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1 查到相关佛道的内容。
带有佛道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世务
[相关解释]
1.谋身治世之事。 2.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 3.世情;时势。
1.谋身治世之事。 2.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 3.世情;时势。
云书
[相关解释]
1.称佛道的典籍。 2.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1.称佛道的典籍。 2.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佛道
[相关解释]
1.佛法之道。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3.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1.佛法之道。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3.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佛道艾
[相关解释]
1.即伏道艾。宋时以为艾中之佳品,因其产于汤阴伏道,故称。古代端午节用以辟邪。
1.即伏道艾。宋时以为艾中之佳品,因其产于汤阴伏道,故称。古代端午节用以辟邪。
周文矩
[相关解释]
五代南唐画家。句容(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时为翰林待诏。擅作人物画,尤精仕女,风格与唐代周feb4O嘟而更为纤细。宋人称其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兼画山水、屋木、佛道。存世作品《重屏会棋图》等,系摹本。
五代南唐画家。句容(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时为翰林待诏。擅作人物画,尤精仕女,风格与唐代周feb4O嘟而更为纤细。宋人称其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兼画山水、屋木、佛道。存世作品《重屏会棋图》等,系摹本。
四弘誓愿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习大乘求菩萨果者所立的四种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
1.佛教语。谓习大乘求菩萨果者所立的四种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
回向文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
1.佛教语。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
在家出家
[相关解释]
1.谓不出家而洁身修行佛道。唐白居易《在家出家》诗。 2.指在家人和出家人。
1.谓不出家而洁身修行佛道。唐白居易《在家出家》诗。 2.指在家人和出家人。
天魔外道
[相关解释]
1.佛教谓扰碍佛道者。 2.喻正统以外的旁门支派。
1.佛教谓扰碍佛道者。 2.喻正统以外的旁门支派。
子不语
[相关解释]
又名《新齐谐》。笔记小说集。清代袁枚作。三十四卷。书名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以示专讲神怪之意。内容多调侃揶揄鬼神、术士、佛道,有反封建礼教、抨击理学的思想倾向。叙事自然流畅,章法变化多端。
又名《新齐谐》。笔记小说集。清代袁枚作。三十四卷。书名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以示专讲神怪之意。内容多调侃揶揄鬼神、术士、佛道,有反封建礼教、抨击理学的思想倾向。叙事自然流畅,章法变化多端。
子部
[相关解释]
也称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三部。收诸子百家和佛道宗教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也称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三部。收诸子百家和佛道宗教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崔白
[相关解释]
北宋画家。字子西,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东)人。初为图画院艺学,1078-1085年间迁待诏。工花竹禽鸟,体制清赡,生动自然,尤以败荷凫雁为佳,一改黄筌浓艳画风。亦善画佛道鬼神等。有《双喜图》等存世。
北宋画家。字子西,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东)人。初为图画院艺学,1078-1085年间迁待诏。工花竹禽鸟,体制清赡,生动自然,尤以败荷凫雁为佳,一改黄筌浓艳画风。亦善画佛道鬼神等。有《双喜图》等存世。
幽宗
[相关解释]
1.犹玄宗。指佛道的深奥义理。
1.犹玄宗。指佛道的深奥义理。
成道
[相关解释]
1.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
1.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
施主
[相关解释]
1.即檀越。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
1.即檀越。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
李嵩
[相关解释]
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为木工,后被画院待诏李从训收作养子,从其学画。任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善画人物、佛道像,尤精界画。有《货郎图》、《西湖图》等存世。
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为木工,后被画院待诏李从训收作养子,从其学画。任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善画人物、佛道像,尤精界画。有《货郎图》、《西湖图》等存世。
杏黄旗
[相关解释]
1.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 2.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1.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 2.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梁楷
[相关解释]
南宋画家。祖籍东平(今属山东)。1201-1204年为画院待诏。性疏放,人呼为梁风(疯)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创减笔”泼墨画,对后世写意画有较大影响。亦工山水、花鸟。有《泼墨仙人图》等存世。
南宋画家。祖籍东平(今属山东)。1201-1204年为画院待诏。性疏放,人呼为梁风(疯)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创减笔”泼墨画,对后世写意画有较大影响。亦工山水、花鸟。有《泼墨仙人图》等存世。
火生莲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语出《维摩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1.佛教语。语出《维摩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灵光
[相关解释]
1.神异的光辉。 2.比喻帝王或圣贤的德泽。 3.佛道指人的良善的本性。谓在万念俱寂的时候﹐良善的本性会发出光耀。 4.汉代鲁灵光殿的简称。 5.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6.汉王延寿所作《鲁灵光殿赋》的略称。 7.方言∶﹔效果佳。
1.神异的光辉。 2.比喻帝王或圣贤的德泽。 3.佛道指人的良善的本性。谓在万念俱寂的时候﹐良善的本性会发出光耀。 4.汉代鲁灵光殿的简称。 5.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6.汉王延寿所作《鲁灵光殿赋》的略称。 7.方言∶﹔效果佳。
灵辉
[相关解释]
1.亦作"灵晖"。 2.太阳。 3.借指日﹑月等的光辉。 4.泛指亮光。 5.喻佛道的玄理。 6.指灵秀之气﹐精英之气。
1.亦作"灵晖"。 2.太阳。 3.借指日﹑月等的光辉。 4.泛指亮光。 5.喻佛道的玄理。 6.指灵秀之气﹐精英之气。
真文
[相关解释]
1.佛道所指经文﹑符箓等。
1.佛道所指经文﹑符箓等。
筌羑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获取佛道的途径。筌﹐捕鱼器;羑﹐捕兔器。
1.佛教语。谓获取佛道的途径。筌﹐捕鱼器;羑﹐捕兔器。
聚沙
[相关解释]
1.亦作"聚砂"。 2.《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1.亦作"聚砂"。 2.《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觉轮
[相关解释]
1.佛道语。以车轮的流转,比喻觉性圆融,周游不息,能发无碍妙用。
1.佛道语。以车轮的流转,比喻觉性圆融,周游不息,能发无碍妙用。
迷性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不明佛道的心性。
1.佛教语。指不明佛道的心性。
迷浊
[相关解释]
1.指不明佛道的凡俗之人。
1.指不明佛道的凡俗之人。
迷道
[相关解释]
1.迷失道路。 2.指迷失佛道。
1.迷失道路。 2.指迷失佛道。
金牒
[相关解释]
1.指佛道经典。
1.指佛道经典。
金经
[相关解释]
1.指佛道经籍。
1.指佛道经籍。
麤人
[相关解释]
1.亦作"麄人"。亦作"麁人"。 2.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粗疏的人。 3.佛教语。指修行小乘佛道的人。
1.亦作"麄人"。亦作"麁人"。 2.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粗疏的人。 3.佛教语。指修行小乘佛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