.亦作"万寶"。 2.各种作物的果实。 3.犹万物。
1.亦作"万寶"。 2.各种作物的果实。 3.犹万物。
两合土
[相关解释]
1.由半砂半泥的河流淤积物形成的具有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宜种植冬小麦﹑棉花﹑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
1.由半砂半泥的河流淤积物形成的具有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宜种植冬小麦﹑棉花﹑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
中南半岛
[相关解释]
又称中与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马来半岛。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胶、油棕等。矿产有锡、钨、石油等。
又称中与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马来半岛。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胶、油棕等。矿产有锡、钨、石油等。
中耕
[相关解释]
1.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锄草﹑松土,叫做"中耕"。中耕可使土壤表层疏松,防止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消灭杂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1.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锄草﹑松土,叫做"中耕"。中耕可使土壤表层疏松,防止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消灭杂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五谷丰登
[相关解释]
1.亦作"五谷丰熟"。 2.各种农作物丰收。
1.亦作"五谷丰熟"。 2.各种农作物丰收。
人工选择
[相关解释]
人类对自然界出现的生物变异进行无意识或有目的的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达尔文认为,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现已成为选育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
人类对自然界出现的生物变异进行无意识或有目的的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达尔文认为,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现已成为选育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
休耕
[相关解释]
1.可耕地在某一时期不种植农作物,以恢复地力。
1.可耕地在某一时期不种植农作物,以恢复地力。
休闲地
[相关解释]
1.在一定时期内不种作物,但仍进行管理,借以休养地力的耕地。
1.在一定时期内不种作物,但仍进行管理,借以休养地力的耕地。
作物
[相关解释]
1.犹造物。主宰万物之神。 2.农作物的简称。
1.犹造物。主宰万物之神。 2.农作物的简称。
倒伏
[相关解释]
1.农作物因植株纤弱,支持不住叶子和穗的重量而倾斜歪倒。
1.农作物因植株纤弱,支持不住叶子和穗的重量而倾斜歪倒。
催熟
[相关解释]
1.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促使已采下的未成熟果实加速成熟。一般施于具有后熟作用的作物,如香蕉﹑番茄等。也叫促熟。
1.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促使已采下的未成熟果实加速成熟。一般施于具有后熟作用的作物,如香蕉﹑番茄等。也叫促熟。
六米
[相关解释]
1.六种粮食作物。
1.六种粮食作物。
内吸剂
[相关解释]
1.某些药剂喷洒在植物上,能被植物吸收并输送到各部分,对植物无害,害虫吸食作物汁液时便中毒死亡。这种农药叫内吸剂,如一○五九﹑乐果等。也叫内吸杀虫剂。
1.某些药剂喷洒在植物上,能被植物吸收并输送到各部分,对植物无害,害虫吸食作物汁液时便中毒死亡。这种农药叫内吸剂,如一○五九﹑乐果等。也叫内吸杀虫剂。
农业
[相关解释]
1.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1.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农产物
[相关解释]
1.农作物。
1.农作物。
农作物
[相关解释]
1.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工业原料用的棉花﹑烟草等。
1.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工业原料用的棉花﹑烟草等。
农学
[相关解释]
1.指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内容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
1.指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内容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
农技
[相关解释]
1.指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术。
1.指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术。
农收
[相关解释]
1.农作物的收获。 2.谓农事终了。
1.农作物的收获。 2.谓农事终了。
农桑
[相关解释]
1.亦作"农桒"。 2.农耕与蚕桑。 3.指农作物和桑树。
1.亦作"农桒"。 2.农耕与蚕桑。 3.指农作物和桑树。
农禾
[相关解释]
1.农作物,庄稼。
1.农作物,庄稼。
农穰
[相关解释]
1.谓农作物丰收。
1.谓农作物丰收。
农艺
[相关解释]
1.指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
1.指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
农药
[相关解释]
1.农业上用来杀虫﹑杀菌﹑除草﹑毒杀害鸟害兽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的药物的统称。
1.农业上用来杀虫﹑杀菌﹑除草﹑毒杀害鸟害兽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的药物的统称。
前作
[相关解释]
1.前人的著作。 2.指某一种作物种植前所种的作物。例如水稻或谷子收获后播种小麦﹐水稻或谷子即为小麦的前作。
1.前人的著作。 2.指某一种作物种植前所种的作物。例如水稻或谷子收获后播种小麦﹐水稻或谷子即为小麦的前作。
劣种
[相关解释]
1.家畜或作物中品质低劣的品种。 2.用作詈词。喻品质恶劣的人。
1.家畜或作物中品质低劣的品种。 2.用作詈词。喻品质恶劣的人。
区域环境
[相关解释]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分自然区域环境(如森林、草原、冰川、海洋)、社会区域环境(如各级行政区、城市、工业区)、农业区域环境(如作物区、牧区、农牧交错区)、旅游区域环境(如西湖、桂林、庐山、黄山)等。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分自然区域环境(如森林、草原、冰川、海洋)、社会区域环境(如各级行政区、城市、工业区)、农业区域环境(如作物区、牧区、农牧交错区)、旅游区域环境(如西湖、桂林、庐山、黄山)等。
午季
[相关解释]
1.指夏季。 2.借指午季农作物。
1.指夏季。 2.借指午季农作物。
南亩
[相关解释]
1.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
1.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
印度尼西亚
[相关解释]
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卷叶蛾
[相关解释]
1.俗称"卷叶虫"。一种桅果树及其他农作物的害虫。因常把叶片卷成筒状,故名。
1.俗称"卷叶虫"。一种桅果树及其他农作物的害虫。因常把叶片卷成筒状,故名。
压蔓
[相关解释]
1.在蔓生作物的茎蔓上,每隔一定距离压以土块,使茎蔓定向生长,以便管理,并能使植株受光良好,促生不定根以增加吸收能力及防止茎蔓和幼果被风吹损。
1.在蔓生作物的茎蔓上,每隔一定距离压以土块,使茎蔓定向生长,以便管理,并能使植株受光良好,促生不定根以增加吸收能力及防止茎蔓和幼果被风吹损。
压青
[相关解释]
1.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到田地里做肥料。
1.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到田地里做肥料。
双层经营
[相关解释]
也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指农民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中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采取的生产经营方式。分散经营,就是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承包集体的土地或其他生产任务,进行自主生产,自负盈亏;统一经营,就是由村级集体组织管理土地,规划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作物布局,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排灌、防治病虫害、加工农产品等服务。
也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指农民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中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采取的生产经营方式。分散经营,就是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承包集体的土地或其他生产任务,进行自主生产,自负盈亏;统一经营,就是由村级集体组织管理土地,规划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作物布局,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排灌、防治病虫害、加工农产品等服务。
咸水灌溉
[相关解释]
利用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进行的灌溉。可增加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形成适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条件,取得一定的增产效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扩大灌溉水源的重要措施。
利用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进行的灌溉。可增加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形成适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条件,取得一定的增产效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扩大灌溉水源的重要措施。
哈拉帕文化
[相关解释]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年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年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嘉菽
[相关解释]
1.豆类作物的美称。
1.豆类作物的美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相关解释]
手脚不勤快,田间作物也认不清。讽刺人不能劳动,不懂实用的知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成不了大事。
手脚不勤快,田间作物也认不清。讽刺人不能劳动,不懂实用的知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成不了大事。
地下灌溉
[相关解释]
又称渗灌”。将灌溉水引入地下,湿润根区土壤的灌溉。有暗管灌溉和潜水灌溉。前者灌溉水借设在地下管道的接缝或管壁孔隙流出渗入土壤;后者通过抬高地下水位,使地下水由毛管作用上升到作物根系层。地下灌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占用耕地,便于管理,但表土湿润不足,不利于苗期生长。
又称渗灌”。将灌溉水引入地下,湿润根区土壤的灌溉。有暗管灌溉和潜水灌溉。前者灌溉水借设在地下管道的接缝或管壁孔隙流出渗入土壤;后者通过抬高地下水位,使地下水由毛管作用上升到作物根系层。地下灌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占用耕地,便于管理,但表土湿润不足,不利于苗期生长。
地慝
[相关解释]
1.土地所生能伤害人畜庄稼的毒虫瘴气。 2.谓土地瘠薄不利作物生长。
1.土地所生能伤害人畜庄稼的毒虫瘴气。 2.谓土地瘠薄不利作物生长。
地老虎
[相关解释]
1.一种夜蛾的幼虫,形似蚕,灰褐色,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吃作物的根和苗,主要桅棉花。
1.一种夜蛾的幼虫,形似蚕,灰褐色,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吃作物的根和苗,主要桅棉花。
垦复
[相关解释]
1.土地荒废或改种其他作物后又恢复原作物的种植。
1.土地荒废或改种其他作物后又恢复原作物的种植。
壅土
[相关解释]
1.堆积的泥土。 2.在植物根部培土。 3.指用农具耙地或播种时土聚集起来妨碍耕作的现象,多由草根或作物根茬阻挡﹑耙齿过密﹑土壤较湿等原因引起。
1.堆积的泥土。 2.在植物根部培土。 3.指用农具耙地或播种时土聚集起来妨碍耕作的现象,多由草根或作物根茬阻挡﹑耙齿过密﹑土壤较湿等原因引起。
夏种
[相关解释]
1.夏季种植农作物。
1.夏季种植农作物。
夏至
[相关解释]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春
[相关解释]
1.方言。指春季。 2.方言。指春天播种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
1.方言。指春季。 2.方言。指春天播种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
大眼贼
[相关解释]
1.即黄鼠。哺乳动物。身体细长﹐毛灰黄色﹐鼻尖淡红色﹐上下唇和眼圈白色﹐眼大而突出。穴居在疏松的土壤中﹐吃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会传染鼠疫。
1.即黄鼠。哺乳动物。身体细长﹐毛灰黄色﹐鼻尖淡红色﹐上下唇和眼圈白色﹐眼大而突出。穴居在疏松的土壤中﹐吃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会传染鼠疫。
大豆
[相关解释]
黄豆、青豆、黑豆的统称。双子叶植物,豆科。一年生草本。中国重要的油料和粮食作物。根系发达,根瘤多。茎直立、蔓生或半蔓生,全株有茸毛。花白或紫色。果实为荚果。种子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可食用、作油料和副食品。
黄豆、青豆、黑豆的统称。双子叶植物,豆科。一年生草本。中国重要的油料和粮食作物。根系发达,根瘤多。茎直立、蔓生或半蔓生,全株有茸毛。花白或紫色。果实为荚果。种子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可食用、作油料和副食品。
天敌
[相关解释]
1.天然的仇敌。自然界中某种动物生性捕食或桅另一种动物﹐前者就是后者的天敌。如猫是鼠的天敌﹐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虫的天敌。
1.天然的仇敌。自然界中某种动物生性捕食或桅另一种动物﹐前者就是后者的天敌。如猫是鼠的天敌﹐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虫的天敌。
失墒
[相关解释]
1.土壤失去了适合种子发芽或作物生长的湿度。
1.土壤失去了适合种子发芽或作物生长的湿度。
失收
[相关解释]
1.指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 2.该收录而未收录。
1.指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 2.该收录而未收录。
套作
[相关解释]
1.作物栽培方式。即在同一块土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将后期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行间或畦间的一种种植方式。
1.作物栽培方式。即在同一块土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将后期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行间或畦间的一种种植方式。
子实
[相关解释]
1.稻﹑麦﹑粟谷﹑高粱等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参见"子粒"。
1.稻﹑麦﹑粟谷﹑高粱等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参见"子粒"。
子粒
[相关解释]
1.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或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亦泛指粮食。
1.粮食作物穗上的种子或豆类作物豆荚内的豆粒。亦泛指粮食。
孕穗
[相关解释]
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拔节后幼穗迅速伸长的过程。这一时期植株生长发育旺盛,需较多的水分和养分。
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拔节后幼穗迅速伸长的过程。这一时期植株生长发育旺盛,需较多的水分和养分。
实谷
[相关解释]
1.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
1.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
害鸟
[相关解释]
以农作物或果树的果实和种子为主要食物的鸟类,如斑鸠。此外有些鸟吃鱼苗,也是害鸟,如翠鸟。
以农作物或果树的果实和种子为主要食物的鸟类,如斑鸠。此外有些鸟吃鱼苗,也是害鸟,如翠鸟。
密植
[相关解释]
1.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适当缩小作物行距和株距,增加播种量,增加株数。
1.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适当缩小作物行距和株距,增加播种量,增加株数。
小季
[相关解释]
1.最小的弟弟。唐李贺有《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诗。 2.成熟时期短的农作物。
1.最小的弟弟。唐李贺有《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诗。 2.成熟时期短的农作物。
小春
[相关解释]
1.指夏历十月。 2.指夏历八月。 3.小春作物。指小春时期播种的小麦﹑豌豆﹑油菜等农作物。或称"春花"。
1.指夏历十月。 2.指夏历八月。 3.小春作物。指小春时期播种的小麦﹑豌豆﹑油菜等农作物。或称"春花"。
小气候
[相关解释]
因下垫面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气候。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
因下垫面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气候。在一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改善。
庄稼
[相关解释]
1.农作物(多指地里的粮食作物)。 2.指庄稼活。
1.农作物(多指地里的粮食作物)。 2.指庄稼活。
徒长
[相关解释]
又叫疯长”。作物枝叶生长过于旺盛的现象。一般因过多施用氮肥或水分过多而引起。作物出现这种现象易倒伏和遭病虫桅,果实发育迟缓。
又叫疯长”。作物枝叶生长过于旺盛的现象。一般因过多施用氮肥或水分过多而引起。作物出现这种现象易倒伏和遭病虫桅,果实发育迟缓。
打杈
[相关解释]
1.除去棉花﹑向日葵等作物上的无用枝条,使养分集中。
1.除去棉花﹑向日葵等作物上的无用枝条,使养分集中。
打顶
[相关解释]
1.掐去某些作物的顶尖,使之增产。也称打尖。
1.掐去某些作物的顶尖,使之增产。也称打尖。
扬花
[相关解释]
1.水稻﹑小麦﹑高粱等作物开花时,柱头伸出,花粉飞散,称扬花。
1.水稻﹑小麦﹑高粱等作物开花时,柱头伸出,花粉飞散,称扬花。
抢秋
[相关解释]
1.突击收获秋熟作物。
1.突击收获秋熟作物。
拟物
[相关解释]
1.修辞方式之一。把人拟作物或把甲物拟作乙物。
1.修辞方式之一。把人拟作物或把甲物拟作乙物。
拥土
[相关解释]
1.在作物茎的基部周围培土。有防止植株倒伏﹑便利排水灌溉和促进作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1.在作物茎的基部周围培土。有防止植株倒伏﹑便利排水灌溉和促进作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换茬
[相关解释]
一种农作物收获后,换种另一种农作物。
一种农作物收获后,换种另一种农作物。
撒播
[相关解释]
1.谓把作物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田地里。亦用以喻播种。
1.谓把作物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田地里。亦用以喻播种。
收割
[相关解释]
1.割取农作物。
1.割取农作物。
收田
[相关解释]
1.收割农田的作物。
1.收割农田的作物。
收秋
[相关解释]
1.谓收获秋熟农作物。
1.谓收获秋熟农作物。
斑蝥
[相关解释]
昆虫,触角呈鞭状,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成虫桅大豆、棉花、茄子等农作物。可入药。
昆虫,触角呈鞭状,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成虫桅大豆、棉花、茄子等农作物。可入药。
斑鸠
[相关解释]
鸟,身体灰褐色,颈后有白色或黄褐色斑点,嘴短,脚淡红色。常成群在田野里吃谷粒,对农作物有害。
鸟,身体灰褐色,颈后有白色或黄褐色斑点,嘴短,脚淡红色。常成群在田野里吃谷粒,对农作物有害。
斯里兰卡
[相关解释]
南亚岛国。旧名锡兰”。在印度洋上。面积656万平方千米。人口1789万(1993年)。首都科伦坡。平原为主。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园经济发达,茶叶、橡胶和椰子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
南亚岛国。旧名锡兰”。在印度洋上。面积656万平方千米。人口1789万(1993年)。首都科伦坡。平原为主。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园经济发达,茶叶、橡胶和椰子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
旅师
[相关解释]
1.官名。掌征集﹑颁发谷类作物。
1.官名。掌征集﹑颁发谷类作物。
无霜期
[相关解释]
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无霜期的长短因地而异,一般纬度、海拔高度愈低,无霜期愈长。
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无霜期的长短因地而异,一般纬度、海拔高度愈低,无霜期愈长。
早造
[相关解释]
1.指生长期较短﹑成熟较早的农作物。
1.指生长期较短﹑成熟较早的农作物。
时物
[相关解释]
1.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 2.应时的作物。 3.应时的食物。 4.时节景物。
1.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 2.应时的作物。 3.应时的食物。 4.时节景物。
晏青
[相关解释]
1.斑蝥的别名。是一种桅农作物的昆虫。中医用以治疥癣和瘰疬等病。
1.斑蝥的别名。是一种桅农作物的昆虫。中医用以治疥癣和瘰疬等病。
晩杀
[相关解释]
1.谓作物凋零得迟。
1.谓作物凋零得迟。
晩田
[相关解释]
1.指秋季作物。
1.指秋季作物。
晩稼
[相关解释]
1.晩秋作物。
1.晩秋作物。
晩造
[相关解释]
1.指晩季作物。
1.指晩季作物。
末造
[相关解释]
1.犹末世。指朝代末期。 2.谓不值得称道或不重要的制作物。
1.犹末世。指朝代末期。 2.谓不值得称道或不重要的制作物。
板结
[相关解释]
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叫做板结。
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叫做板结。
枯饼
[相关解释]
1.油料作物的种子榨油后成饼形的渣滓。可用做饲料和肥料。如豆饼﹑油子饼﹑花生饼等。
1.油料作物的种子榨油后成饼形的渣滓。可用做饲料和肥料。如豆饼﹑油子饼﹑花生饼等。
树稼
[相关解释]
1.指农林作物。 2.种植庄稼。 3.即树介。
1.指农林作物。 2.种植庄稼。 3.即树介。
桑田
[相关解释]
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 2.也专指植桑之田。 3.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 4.古地名。虢地。
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 2.也专指植桑之田。 3.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 4.古地名。虢地。
桑麻
[相关解释]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棉红蜘蛛
[相关解释]
1.俗称火龙﹑红蜘蛛﹑火蜘蛛。节肢动物,体很小,成虫椭圆形,通常橙红色,年生十余代。桅棉花﹑豆类﹑玉米等多种农作物。
1.俗称火龙﹑红蜘蛛﹑火蜘蛛。节肢动物,体很小,成虫椭圆形,通常橙红色,年生十余代。桅棉花﹑豆类﹑玉米等多种农作物。
棉蚜
[相关解释]
1.昆虫,身体小,浅绿色,头胸部黑色,桅棉苗等多种农作物。通称棉蚜虫。
1.昆虫,身体小,浅绿色,头胸部黑色,桅棉苗等多种农作物。通称棉蚜虫。
棉铃虫
[相关解释]
1.棉花的主要害虫。雌蛾褐色或黄褐色,雄蛾灰褐色。前翅有两个暗褐斑纹,后翅灰黄,边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身体细长,一般为绿色或褐色,有斑纹。蛹赤褐色。幼虫钻入棉花蕾铃中为害,也桅茄类﹑禾谷类等多种作物。
1.棉花的主要害虫。雌蛾褐色或黄褐色,雄蛾灰褐色。前翅有两个暗褐斑纹,后翅灰黄,边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身体细长,一般为绿色或褐色,有斑纹。蛹赤褐色。幼虫钻入棉花蕾铃中为害,也桅茄类﹑禾谷类等多种作物。
棵把
[相关解释]
1.指成束的农作物植株。
1.指成束的农作物植株。
氧化亚铜
[相关解释]
化学式cu2o§色晶体。有毒。溶于盐酸、氨水等。能被潮湿空气氧化为氧化铜。由铜盐加酒石酸钾钠在还原剂作用下制得。可用作玻璃、瓷器的红色着色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农作物的杀菌剂等。
化学式cu2o§色晶体。有毒。溶于盐酸、氨水等。能被潮湿空气氧化为氧化铜。由铜盐加酒石酸钾钠在还原剂作用下制得。可用作玻璃、瓷器的红色着色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农作物的杀菌剂等。
水陆
[相关解释]
1.水路与陆路。 2.水上与陆地。 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与旱田。 4.指水中和陆地所产的食物。 5.水陆道场的简称。
1.水路与陆路。 2.水上与陆地。 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与旱田。 4.指水中和陆地所产的食物。 5.水陆道场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