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9 查到相关仪卫的内容。
带有仪卫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仗 [相关解释]
1.即勋仗。唐天子衙卫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见《新唐书.仪卫志上》。 2.三件武器。
仗家 [相关解释]
1.指宫廷仪卫人员。
仙卫 [相关解释]
1.亦作"仙卫"。 2.指护送皇帝或其灵车的仪卫。
仪从 [相关解释]
1.仪卫随从。
仪剑 [相关解释]
1.仪卫所持之剑。亦借指仪卫中之捧剑者。
仪卫 [相关解释]
1.仪仗与卫士的统称。
仪囊 [相关解释]
1.隋代御史中丞前,仪卫所执,接受弹章﹑诉辞的袋子。
仪马 [相关解释]
1.庙中的偶马。 2.皇帝仪卫中用作导引的马。
入仗 [相关解释]
1.进入仪卫队。
内仗 [相关解释]
1.皇宫中的仪卫。
卫星导航 [相关解释]
利用导航卫星进行飞行器或船舶定位的导航方法。分两种(1)无源式。用户不必发射信号即可定位,用户数量不受限制,且不会暴露自身目标,如美国的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2)有源式。导航时用户需发射信号,经导航卫星转发至地面站,据此计算出用户位置后再经导航卫星通知用户,如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
吾仗 [相关解释]
1.帝王仪卫所持之棒。始自汉代,为执金吾所持。以铜为之,黄金饰其两端。又称金吾﹑吾棒。仗,也写作"杖"。
告喝 [相关解释]
1.古时官员就道,前导仪卫大声传呼,令人退避,以示威严,称为"告喝"。
呵殿 [相关解释]
1.谓古代官员出行,仪卫前呵后殿,喝令行人让道。 2.指此类仪仗队伍或随从人员。
围子 [相关解释]
1.圈子,圆圈。 2.帝王巡幸时的仪卫。 3.四周用土石或树木等构成的障碍物。 4.即帷子。围起来做遮挡用的布。
备卫 [相关解释]
1.守卫;防卫。 2.仪卫。
备物 [相关解释]
1.备办各种器物。 2.指仪卫﹑祭祀等所用的器物。
天仗 [相关解释]
1.天子的仪卫。借指天子。 2.天子狩猎用的兵仗器械。 3.天杖﹐佛所用器械。仗﹐同"杖"。
幢戟 [相关解释]
1.旌旗和戈戟。泛指仪卫。
执梃 [相关解释]
1.手执梃杖。指持梃作仪卫前导。宋时,天子于宫中,仪卫有主辇二十四人,辇头一人穿紫绣袍,执涂金裹银杖作督领。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则用穿朱衣的吏役呵道,"以梃叩地警众"。三司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人队长持破木梃。"
散手 [相关解释]
1.亦称"散手仗"。 2.隋唐时朝会仪卫之一。
旗队 [相关解释]
1.仪卫队中执旗的队伍。
森仗 [相关解释]
1.众多的仪卫。
森卫 [相关解释]
1.密集排列的仪卫。
率府 [相关解释]
1.古官署名。秦设,汉因之。晋有五率府,即左卫率﹑右卫率﹑前卫率﹑后卫率和中卫率。南北朝及隋迭有因革,至唐乃有十率府。皆太子属官,掌东宫兵仗﹑仪卫及门禁﹑徼巡﹑斥候等事。宋不常设,明废。
禁卫 [相关解释]
1.阻挡,禁阻。 2.警戒防卫。 3.指保卫帝王或京城的军队。即禁卫军。 4.帝王行动时特设的仪卫队。
禁围门 [相关解释]
1.帝王行动时,其仪卫人员环绕形成的"人门"。
羽翣 [相关解释]
1.羽制的扇形物。古代用为棺饰。柩车行,人持行两旁以障柩车。 2.帝王仪卫中的掌扇。
衬甲 [相关解释]
1.元代仪卫服饰名。
衬袍 [相关解释]
1.元代仪卫服饰名。衬在裲裆甲里面的长衣。
诸卫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 2.仪卫队。
逊衣 [相关解释]
1.清代銮驾仪卫卤簿中抬轿执杖的人所穿的衣服。
金鎗班 [相关解释]
1.宋时仪卫军名。
銮仪卫 [相关解释]
1.清代官署名。清改明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
钑戟 [相关解释]
1.兵器的一种。仪卫用。
静鞭 [相关解释]
1.一种很大的鞭子。銮驾仪卫之警人用具。朝会时鸣之以发声﹐以示肃静。也称鸣鞭。
须仗 [相关解释]
1.即黄麾须仗。宋代殿庭仪仗之一。其规模较半仗为小。用于册立皇太子或册封皇后。参阅《宋史.仪卫志一》。
香灯 [相关解释]
1.亦作"香镫"。 2.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缸盛香油燃点,设于佛像前或死者灵前。 3.燃香膏的照明灯。古代帝王舆驾仪卫导从之用。 4.闺中的灯。
驺列 [相关解释]
1.仪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