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查到相关作歌的内容。
带有作歌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作歌 [相关解释]
1.谓作歌词而咏唱。
壮士歌 [相关解释]
1.亦称"壮士声"。 2.战国末,荆轲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诀别易水,作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歌"即指此。
月重轮 [相关解释]
1.乐府曲名。相传汉明帝为太子时﹐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其德﹐其二即《月重轮》。见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三国魏文帝﹑晋陆机﹑南朝梁戴皓等皆有《月重轮行》。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
比才 [相关解释]
(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八岁获罗马大奖,赴罗马进修三年。1872年为都德的戏剧《阿莱城姑娘》配乐,形成独特风格。所作歌剧《卡门》,采用分节歌和通俗的歌舞形式。还作有歌剧《采珍珠者》以及《c大调第一交响曲》等。
燕歌 [相关解释]
1.战国时,燕太子丹命荆轲入秦刺秦王,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作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见《战国策.燕策三》◇以"燕歌"泛指悲壮的燕地歌谣。
玉树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2.用珍宝制作的树。 3.槐树的别称。 4.美丽的树。 5.白雪覆盖的树。 6.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7.南朝陈后主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破斧 [相关解释]
1.《诗.豳风》篇名。赞美周公平定管﹑蔡﹑商﹑奄四国的叛乱,伐罪救民。《诗.豳风.破斧序》"《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后用作赞美朝廷用兵平乱之典。 2.夏后氏孔甲所作歌名。孔甲因其养子被斧断足,感而赋《破斧》之歌。事见《吕氏春秋.音初》。
紫芝曲 [相关解释]
1.相传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乱隐居,称商山四皓,作歌曰"漠漠商洛,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若贫贱而轻世。"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题作《采芝操》。唐人作《紫芝曲》,亦称《紫芝歌》﹑《紫芝谣》。亦泛指隐逸避世之歌。
红芙蓉 [相关解释]
1.本指唐敬宗所宠爱之舞妓。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宝历二年,浙东国贡舞女二人,一曰飞鸾,二曰轻凤。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中,盖恐风日所侵故也。由是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
胤雅 [相关解释]
1.乐章名。南朝梁《三朝雅乐》之一,沈约为之作歌辞,皇太子出入时奏之。
胭脂山 [相关解释]
1.亦作"舉脂山"。 2.即燕支山。古在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匈奴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 3.古代闽中郡北莲花峰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红如胭脂而得名。
襦裦歌 [相关解释]
1.东汉廉范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后遂用"襦裦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
鄂君船 [相关解释]
1.楚王母弟鄂君子晳泛舟湖上,越女为之操舟,并作歌赞之◇因以"鄂君船"为与友人泛舟的典故。
陶唐歌 [相关解释]
1.指《击壤歌》。相传帝尧时﹐有老人击壤而作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歌辞内容反映了对没有暴政﹑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歌颂和向往。
集苑 [相关解释]
1.亦作"集菀"。 2.春秋时﹐晋献公宠幸骊姬﹐人多向骊姬之子奚齐。惟独大夫里克仍亲近不得势的太子申生。优施于是作歌讽喻之。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里克笑曰﹕"何谓苑?何谓枯?"优施答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里克遂中立﹐不助申生。韦昭注﹕"集﹐止也。苑﹐木茂貌。己﹐里克也。"见《国语.晋语二》◇遂以"集苑"喻趋炎附势。
飞燕 [相关解释]
1.亦作"飞燕"。 2.飞翔的燕子。 3.指汉成帝赵皇后。 4.良马名。 5.指古曲名。语出《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6.指古卜名。
齐歌 [相关解释]
1.指齐宁戚饭牛作歌,为齐桓公相。 2.齐声歌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