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4 查到相关何以的内容。
带有何以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旦
[相关解释]
①一天;一天之内一旦杀三卿。②副词。表示某一天一旦横祸飞来,将何以避之|一旦大桥建成,就可大大缓解南北交通。
①一天;一天之内一旦杀三卿。②副词。表示某一天一旦横祸飞来,将何以避之|一旦大桥建成,就可大大缓解南北交通。
三字狱
[相关解释]
1.宋秦桧诬陷岳飞,飞下狱,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见《宋史.岳飞传》。莫须有,犹言恐怕有,也许有。世因称岳飞冤狱为"三字狱"。明唐顺之《岳将军墓》诗"谁将三字狱﹐堕此万里城。"后亦以"三字狱"为冤狱的代称。
1.宋秦桧诬陷岳飞,飞下狱,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见《宋史.岳飞传》。莫须有,犹言恐怕有,也许有。世因称岳飞冤狱为"三字狱"。明唐顺之《岳将军墓》诗"谁将三字狱﹐堕此万里城。"后亦以"三字狱"为冤狱的代称。
不欺暗室
[相关解释]
1.亦作"不欺闇室"。 2.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后因以"不欺暗室"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作昧心事。
1.亦作"不欺闇室"。 2.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后因以"不欺暗室"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作昧心事。
严将军头
[相关解释]
1.典出《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张飞﹞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后以"严将军头"作为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精神之典实。
1.典出《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张飞﹞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后以"严将军头"作为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精神之典实。
乙览
[相关解释]
1.语本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文宗皇帝……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后称皇帝阅览文书为乙览。
1.语本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文宗皇帝……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后称皇帝阅览文书为乙览。
伤弓之鸟
[相关解释]
1.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1.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伸脚
[相关解释]
1.《晋书.王济传》"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秙焉。"孙皓为亡国之君,降晋不自愧疚,反借他人之过以掩己暴行,后遂以"伸脚"讥刺不知亡国之耻者,言正应剥其面皮。
1.《晋书.王济传》"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秙焉。"孙皓为亡国之君,降晋不自愧疚,反借他人之过以掩己暴行,后遂以"伸脚"讥刺不知亡国之耻者,言正应剥其面皮。
何以
[相关解释]
①〈书〉用什么~教我丨~为生。②为什么既经说定,~变卦?
①〈书〉用什么~教我丨~为生。②为什么既经说定,~变卦?
何自
[相关解释]
1.何以,因何。
1.何以,因何。
作辍无常
[相关解释]
1.汉扬雄《法言.孝至》"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后因称时作时歇﹑不能持久为"作辍无常"。
1.汉扬雄《法言.孝至》"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后因称时作时歇﹑不能持久为"作辍无常"。
充足理由律
[相关解释]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提出或证明一个命题,都必须有能够表明它何以真实的理由。证明要求论据必须真实,并且从论据可以推出论题,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运用。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提出或证明一个命题,都必须有能够表明它何以真实的理由。证明要求论据必须真实,并且从论据可以推出论题,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运用。
卧雪
[相关解释]
1.《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又三国魏焦先亦有"卧雪"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焦先》"后野火烧其庐﹐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后遂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
1.《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又三国魏焦先亦有"卧雪"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焦先》"后野火烧其庐﹐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后遂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
号然
[相关解释]
1.犹胡然。意谓何以如此。
1.犹胡然。意谓何以如此。
司马树
[相关解释]
1.晋大司马桓温所植之柳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
1.晋大司马桓温所植之柳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
字孤
[相关解释]
1.抚爱孤儿。语本《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
1.抚爱孤儿。语本《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
宝珠市饼
[相关解释]
1.唐皇甫□《原化记.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后常以"宝珠市饼"喻指屏除凡欲,轻宝重道。
1.唐皇甫□《原化记.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后常以"宝珠市饼"喻指屏除凡欲,轻宝重道。
寿域
[相关解释]
1.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 2.寿穴;坟茔。
1.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 2.寿穴;坟茔。
庸安
[相关解释]
1.何以,怎么。
1.何以,怎么。
庸讵
[相关解释]
1.岂;何以;怎么。
1.岂;何以;怎么。
弓旌
[相关解释]
1.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 2.借指延聘。
1.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 2.借指延聘。
徐甲
[相关解释]
1.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喜大惊,以告老子。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国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甲亦死。喜知老子神人,乃为甲叩头请命,并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2.借指雇工。
1.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喜大惊,以告老子。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国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甲亦死。喜知老子神人,乃为甲叩头请命,并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2.借指雇工。
息黥补劓
[相关解释]
1.谓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用以喻改过自新。语本《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遭仁义是非残伤性情,焉知造化之内不补劓息黥,令我改过自新,乘可成之道,随夫子以请益耶?"郭庆藩集释"黥劓则形体不备,息之补之,复完成矣。"
1.谓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用以喻改过自新。语本《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遭仁义是非残伤性情,焉知造化之内不补劓息黥,令我改过自新,乘可成之道,随夫子以请益耶?"郭庆藩集释"黥劓则形体不备,息之补之,复完成矣。"
戴盆望天
[相关解释]
1.《文选.司马迁》"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絶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李善注"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因以"戴盆望天"喻事难两全。 2.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1.《文选.司马迁》"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絶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李善注"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因以"戴盆望天"喻事难两全。 2.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批逆鳞
[相关解释]
1.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语本《战国策.燕策三》"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1.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等。语本《战国策.燕策三》"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捧土
[相关解释]
1.东汉初,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负责讨定北边。渔阳太守抗命,朱浮写信给他说"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见《后汉书.朱浮传》◇以"捧土"喻不自量力,或反用其意。
1.东汉初,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负责讨定北边。渔阳太守抗命,朱浮写信给他说"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见《后汉书.朱浮传》◇以"捧土"喻不自量力,或反用其意。
敬姜犹绩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1.《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数典忘祖
[相关解释]
1.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谈晋国何以没有贡物?谈答以晋国从来没有受到周王室器物的赏赐,所以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的始祖唐叔开始,就不断受到王室的赏赐,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道这些史实,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事见《左传.昭公十五年》◇用以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比喻对祖国历史的无知。
1.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谈晋国何以没有贡物?谈答以晋国从来没有受到周王室器物的赏赐,所以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的始祖唐叔开始,就不断受到王室的赏赐,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道这些史实,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事见《左传.昭公十五年》◇用以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比喻对祖国历史的无知。
旌招
[相关解释]
1.以旌招之。谓征召贤士。语本《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
1.以旌招之。谓征召贤士。语本《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
望天盆
[相关解释]
1.比喻事不可为。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1.比喻事不可为。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柳老悲桓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柳蒲
[相关解释]
1.柳和水杨。二者皆易生而早凋,因以喻体弱。常用为自谦之词。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1.柳和水杨。二者皆易生而早凋,因以喻体弱。常用为自谦之词。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梁珠
[相关解释]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寳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寶乎?'"后因以"梁珠"指宝珠。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寳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寶乎?'"后因以"梁珠"指宝珠。
横行将
[相关解释]
1.《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
1.《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相关解释]
1.《左传.僖公十年》载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晋惠公即位后杀里克。将杀里克时﹐惠公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谓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
1.《左传.僖公十年》载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晋惠公即位后杀里克。将杀里克时﹐惠公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谓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
汤聘
[相关解释]
1.《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本谓商汤用礼物聘请伊尹出来做官◇以"汤聘"指官爵利禄。
1.《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本谓商汤用礼物聘请伊尹出来做官◇以"汤聘"指官爵利禄。
沤麻
[相关解释]
1.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 2.《晋书.石勒载记下》"勒令武乡耆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池,迭相驱击。至是,谓父老曰'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宁雠匹夫乎!'乃使召阳。既至,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后因以为争斗之典。
1.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 2.《晋书.石勒载记下》"勒令武乡耆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池,迭相驱击。至是,谓父老曰'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宁雠匹夫乎!'乃使召阳。既至,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后因以为争斗之典。
润笔
[相关解释]
1.《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飃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唐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1.《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飃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唐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游豫
[相关解释]
1.指帝王出巡。春巡为"游",秋巡为"豫"。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2.游乐。
1.指帝王出巡。春巡为"游",秋巡为"豫"。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2.游乐。
灵鳌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
1.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
烛车
[相关解释]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若寡人小国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无寶乎?"后因以"烛车"比喻珍贵之物。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若寡人小国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无寶乎?"后因以"烛车"比喻珍贵之物。
狱市
[相关解释]
1.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二年﹐萧何卒……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奸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奸﹐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说﹐不可以不察也。"一说为
1.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二年﹐萧何卒……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奸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奸﹐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说﹐不可以不察也。"一说为
祠尾
[相关解释]
1.即鸱尾。古代宫殿正屋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以瓦为之。以其形似猛禽鸱之尾,因以为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谓张敞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因张敞为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一说,即蚩尾,鱼尾形屋饰。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谓蚩,海兽;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1.即鸱尾。古代宫殿正屋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以瓦为之。以其形似猛禽鸱之尾,因以为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谓张敞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因张敞为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一说,即蚩尾,鱼尾形屋饰。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谓蚩,海兽;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莫须有
[相关解释]
也许有;恐怕有。《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秦)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用以表示无端诬陷。
也许有;恐怕有。《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秦)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用以表示无端诬陷。
蘧车
[相关解释]
1.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蘧伯玉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后因以"蘧车"为典,指人之知礼而贤能。
1.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蘧伯玉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后因以"蘧车"为典,指人之知礼而贤能。
袢延
[相关解释]
1.《诗.墉风.君子偕老》"是绁袢也"毛传"絺之靡者为绉,是当暑袢延之服也。"按,袢延,叠韵连语,汉时常语。其义有三说(1)谓暑热之气。孔颖达疏"绁袢者,去热之名,故言袢延之服,袢延是热之气也。"宋曾几《秘省避暑抵暮乃出》诗"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前。"(2)谓以衣揩摩汗泽。段玉裁曰"袢延迭韵,如方言之襱裷,汉时有此语……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绉絺为衣,可以揩摩汗泽,故曰亵袢。"见《说文解字.衣部》"袢"字注。(3)形容衣服纵弛﹑宽舒。俞樾曰"袢延,犹伴奂也。《卷阿》篇'伴奂尔游矣',笺云'伴奂,自
1.《诗.墉风.君子偕老》"是绁袢也"毛传"絺之靡者为绉,是当暑袢延之服也。"按,袢延,叠韵连语,汉时常语。其义有三说(1)谓暑热之气。孔颖达疏"绁袢者,去热之名,故言袢延之服,袢延是热之气也。"宋曾几《秘省避暑抵暮乃出》诗"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前。"(2)谓以衣揩摩汗泽。段玉裁曰"袢延迭韵,如方言之襱裷,汉时有此语……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绉絺为衣,可以揩摩汗泽,故曰亵袢。"见《说文解字.衣部》"袢"字注。(3)形容衣服纵弛﹑宽舒。俞樾曰"袢延,犹伴奂也。《卷阿》篇'伴奂尔游矣',笺云'伴奂,自
角牙
[相关解释]
1.语出《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雀鼠角牙,用以啄啮◇因以"角牙"比喻谗陷别人的手段。
1.语出《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雀鼠角牙,用以啄啮◇因以"角牙"比喻谗陷别人的手段。
识面台官
[相关解释]
1.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台官耶?'当时服其公。"后以"识面台官"为徇私荐人之典。
1.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台官耶?'当时服其公。"后以"识面台官"为徇私荐人之典。
谒环
[相关解释]
1.请求玉环。事见《左传.昭公十六年》﹕晋韩起有一副玉环中的一只﹐另一只在郑国的商人手里~起趁聘问时向郑伯请求。子产不给﹐说﹕"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后作为典故﹐指大国对小国的无理要求。
1.请求玉环。事见《左传.昭公十六年》﹕晋韩起有一副玉环中的一只﹐另一只在郑国的商人手里~起趁聘问时向郑伯请求。子产不给﹐说﹕"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后作为典故﹐指大国对小国的无理要求。
赠处
[相关解释]
1.《礼记.檀弓下》"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颜渊﹞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后以"赠处"为朋友分别时互赠勉励之言的典故。
1.《礼记.檀弓下》"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颜渊﹞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后以"赠处"为朋友分别时互赠勉励之言的典故。
踏雪寻梅
[相关解释]
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蹑足
[相关解释]
1.《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后以"蹑足"指刘邦玩弄权术封韩信为齐王一事。 2.顿足,踏步。 3.轻步行走貌。 4.置身;参与。
1.《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后以"蹑足"指刘邦玩弄权术封韩信为齐王一事。 2.顿足,踏步。 3.轻步行走貌。 4.置身;参与。
追蠡
[相关解释]
1.钟纽欲断貌。《孟子.尽心下》"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知之?'曰'以追蠡。'"赵歧注"追,钟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絶之貌也。"朱熹集注引丰氏曰"追,钟纽也,《周礼》所谓旋虫是也;蠡者,啮木虫也。言禹时钟在者,钟纽如虫啮而欲絶,盖用之者多。"一说,为器物剥蚀貌。 2.指经久而剥蚀的钟器。
1.钟纽欲断貌。《孟子.尽心下》"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知之?'曰'以追蠡。'"赵歧注"追,钟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絶之貌也。"朱熹集注引丰氏曰"追,钟纽也,《周礼》所谓旋虫是也;蠡者,啮木虫也。言禹时钟在者,钟纽如虫啮而欲絶,盖用之者多。"一说,为器物剥蚀貌。 2.指经久而剥蚀的钟器。
速狱
[相关解释]
1.招致诉讼。语出《诗.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高亨注"速,招致。狱,诉讼。"
1.招致诉讼。语出《诗.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高亨注"速,招致。狱,诉讼。"
遗危
[相关解释]
1.谓给子孙以利禄,其结果是给他们危厄。语本《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刘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
1.谓给子孙以利禄,其结果是给他们危厄。语本《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刘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
遗安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庞公﹞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后遂以予子孙以德,使其淡泊自守,安宁无事为"遗安"。
1.《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庞公﹞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后遂以予子孙以德,使其淡泊自守,安宁无事为"遗安"。
避君三舍
[相关解释]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杜预注"一舍,三十里。初,楚子云'若反国何以报我?'故以退三舍为报。"后以"避君三舍"﹑"避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杜预注"一舍,三十里。初,楚子云'若反国何以报我?'故以退三舍为报。"后以"避君三舍"﹑"避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
郑市
[相关解释]
1.《汉书.郑崇传》"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颜师古注"言请求者多,交通宾客。"后即以"郑市"谓踵门者众,门庭若市。
1.《汉书.郑崇传》"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颜师古注"言请求者多,交通宾客。"后即以"郑市"谓踵门者众,门庭若市。
金城柳
[相关解释]
1.《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1.《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金碗
[相关解释]
1.亦作"金鋺"。亦作"金椀"。亦作"金眃"。 2.金制之碗。因其贵重﹐多作比喻。 3.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载﹕范阳卢充与崔少府女幽婚。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于水旁遇二犊车﹐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充﹐又与金鋺﹐并赠诗曰﹕'……何以赠余亲?金鋺可颐儿。'"后因以借指殉葬的器物。 4.花名。棣棠花的一种。
1.亦作"金鋺"。亦作"金椀"。亦作"金眃"。 2.金制之碗。因其贵重﹐多作比喻。 3.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载﹕范阳卢充与崔少府女幽婚。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于水旁遇二犊车﹐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充﹐又与金鋺﹐并赠诗曰﹕'……何以赠余亲?金鋺可颐儿。'"后因以借指殉葬的器物。 4.花名。棣棠花的一种。
金銮视草
[相关解释]
1.唐李阳冰《序》﹕"﹝帝﹞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后以"金銮视草"形容词臣受帝王宠幸。
1.唐李阳冰《序》﹕"﹝帝﹞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后以"金銮视草"形容词臣受帝王宠幸。
长安日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长安日"指长安。 2.指代君王。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长安日"指长安。 2.指代君王。
陆机莼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后因以"陆机莼"借指家乡特产。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后因以"陆机莼"借指家乡特产。
陬隅句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娵﹐同"陬"◇以"陬隅句"借指蛮语。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娵﹐同"陬"◇以"陬隅句"借指蛮语。
雀角鼠牙
[相关解释]
1.本谓强逼女子成婚而兴狱讼◇泛指狱讼﹐争吵。语本《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又﹕"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孔颖达疏﹕"此强暴之男﹐侵凌贞女﹔女不肯从﹐为男所讼﹐故贞女与对﹐此陈其辞也。"
1.本谓强逼女子成婚而兴狱讼◇泛指狱讼﹐争吵。语本《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又﹕"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孔颖达疏﹕"此强暴之男﹐侵凌贞女﹔女不肯从﹐为男所讼﹐故贞女与对﹐此陈其辞也。"
霜松
[相关解释]
1.即松。松能傲霜﹐故称。语本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1.即松。松能傲霜﹐故称。语本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露台
[相关解释]
1.露天台榭。《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遂以"露台"为帝王节俭之典。 2.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 3.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 4.晒台﹐凉台。
1.露天台榭。《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遂以"露台"为帝王节俭之典。 2.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 3.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 4.晒台﹐凉台。
露台之产
[相关解释]
1.典出《史记.孝文本纪》﹕"﹝汉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用"露台之产"指百金之资或为数不小的钱财。
1.典出《史记.孝文本纪》﹕"﹝汉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用"露台之产"指百金之资或为数不小的钱财。
题衣
[相关解释]
1.后汉任末记事于衣的故事。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后以"题衣"为负笈游学之典。
1.后汉任末记事于衣的故事。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后以"题衣"为负笈游学之典。
食鸡肋
[相关解释]
1.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骑驴索句
[相关解释]
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鬼揶揄
[相关解释]
1.晋罗友为桓温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桓温设宴欢送,罗友很迟才到会,桓问其故,友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于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
1.晋罗友为桓温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桓温设宴欢送,罗友很迟才到会,桓问其故,友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于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
魏车委照
[相关解释]
1.典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后以"魏车委照"谓不用明珠照亮车乘。比喻珍惜人才。
1.典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后以"魏车委照"谓不用明珠照亮车乘。比喻珍惜人才。
鼠无牙
[相关解释]
1.《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后即以"鼠无牙"指凭强力侵凌别人。
1.《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后即以"鼠无牙"指凭强力侵凌别人。
鼠牙雀角
[相关解释]
1.《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原谓强暴侵凌引起争讼◇因以"鼠牙雀角"比喻强暴势力。 2.指讼事或引起争讼的细微小事。
1.《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原谓强暴侵凌引起争讼◇因以"鼠牙雀角"比喻强暴势力。 2.指讼事或引起争讼的细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