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人心的内容。
带有人心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盘散沙 [相关解释]
一盘松散的沙子。比喻人心涣散,不能凝聚成坚强团结的力量机关不能统一,则执事者无专责,势如一盘散沙。
一窍不通 [相关解释]
相传商纣王荒淫无道,皇叔比干强谏,纣王发怒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乃杀比干而视其心。孔子听后说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见《吕氏春秋·过理》、《史记·殷本纪》。按古谓圣人心有七窍,而孔子以纣王为一窍不通之人◇以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七垢 [相关解释]
1.佛教认为欲﹑见﹑疑﹑慢﹑憍﹑随眠﹑悭,都能污染人心,故称"七垢"。
三幡 [相关解释]
1.道家谓色﹑空﹑观三者最易摇荡人心,故以三幡为喻。
三鉴 [相关解释]
1.谓以镜﹑以古﹑以人为鉴。指正人心身的标准。
三阶 [相关解释]
1.三层台阶。 2.星名。即三台星。 3.佛教宗派名。隋代信行创立。该宗把佛教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并认为当时已届末法时期,国土秽恶,人心邪劣,唯有忍辱苦行,普敬普信普施,庶可解脱,故又称普法宗。该宗屡遭朝廷禁止,唐以后不传。见《续高僧传》卷十七﹑十九。 4.官阶三级。
与人 [相关解释]
1.合乎民意取得人心。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相关解释]
1.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晋书.段灼传》引作"为川驱鱼﹐为薮驱雀"。驱﹐同"驱";爵﹐通"雀"。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
主少国疑 [相关解释]
1.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五浆 [相关解释]
1.亦作"五?"。 2.五家卖浆的。《庄子.列御寇》"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而五?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人轻乎贵老﹐而?其所患。'"郭象注"言其敬己。"成玄英疏"十家卖饮而五家先遗。"后用以比喻受到过分的尊敬。
亲离众叛 [相关解释]
1.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人心 [相关解释]
1.人的心地。 2.特指善良的心地﹑良心。 3.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
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关解释]
1.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心叵测 [相关解释]
1.人的心地不可探测。谓人心险恶。
人心惶惶 [相关解释]
1.亦作"人心皇皇"。 2.人们内心惊恐不安。
人心果 [相关解释]
1.常绿乔木。叶互生,椭圆形。夏季开黄白色的花。浆果呈心脏形,大如梨。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方也有栽培。果实可供食用或制饮料,树干内流出的液汁,是制口香糖的主要原料。此种植物的果实也称人心果。
人心皇皇 [相关解释]
1.见"人心惶惶"。
人心难测 [相关解释]
1.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人怀 [相关解释]
1.人心,人的情绪。
人情恟恟 [相关解释]
1.形容人心动荡不安。
人面狗心 [相关解释]
1.《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 2.犹言人面兽心。
众叛亲离 [相关解释]
大众背叛,亲人背弃。形容不得人心,十分孤立,处境危险夺百姓之食以养残凶,剥万人之衣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众叛亲离。
众生好度人难度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除人以外的动物本性率真﹐易于救度;而人心巧伪﹐难以济度。
众难群疑 [相关解释]
1.谓众人心中都有疑难。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传心 [相关解释]
1.佛教禅宗指传法。初祖达摩来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谓法即是心,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见唐希运《传心法要》。 2.指儒家的道统传授。
作贼心虚 [相关解释]
1.《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后因以"作贼心虚"谓做坏事怕人知道而内心疑惧不安。
侧闻 [相关解释]
1.从旁听到。谓传闻,听说『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清黄景仁《晓过滁州》诗"侧闻酿泉水﹐云可醒人心。"亦用作谦词。
允孚 [相关解释]
1.谓得人心,使人信服。
克爱克威 [相关解释]
1.《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后因以"克爱克威"谓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
公道 [相关解释]
公正的道理主持~ㄧ~自在人心。
养化 [相关解释]
1.谓致力于人心﹑风俗的转变,教化。
再别康桥 [相关解释]
诗歌。徐志摩作。1928年发表。1928年重游英国剑桥大学有感而作。诗人用浓笔重彩描绘了康桥的美景金柳、波影、彩虹、繁星,流露了诗人心灵上淡淡的哀愁,抒发了因理想幻灭而无限惆怅的情怀。
剃发令 [相关解释]
1.清统治者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的命令。也称"剃发令"。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申此令,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明朝衣冠,皆依满族习俗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者处死。参阅《清史稿.世祖纪一》。
动人心弦 [相关解释]
激动人心;非常动人这是个多么~的场面,也说动人心魄。
动人心魄 [相关解释]
1.形容使人感动或震惊。
危微精一 [相关解释]
1.《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省称。宋明以来作为儒家道统的"心脉"。
口香糖 [相关解释]
糖果的一种,用人心果树分泌的胶质加糖和香料制成,只可咀嚼,不能吞下。
同情说 [相关解释]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由英国休谟、博克等提出。认为审美是一种由己及彼的同情心所产生的分享旁人乃至旁物的情感或活动。因同情人才关心他人所关心的事物,才被感动他人的事物所感动,才能把感情由一个人心中移注于另一个人心中。
噰噰 [相关解释]
1.鸟和鸣声。 2.比喻人心归附。
外荒 [相关解释]
1.谓耽乐田猎。以使人精神迷乱,故称。语出《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孔传"迷乱曰荒……禽,鸟兽。"孔颖达疏"老子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色好田,则精神迷乱。" 2.边境少数民族所居僻远之地。
大慈大悲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佛菩萨对众生广大的慈善心和怜悯心。《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者,四无量心中已分别,今当更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后形容人心肠慈善。《云笈七签》卷四"圣人兴,大慈大悲,爱若赤子,随时化生,随宜救拔。"现多含讽刺意。
天与人归 [相关解释]
1.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谷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
天时不如地利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载《孟子·公孙丑下》,篇题后人所加。文中阐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著名论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全文多用排比、层递,雄辩有力,一气呵成。
孙谋 [相关解释]
1.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孙,通"逊"。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一说,"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朱熹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
密印 [相关解释]
1.即蜜印。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 2.佛教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以求证佛果。 3.佛教禅宗指达摩西来所传的直指人心的"心印"。此"心印"为"教外别传",故称"密"。
岳阳楼记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北宋范仲淹作。文中描绘了岳阳楼在不同季节、气候下的风景变化,以及游人心情的差异。最后引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表达了作者的高尚人格和远大抱负,对后世仁人志士有重大影响。
崄巇 [相关解释]
1.亦作"崄?"。 2.险峻崎岖。 3.指险峻崎岖的山地。 4.喻人事艰险或人心险恶。 5.比喻心地险恶的人。
崄巘 [相关解释]
1.险峻不平。 2.比喻人心险恶。
市义 [相关解释]
1.据《战国策.齐策四》载,冯谖为孟尝君收债于薛,问"责(债)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至薛召民合券,因悉焚之,民称万岁;回齐后告孟尝君曰"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后因以"市义"谓邀买人心,博取正义的名声。
幻惑 [相关解释]
1.犹眩惑。谓迷乱人心以行诈骗。
应天顺人 [相关解释]
1.《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后封建王朝或帝王更迭,常自称应天命﹑顺人心而习用此语。
弃人 [相关解释]
1.被遗弃的人;废人。 2.指因罪被流放的人。 3.遗弃人才。 4.失去人心。
强心针 [相关解释]
1.能使心脏肌肉收缩力量增加和心脏搏动次数减慢从而使心脏排出的血量增加,改进血液循环的针剂。多用来救治休克﹑心力衰竭等。喻指能使人心得到激励,局面得以维持的行动或措施。
得众 [相关解释]
1.谓得人心。
心传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犹言以心传心。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悟解契合,递相授受。见唐希运《传心法要》卷上。宋儒为宣扬道统,借指圣人以心性精义相传,谓《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为尧舜禹递相传授之心法,称"十六字心传"◇泛谓精义相传。
心宗 [相关解释]
1.佛教宗派名。即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标的,故称。
心感 [相关解释]
1.谓人心感化。 2.心里感动,感激。
情猿 [相关解释]
1.指心,心情。谓人心动转不定,犹如猿猴,故称。
惊心悲魄 [相关解释]
1.谓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惊心眩目 [相关解释]
1.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惊涛 [相关解释]
1.震摄人心的波涛。
惑术 [相关解释]
1.迷惑人心之术。
感人心脾 [相关解释]
1.见"感人肺肝"。
扣人心弦 [相关解释]
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搅乱 [相关解释]
搅扰使混乱;扰乱~人心 ㄧ~会场。
摇心 [相关解释]
1.谓人心动摇。 2.谓心神不定。
放心解体 [相关解释]
1.指人心离散﹑瓦解。
政清人和 [相关解释]
1.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文妖 [相关解释]
1.亦作"文訞"。 2.封建时代对违反正统思想的文章或作者的蔑称。亦指以文章蛊惑人心的人。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有《叙近代文妖》"近代有造谤而着《书鸡眼》《苗登》二文﹐有传蚁穴而称李公佐《南柯太守》﹐有乐妓而工篇什者成都薛涛﹐有家童而善章句者郭氏奴﹐皆文之妖也。"
日久见人心 [相关解释]
1.时间长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坏真假。
日益 [相关解释]
副词。表示程度一天比一天加深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明月入怀 [相关解释]
1.语出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诗之二"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懐。"本谓后宫怨旷,后亦以"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阔明朗。 2.指生子。
暖心话 [相关解释]
1.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
杖顺 [相关解释]
1.依从,顺从。 2.谓顺循天理人心。
正心 [相关解释]
1.谓使人心归向于正。语出《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公正无私之心。
求心 [相关解释]
1.谓玄思冥想,求悟佛理。佛教禅宗认为佛在人心﹐自省其心性,即可悟道成佛。
沁人心肺 [相关解释]
1.同"沁人心脾"。
沁人心脾 [相关解释]
指吸入芳香气味、清新空气,或喝了可口的饮料,感到非常舒适百花园中香气袭人,沁人心脾。常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让人产生清新、爽朗的感觉今摘取古来佳句沁人心脾者,随所得笔之。
沁人心腑 [相关解释]
1.同"沁人心脾"。
沁人肺腑 [相关解释]
1.同"沁人心脾"。
沁入心脾 [相关解释]
1.同"沁人心脾"。
沁心 [相关解释]
1.见"沁人心脾"。
沁脾 [相关解释]
1.见"沙人心脾"。
治心 [相关解释]
1.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 2.掌握人心;征服人心。
浇漓 [相关解释]
〈书〉(风俗等)不朴素敦厚世道~,人心日下。
淫巫 [相关解释]
1.惑乱人心的巫师。
淫志 [相关解释]
1.谓使人心志放荡。亦谓放荡的心志。 2.奢望。
混冥 [相关解释]
1.亦作"混溟"。 2.无分无迹,无始无终。 3.谓原始蒙昧的状态。 4.广大幽深之境。 5.指人心中。
烦人 [相关解释]
使人心烦或厌烦~的毛毛雨下起来没完没了。
焚券 [相关解释]
1.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的典故。战国齐冯谖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临行前问"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于是冯谖矫命以债赐百姓,尽烧其券,民称万岁。见《战国策.齐策四》。 2.南朝宋顾绰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其债。父觊之设谋,焚烧文券,并宣语远近"负三鄌债,皆不须还。"见《宋书.顾觊之传》。 3.唐宋清售药债券堆积如山,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见唐柳宗元《宋清传》。 4.后汉常思献宋地丝息十万两债券,太祖即焚其券,诏悉蠲除之。见《新五代史.杂传十
焚契市义 [相关解释]
1.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的典故。
爽心悦目 [相关解释]
美丽的景物令人心情畅快,眼睛舒服这里风景如画,令人爽心悦目。
物心 [相关解释]
1.人心。
物欲 [相关解释]
物质享受的欲望人心为物欲所蔽,失其灵明。
瓜子不大是人心 [相关解释]
1.喻物轻意重。人﹐与仁(瓜仁)谐音双关。
真印 [相关解释]
1.禅宗谓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的心印。
神清气朗 [相关解释]
1.形容人心神清爽。 2.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禁指 [相关解释]
1.汉班固《白虎通.礼乐》"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后因以"禁指"谓琴禁淫邪之意旨。 2.小手指。
禅宗 [相关解释]
1.佛教宗派名。又名佛心宗或心宗,以印度菩提达摩为初祖。禅宗之名称始于唐代。由达摩而慧可﹑僧璨﹑道信,至第五世弘忍门下,分成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但后世唯南方顿悟说盛行,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禅宗兴起后,流行日广,影响及于宋明理学。
私心 [相关解释]
1.为自己打算的念头;利己之心。 2.个人心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