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任职的内容。
带有任职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少 [相关解释]
1.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2.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3.谓三度返老还少。
专业技术职务 [相关解释]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中国从1986年起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世掌丝纶 [相关解释]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临职 [相关解释]
1.谓任职治事。
主簿 [相关解释]
1.官名『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省并。《南史.儒林传.伏曼容》"﹝伏曼容﹞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乞乡郡 [相关解释]
1.旧时官吏请调往故乡任职。
乞外 [相关解释]
1.指京官请求到地方任职。
乡选 [相关解释]
1.乡里选举。士人由此可应征召任职。 2.犹乡试。
五日 [相关解释]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五日京兆 [相关解释]
《汉书·张敞传》载,汉代京兆尹张敞将被免官,他的一个下属官员知道后,不肯再为他办案,对人说我已经为他出过很多力,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后用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仕朝 [相关解释]
1.谓在朝廷任职。
任上 [相关解释]
1.谓居职理事。 2.指任职的时期。 3.任所。任职的所在地。
任内 [相关解释]
1.指任职期内。
任术 [相关解释]
1.使用权谋;运用策略。 2.谓居官任职之道。
任满 [相关解释]
1.任职期满。
任职 [相关解释]
1.担任官职;担任职务。 2.任命官职。 3.称职,尽职。
任职相 [相关解释]
1.谓称职的宰相。
伏事 [相关解释]
1.隐秘的事情。 2.指在朝廷或官员属下任职。 3.指侍候,服侍。 4.指屈膝事人。 5.指用暴力对付﹑整治人。
优仕 [相关解释]
1.谓学有余力,然后可以作官。语本《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2.指胜任职务,并有余力。
优贡 [相关解释]
1.清制,每三年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在学生员中盐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
伤锦 [相关解释]
1.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
佐幕 [相关解释]
1.指在将帅幕府中担任职务。 2.泛指作地方官的幕宾。
作事 [相关解释]
1.谓役民兴造。 2.处事。 3.谓施政。 4.任职;工作。
侍直 [相关解释]
1.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 2.犹言在宫廷内做官任职。 3.旧指官署中当班值勤人员。
俯就 [相关解释]
①敬辞,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经理一职,尚祈~。②迁就;将就事事~。
俸满 [相关解释]
1.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
停解 [相关解释]
1.谓担任职务。
僚友 [相关解释]
旧时指在同一个官署任职的官吏。
八花砖 [相关解释]
1.唐德宗时翰林院厅前有花砖道﹐学士入值以日影及五砖时为准﹐李程每于日影过八砖始至﹐人号为"八砖学士"。见唐李肇《翰林志》◇以"八花砖"为任职翰林院的典实。亦用为晩起的典实。
内升 [相关解释]
1.旧指在外省任职的官吏升补京职。
内命 [相关解释]
1.北周官制仿《周礼》,官员品秩有一命至九命之差,且分为"内命"与"外命"。"内命",指在朝廷中任职之官。 2.由皇帝直接发布的命令。
内官 [相关解释]
1.指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 2.宫中的女官属。 3.宦官,太监。 4.内朝官,对"外朝官"而言。 5.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对地方官而言。
内荣 [相关解释]
1.谓在朝中任职。
内转 [相关解释]
1.地方官上调中央政府任职称"内转"。 2.音韵学术语。凡没有独立二等韵的韵摄叫做内转。宋元以来将切韵音系的韵部分为十六摄,其中通﹑止﹑遇﹑果﹑宕﹑曾﹑流﹑深八摄为内转。
出职 [相关解释]
1.犹任职。
刀州梦 [相关解释]
1.谓入蜀任职。典出《晋书.王浚传》。刀州指益州,益州为蜀地。
分司 [相关解释]
1.分掌;分管。 2.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 3.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分领 [相关解释]
1.分别担任职守。
刘敦桢(1897-1968) [相关解释]
建筑历史学家。字士能,湖南新宁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今东京工业大学)。曾任职于中国营造学社。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兼南京分室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著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史》等,有《刘敦桢文集》(四卷)。
前任 [相关解释]
1.同一人先后任不同职务﹐称现职以前的职任为前任。 2.同一职务先后由不同人担任﹐称继任者之前的任职者为前任。
劝驾 [相关解释]
1.《汉书·高帝纪下》"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使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颜师古注引文颖曰"有贤者,郡守身自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后以"劝驾"称劝人任职或作某事。
历事文书 [相关解释]
1.官员的任职履历。
历职 [相关解释]
1.谓先后连续任职。
历践 [相关解释]
1.过去多次践行。谓任职。
原职 [相关解释]
1.原任职务。
及瓜而代 [相关解释]
1.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
同僚 [相关解释]
1.亦作"同竫"。 2.旧时称同朝或同官署做官的人。 3.泛指在机关任职的同事。
同官 [相关解释]
1.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 2.官职名位相同。 3.明内廷同支派的太监称"同官"。
同幕 [相关解释]
1.同僚。指在同一幕府任职者。
同朝 [相关解释]
1.同僚。指同在朝廷任职者。 2.一同朝拜。
同馆 [相关解释]
1.指同在翰林院任职。馆,馆阁。 2.指同在会馆住宿。
吴伯箫(1906-1982) [相关解释]
散文家。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陕甘宁教育厅任职。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散文集《羽书》、《北极星》等。
吴浊流(1900-1976) [相关解释]
作家。祖籍广东蕉岭,生于台湾新竹。曾任小学教员◇任《日日新报》、《台湾新报》、《新生报》、《民报》记者。1949年起在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任职。著有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短篇小说集《疮疤集》、《泥泞》及诗集《风雨窗前》等。有《吴浊流全集》。
在官 [相关解释]
1.在职为官;任职于官署。 2.谓在官府有名籍。
堂长 [相关解释]
1.宋书院和州学职事名。南唐白鹿洞书院除洞主外﹐设堂长一员。宋承此制﹐不少书院有堂长﹐差补进士或贡士一员任职﹐由官府给牒﹐为书院职事人。仁宗时﹐有的州学亦设堂长﹐为学生首领﹐由州官给牒委任﹐位在学录之下。 2.学堂之长。犹后之校长。
备位 [相关解释]
1.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 2.泛指充任,任职。 3.充数;凑数。
备名 [相关解释]
1.任职的谦词。谓徒列其名,聊以充数。
备官 [相关解释]
1.居官◇常用作任职的自谦之词,谓自己虚在官位,聊以充数。 2.设官。
备职 [相关解释]
1.任职的自谦之词。犹言徒充其职。
外僚 [相关解释]
1.在京师以外任职的官吏。
委任 [相关解释]
1.信任,信用。 2.现作派人担任职务。 3.付托;交托。 4.弃职。 5.辛亥革命以后到解放前文官的最末一等,在荐任以下,由直辖长官任命。
委札 [相关解释]
1.旧时委任职务的公文。
宁僚 [相关解释]
1.同朝任职的官僚。
守符 [相关解释]
1.居官任职,独掌一地之政。
寓职 [相关解释]
1.任职。
就列 [相关解释]
1.就位﹐任职。
就禄 [相关解释]
1.领受俸禄。指出仕任职。
居位 [相关解释]
1.居官任职。
居职 [相关解释]
1.在职;任职。
岁满 [相关解释]
1.任职期满。
年劳 [相关解释]
1.任职的年数和劳绩。官吏考绩擢升的标准之一。
年资 [相关解释]
1.任职年限及资历。
张爱玲(1921-1995) [相关解释]
小说家∮北丰润人。女。早年生活于上海,1952年后去香港◇至美国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任职。作品多取材于上和香港上层社会的生活,笔致秀逸,抒情色彩较浓。著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等。
张继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年间进士。大历末,任职洪州,为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诗多纪行游览之作,以《枫桥夜泊》最为著名。有《张祠部诗集》。
张自忠(1891-1940) [相关解释]
国民党抗日名将。山东临清人。1916年起在冯玉祥部任职。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曾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后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市市长。平津陷落后去南京。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在临沂大胜日军板垣师团。同年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壮烈殉国。
成任 [相关解释]
1.成为一个任职期限。
执政官 [相关解释]
在古代欧洲,主要指称古代希腊城邦和罗马的高级长官。在雅典,约自公元前682年起,每年选举九名执政官,首席执政官,掌握内政,地位最高,其名字用来命名他任职的那一年,又称名年执政官”。在罗马,从前509年共和制建立后,每年选两名执政官,当年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掌握军政大权。战时为军队最高统帅。帝国时代已形同虚设。
摄任 [相关解释]
1.任职治事。
摄官 [相关解释]
1.任职的谦词。表示暂时代理。 2.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期瓜 [相关解释]
1.谓官吏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又称瓜代﹑瓜期。典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本朝 [相关解释]
1.朝廷。古以朝廷为国之本,故称。 2.汉代郡守属官用以称其郡治。 3.称自己曾任职的王朝。 4.指自己所处的朝代。
正任 [相关解释]
1.五代时授官任职为正任,宋时仅食俸禄而无实职。
满岁 [相关解释]
1.一年,整年。 2.任职期满。
瓜时 [相关解释]
1.瓜熟之时。指七月。 2.借指任职期满。 3.瓜一年一熟﹐故又以"瓜时"代年。
瓜期 [相关解释]
〈书〉指任职期满换人接替的日期。参看〖瓜代〗。
留中 [相关解释]
1.指将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交办。 2.指留在朝中任职。
留务 [相关解释]
1.继续担任职务。 2.指留守﹑留台等所掌的政务。
相父 [相关解释]
1.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表示事之如父。
省吏 [相关解释]
1.指唐宋时在中央政府及三馆任职的官吏。
祗役 [相关解释]
1.奉命任职。
竢罪 [相关解释]
1.谓不称职﹐听候处分。多为古代官吏任职时用的谦词。
老公事 [相关解释]
1.旧时指久在机关任职﹐熟悉公务和文书的下级职员。 2.例行公文。
老校 [相关解释]
1.旧称年老或任职已久的下级军官。
老臣 [相关解释]
1.年老之臣的自称。 2.指任职较久﹑齿德俱尊之臣。
职事 [相关解释]
1.职务;职业。 2.任职。 3.旧时官吏仪仗的一种。即官品牌。
职命 [相关解释]
1.任职听命。
职次 [相关解释]
1.犹职位。 2.犹任上。指任职之处。
联曹 [相关解释]
1.同在一署任职。
聘任 [相关解释]
1.聘请任职。
聘请 [相关解释]
1.原指公府征辟﹐后泛指请人任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