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亲军的内容。
带有亲军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衙 [相关解释]
1.宋代以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谓之"三衙"。 2.三回。
亲军 [相关解释]
1.犹亲兵。
从马直 [相关解释]
1.五代后唐时皇帝亲军。
佥事 [相关解释]
1.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清初沿用,乾隆时废。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八旗 [相关解释]
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内军 [相关解释]
1.随身的亲军。
前卫 [相关解释]
1.元代的侍卫亲军之一。 2.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 3.指前线。 4.体育用语。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助攻与助守的队员﹐位置在前锋与后卫之间。
厅子都 [相关解释]
1.五代时帝王的亲军。
武卫 [相关解释]
1.谓以武力藩卫。 2.军制名『末曹操为丞相,设武卫营。魏文帝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隋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唐因隋制。宋沿其制。元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至元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清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
禁旅八旗 [相关解释]
1.清代驻防京师的八旗兵。有领侍卫府(统辖亲军)﹑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又有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八旗步军营﹑内府三旗﹑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等。
虞候 [相关解释]
1.古官名。守望山泽之官。 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3.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南宋时在临安可向"行老"雇用。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雇觅人力》。
金吾卫 [相关解释]
1.掌管皇帝禁卫﹑扈从等事的亲军。
锦衣卫 [相关解释]
官署名。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代于1382年设。原是护卫皇宫、掌皇帝出入仪仗的亲军◇明太祖特令其兼管刑狱,给予巡察缉捕权。明中叶后成为与东西厂并称的特务组织。
黑云都 [相关解释]
1.五代杨行密亲兵的称号。唐末藩镇亲军多以"都"为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