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7 查到相关京剧的内容。
带有京剧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字巾
[相关解释]
1.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宋韩世忠。 2.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
1.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宋韩世忠。 2.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
上口字
[相关解释]
1.京剧中指按照传统念法念的字,某些字跟北京音略有区别,如'尖﹑千﹑先'念ziān﹑ciān﹑siān,不念jiān﹑qiān﹑xiān;脸念jiǎn,不念liǎn;'哥﹑可﹑何'念guō﹑kuǒ﹑huó,不念gē﹑kě﹑hé。
1.京剧中指按照传统念法念的字,某些字跟北京音略有区别,如'尖﹑千﹑先'念ziān﹑ciān﹑siān,不念jiān﹑qiān﹑xiān;脸念jiǎn,不念liǎn;'哥﹑可﹑何'念guō﹑kuǒ﹑huó,不念gē﹑kě﹑hé。
严凤英(1930-1968)
[相关解释]
黄梅戏演员。安徽桐城人。女。十三岁学艺,演花旦。吸收昆剧、京剧、话剧等的表演艺术,丰富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流畅。擅演《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剧。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黄梅戏演员。安徽桐城人。女。十三岁学艺,演花旦。吸收昆剧、京剧、话剧等的表演艺术,丰富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流畅。擅演《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剧。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义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中紧拉慢唱的一种板式。京剧二黄﹑西皮均有义,一般表现激动﹑喜悦或悲愤情绪。
1.传统戏曲中紧拉慢唱的一种板式。京剧二黄﹑西皮均有义,一般表现激动﹑喜悦或悲愤情绪。
乱弹
[相关解释]
1.戏曲名词。自明至清初,陕西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拨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 2.戏曲名词。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对昆腔以外各剧种的统称。 3.戏曲名词。指京剧。 4.乱说,胡扯。
1.戏曲名词。自明至清初,陕西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拨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 2.戏曲名词。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对昆腔以外各剧种的统称。 3.戏曲名词。指京剧。 4.乱说,胡扯。
交接
[相关解释]
①连接夏秋~的季节。②移交和接替新上任的保管和老保管办理~手续。③结交他~的朋友也是爱好京剧的。
①连接夏秋~的季节。②移交和接替新上任的保管和老保管办理~手续。③结交他~的朋友也是爱好京剧的。
京剧
[相关解释]
我国全国性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中叶以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调、汉调相继进入北京,徽汉合流演变为北京皮黄戏,即京剧。也叫京戏。
我国全国性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中叶以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调、汉调相继进入北京,徽汉合流演变为北京皮黄戏,即京剧。也叫京戏。
余叔岩(1890-1943)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名第祺,湖北罗田(一说安徽怀宁)人。余三胜之孙。幼承家学,学文武老生◇从谭鑫培等学习,技艺大进,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称余派”。代表剧目有《打棍出箱》、《秦琼卖马》、《定军山》等。
京剧演员。名第祺,湖北罗田(一说安徽怀宁)人。余三胜之孙。幼承家学,学文武老生◇从谭鑫培等学习,技艺大进,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称余派”。代表剧目有《打棍出箱》、《秦琼卖马》、《定军山》等。
假嗓
[相关解释]
1.亦称"假嗓子"。 2.非自然的嗓音,发音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京剧中青衣﹑花旦﹑小生等角色常用之。
1.亦称"假嗓子"。 2.非自然的嗓音,发音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京剧中青衣﹑花旦﹑小生等角色常用之。
六幺令
[相关解释]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六月雪
[相关解释]
1.茜草科植物名。又称"白马骨"。常绿小灌木﹐夏秋间开白色漏斗形花。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治肝炎及风湿痛等。另种"六月雪"﹐也叫"满天星"﹐与白马骨相似﹐花冠较长﹐可供观赏。 2.京剧剧目名。由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演变而成。又名《斩窦娥》﹑《金锁记》﹑《羊肚汤》。
1.茜草科植物名。又称"白马骨"。常绿小灌木﹐夏秋间开白色漏斗形花。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治肝炎及风湿痛等。另种"六月雪"﹐也叫"满天星"﹐与白马骨相似﹐花冠较长﹐可供观赏。 2.京剧剧目名。由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演变而成。又名《斩窦娥》﹑《金锁记》﹑《羊肚汤》。
冲末
[相关解释]
1.亦作"冲末"。 2.元杂剧角色名。又称二末。末,剧中男角,犹京剧中的"生"。
1.亦作"冲末"。 2.元杂剧角色名。又称二末。末,剧中男角,犹京剧中的"生"。
刺杀旦
[相关解释]
1.昆剧旦行的一支。亦称"刺旦"。也叫"杀旦"﹑"四旦"。此等角色须有一些特技表演。 2.京剧花旦的一支。主要扮演淫毒凶狠的妇女。另有刺奸的花旦,如《审头刺汤》中的雪艳,亦名刺杀旦,则与此异。
1.昆剧旦行的一支。亦称"刺旦"。也叫"杀旦"﹑"四旦"。此等角色须有一些特技表演。 2.京剧花旦的一支。主要扮演淫毒凶狠的妇女。另有刺奸的花旦,如《审头刺汤》中的雪艳,亦名刺杀旦,则与此异。
剧种
[相关解释]
①戏曲的种类,如京剧、汉剧、川剧、越剧、豫剧等。②戏剧艺术的种类,如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
①戏曲的种类,如京剧、汉剧、川剧、越剧、豫剧等。②戏剧艺术的种类,如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
剧装科
[相关解释]
1.京剧班社后台工作人员的一种,专管衣箱。俗称"箱倌"。
1.京剧班社后台工作人员的一种,专管衣箱。俗称"箱倌"。
剧通科
[相关解释]
1.俗称"检场的"。京剧班社的舞台工作人员。为七行七科之一。任务是在排演演出时搬置桌椅道具,协助演员穿脱服装,撒放火彩等。
1.俗称"检场的"。京剧班社的舞台工作人员。为七行七科之一。任务是在排演演出时搬置桌椅道具,协助演员穿脱服装,撒放火彩等。
南梆子
[相关解释]
1.京剧曲调。定弦同"西皮"调一样。音调和婉,宜于表达幽怨﹑细腻的情感。主要用于旦角,有时也用于小生。
1.京剧曲调。定弦同"西皮"调一样。音调和婉,宜于表达幽怨﹑细腻的情感。主要用于旦角,有时也用于小生。
卧鱼
[相关解释]
1.戏曲表演程式动作。有正﹑反卧鱼两种。正卧鱼的动作为踏右步﹐双抖袖﹐双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绕﹐撇在左腿后﹐立稳﹐缓缓下蹲往右卧﹐背着地﹐压在右脚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卧鱼动作与正卧鱼动作相反。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嗅花时即运用此动作。
1.戏曲表演程式动作。有正﹑反卧鱼两种。正卧鱼的动作为踏右步﹐双抖袖﹐双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绕﹐撇在左腿后﹐立稳﹐缓缓下蹲往右卧﹐背着地﹐压在右脚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卧鱼动作与正卧鱼动作相反。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嗅花时即运用此动作。
听戏
[相关解释]
1.过去北京人称观赏京剧为"听戏"。当时听戏者皆侧面对台﹐暗中打板随声低唱﹐故称。 2.泛指欣赏戏曲演出。
1.过去北京人称观赏京剧为"听戏"。当时听戏者皆侧面对台﹐暗中打板随声低唱﹐故称。 2.泛指欣赏戏曲演出。
周信芳(1895-1975)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六岁学戏。长期在上海演出。擅长做功和念白,唱腔苍劲浑厚,世称麒派”。代表剧目有《四进士》、《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有《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舞台艺术》等。
京剧演员。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六岁学戏。长期在上海演出。擅长做功和念白,唱腔苍劲浑厚,世称麒派”。代表剧目有《四进士》、《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有《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舞台艺术》等。
嘎调
[相关解释]
京剧唱腔里,用特别拔高的音唱某个字,唱出的音叫嘎调。
京剧唱腔里,用特别拔高的音唱某个字,唱出的音叫嘎调。
四大名旦
[相关解释]
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四个成名于20世纪20年代的京剧旦脚演员。
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四个成名于20世纪20年代的京剧旦脚演员。
地方戏
[相关解释]
产生或流行在一定地区,用某一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戏曲剧种。如川剧、汉剧、秦腔、闽剧、沪剧等。大多数戏曲剧种属地方戏范畴。流行全国、乡土色彩较少的,如京剧,属全国性剧种。
产生或流行在一定地区,用某一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戏曲剧种。如川剧、汉剧、秦腔、闽剧、沪剧等。大多数戏曲剧种属地方戏范畴。流行全国、乡土色彩较少的,如京剧,属全国性剧种。
坐中
[相关解释]
1.座席之中。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1.座席之中。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大戏
[相关解释]
1.大型的戏曲。戏的角色行当齐全﹐情节复杂。 2.方言。指京剧。 3.绍兴的地方戏之一。包括高调班(文班)及乱弹班(武班)。
1.大型的戏曲。戏的角色行当齐全﹐情节复杂。 2.方言。指京剧。 3.绍兴的地方戏之一。包括高调班(文班)及乱弹班(武班)。
大花脸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净"行的一支。亦称"大面"﹑"正净"。一般指剧中地位较高﹐举止稳重﹐表演上着重唱功的净脚。京剧的黑头或铜锤花脸有时也作为大花脸的同义语。
1.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净"行的一支。亦称"大面"﹑"正净"。一般指剧中地位较高﹐举止稳重﹐表演上着重唱功的净脚。京剧的黑头或铜锤花脸有时也作为大花脸的同义语。
将相和(将jiàng)
[相关解释]
京剧剧目。1950年翁偶虹、王颉竹据《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剧改编而成。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因功封为丞相,上将廉颇不服,屡次向蔺寻衅,蔺以国家为重,始终忍让。廉得知蔺苦心后,深感愧悔,到相府负荆请罪。
京剧剧目。1950年翁偶虹、王颉竹据《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剧改编而成。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因功封为丞相,上将廉颇不服,屡次向蔺寻衅,蔺以国家为重,始终忍让。廉得知蔺苦心后,深感愧悔,到相府负荆请罪。
小嗓
[相关解释]
1.京剧﹑昆曲等戏曲中花旦﹑青衣﹑小生演唱时的嗓音。
1.京剧﹑昆曲等戏曲中花旦﹑青衣﹑小生演唱时的嗓音。
小开门
[相关解释]
1.京剧曲牌。以胡琴或笛演奏。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大都用为更衣﹑写信﹑拜贺﹑帝王后妃临朝或出场时的伴奏曲。 2.旧时南京一带迎婚花轿至女家时﹐女宅所索取的开门钱。
1.京剧曲牌。以胡琴或笛演奏。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大都用为更衣﹑写信﹑拜贺﹑帝王后妃临朝或出场时的伴奏曲。 2.旧时南京一带迎婚花轿至女家时﹐女宅所索取的开门钱。
尚小云(1902-1976)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名德泉,字绮霞,河北南宫人。幼入北京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青衣。功底深厚,兼演刀马旦戏。唱腔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梁红玉》、《昭君出塞》等。1937年创办荣春社科班。曾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京剧演员。名德泉,字绮霞,河北南宫人。幼入北京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青衣。功底深厚,兼演刀马旦戏。唱腔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梁红玉》、《昭君出塞》等。1937年创办荣春社科班。曾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平剧
[相关解释]
1.即京剧。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北京为北平,故京剧当时亦称平剧。
1.即京剧。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北京为北平,故京剧当时亦称平剧。
张君秋(1920-1997)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原名滕家鸣,江苏丹徒人。十四岁学艺,演青衣。曾得王瑶卿传授,又得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指点。扮相雍容华贵,嗓音宽亮甜润。擅演《玉堂春》、《西厢记》、《望江亭》等剧。历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剧协、中国文联副主席。
京剧演员。原名滕家鸣,江苏丹徒人。十四岁学艺,演青衣。曾得王瑶卿传授,又得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指点。扮相雍容华贵,嗓音宽亮甜润。擅演《玉堂春》、《西厢记》、《望江亭》等剧。历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剧协、中国文联副主席。
影调剧
[相关解释]
1.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北唐山一带﹐以当地皮影戏的腔调为基础﹐吸取了京剧﹑河北梆子的表演艺术﹐于一九五八年后逐渐形成。
1.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北唐山一带﹐以当地皮影戏的腔调为基础﹐吸取了京剧﹑河北梆子的表演艺术﹐于一九五八年后逐渐形成。
急三枪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如昆剧《琵琶记.扫松》张广才所唱"他公婆的亲看见"一曲即是。京剧常用为剧中写信﹑看信﹑寒暄或复述已有明场交代的事件时的伴奏乐曲。 2.对急性子的人的戏称。
1.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如昆剧《琵琶记.扫松》张广才所唱"他公婆的亲看见"一曲即是。京剧常用为剧中写信﹑看信﹑寒暄或复述已有明场交代的事件时的伴奏乐曲。 2.对急性子的人的戏称。
成龙(1954- )
[相关解释]
电影演员。原名陈港生,原籍山东,生于香港。七岁入香港中国戏剧学院学习京剧,并练武术。十岁开始参加拍摄电影。先后主演影片《蛇形刁手》、《醉拳》、《警察故事》等,成为继李小龙之后最知名的功夫片演员。其中《警察故事》获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特别奖。
电影演员。原名陈港生,原籍山东,生于香港。七岁入香港中国戏剧学院学习京剧,并练武术。十岁开始参加拍摄电影。先后主演影片《蛇形刁手》、《醉拳》、《警察故事》等,成为继李小龙之后最知名的功夫片演员。其中《警察故事》获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特别奖。
打出手
[相关解释]
戏曲武打技术之一。以打出手者(上把)为中心,由数人(下把)配合,作抛掷接踢武器的特技表演。多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如京剧《泗州城》等。打出手时,以打击乐作出手锣鼓”伴奏。
戏曲武打技术之一。以打出手者(上把)为中心,由数人(下把)配合,作抛掷接踢武器的特技表演。多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如京剧《泗州城》等。打出手时,以打击乐作出手锣鼓”伴奏。
托斗
[相关解释]
1.京剧中双手捧物的一种动作。
1.京剧中双手捧物的一种动作。
扫边
[相关解释]
1.指京剧班社中扮演三四路角色的演员。因在剧中往往靠边站而得名。
1.指京剧班社中扮演三四路角色的演员。因在剧中往往靠边站而得名。
拨子
[相关解释]
1.弹奏弦乐器的用具。 2.高拨子的简称。徽剧主要曲调之一。京剧也用高拨子。 3.量词。群﹐批。
1.弹奏弦乐器的用具。 2.高拨子的简称。徽剧主要曲调之一。京剧也用高拨子。 3.量词。群﹐批。
摇旦
[相关解释]
1.川剧旦行脚色名。相当于京剧中的彩旦。
1.川剧旦行脚色名。相当于京剧中的彩旦。
方巾丑
[相关解释]
1.戏曲角色名。京剧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故称。
1.戏曲角色名。京剧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故称。
智取威虎山
[相关解释]
京剧剧目。1958年,上海京剧院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申阳生执笔。1946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小分队在少剑波率领下,进剿潜入威虎山的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伪装打入匪窟,与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群匪。
京剧剧目。1958年,上海京剧院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申阳生执笔。1946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小分队在少剑波率领下,进剿潜入威虎山的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伪装打入匪窟,与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群匪。
李少春(1919-1975)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直隶霸县(今河北霸州)人。自幼从父李桂春学艺。1938年拜师余叔岩。嗓音宽厚,文武兼备。擅演《定军山》、《战太平》、《野猪林》等剧。
京剧演员。直隶霸县(今河北霸州)人。自幼从父李桂春学艺。1938年拜师余叔岩。嗓音宽厚,文武兼备。擅演《定军山》、《战太平》、《野猪林》等剧。
杨小楼(1878-1938)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名三元,安徽怀宁人。名老生兼武生杨月楼之子。幼入北京小荣椿科班,学武生。继承家学,又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嗓音清亮,表演追求神似。代表剧目有《长坂坡》、《挑滑车》、《霸王别姬》等。
京剧演员。名三元,安徽怀宁人。名老生兼武生杨月楼之子。幼入北京小荣椿科班,学武生。继承家学,又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嗓音清亮,表演追求神似。代表剧目有《长坂坡》、《挑滑车》、《霸王别姬》等。
板式
[相关解释]
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如京剧中的慢板、快板、二六、流水等。
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如京剧中的慢板、快板、二六、流水等。
架子花脸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角色行当花脸的一种,如京剧《长坂坡》中的张飞,《岳家庄》中的牛皋,《青风寨》中的李逵等皆是。这种角色唱工少,做工多,偏重武工摔打,讲究亮相架子,故名。
1.传统戏曲角色行当花脸的一种,如京剧《长坂坡》中的张飞,《岳家庄》中的牛皋,《青风寨》中的李逵等皆是。这种角色唱工少,做工多,偏重武工摔打,讲究亮相架子,故名。
样板戏
[相关解释]
1.现代戏剧《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八个剧目的专称。其中《沙家浜》﹑《红灯记》系改编自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和《革命自有后来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八个剧目被奉为戏剧艺术的"样板",故当时称之为"样板戏"。
1.现代戏剧《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八个剧目的专称。其中《沙家浜》﹑《红灯记》系改编自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和《革命自有后来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八个剧目被奉为戏剧艺术的"样板",故当时称之为"样板戏"。
梅家艺
[相关解释]
1.指京剧梅派艺术。
1.指京剧梅派艺术。
梅派
[相关解释]
1.京剧流派之一。京剧著名演员梅兰芳演青衣,兼演刀马旦。他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对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世称"梅派"。
1.京剧流派之一。京剧著名演员梅兰芳演青衣,兼演刀马旦。他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对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世称"梅派"。
武丑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如京剧《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昆剧《挡马》中的焦光普。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如京剧《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昆剧《挡马》中的焦光普。
水旗
[相关解释]
1.传统京剧使用的道具。白色,布质,方形,上绘水纹,表示水浪。京剧《白蛇传.水斗》中水族所持的旗即是。
1.传统京剧使用的道具。白色,布质,方形,上绘水纹,表示水浪。京剧《白蛇传.水斗》中水族所持的旗即是。
汾阳帽
[相关解释]
1.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曹操等。
1.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曹操等。
沈香
[相关解释]
1.亦作"沉香"。 2.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3.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4.文学故事人物名。华山三圣母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来知道母亲被舅父二郎神压在华山下,就力战二郎神,斧劈华山,救出母亲。元张时起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1.亦作"沉香"。 2.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3.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4.文学故事人物名。华山三圣母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来知道母亲被舅父二郎神压在华山下,就力战二郎神,斧劈华山,救出母亲。元张时起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流水板
[相关解释]
1.京剧的一种板式。
1.京剧的一种板式。
浪旦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花旦的一种。扮演剧中行为放荡的妇女。如京剧《拾玉镯》中的刘媒婆。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花旦的一种。扮演剧中行为放荡的妇女。如京剧《拾玉镯》中的刘媒婆。
海派
[相关解释]
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泛指在某方面具有上海特色的~川菜丨~服装。
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泛指在某方面具有上海特色的~川菜丨~服装。
源流
[相关解释]
①流水的本源及支流源流竭绝。②比喻事物的来源及发展演变的情况隶书的源流|京剧的源流。
①流水的本源及支流源流竭绝。②比喻事物的来源及发展演变的情况隶书的源流|京剧的源流。
滦州影
[相关解释]
1.皮影戏的一个剧种,因起源于河北省滦县(旧名滦州),故名。影人以驴皮制成,饰以油彩,故又名驴皮影。演时,前置素纸幕,演者立幕后在灯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剧目丰富,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滦县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影响。
1.皮影戏的一个剧种,因起源于河北省滦县(旧名滦州),故名。影人以驴皮制成,饰以油彩,故又名驴皮影。演时,前置素纸幕,演者立幕后在灯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剧目丰富,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滦县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影响。
王鸿寿(1850-1925)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艺名三麻子,安徽怀宁人(一说江苏南通人)。出身徽班,演文武老生。长期在上海演出。擅演关羽戏(红生戏),所塑造的关羽形象庄严威武,为后人所宗法。擅演剧目还有《徐策跑城》、《扫松下书》等。
京剧演员。艺名三麻子,安徽怀宁人(一说江苏南通人)。出身徽班,演文武老生。长期在上海演出。擅演关羽戏(红生戏),所塑造的关羽形象庄严威武,为后人所宗法。擅演剧目还有《徐策跑城》、《扫松下书》等。
现代戏
[相关解释]
戏曲名词。指以现代历史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剧目。中国古代戏曲已有反映其当代生活的剧目,如元代的杂剧《窦娥冤》,明代的传奇《清忠谱》,辛亥革命前后的京剧《潘烈士投海》等。今之现代戏,指反映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和生活故事的戏曲剧目。
戏曲名词。指以现代历史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剧目。中国古代戏曲已有反映其当代生活的剧目,如元代的杂剧《窦娥冤》,明代的传奇《清忠谱》,辛亥革命前后的京剧《潘烈士投海》等。今之现代戏,指反映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和生活故事的戏曲剧目。
皮黄
[相关解释]
1."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并称。京剧的声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故京剧亦称"皮黄"。参见"西皮"﹑"二黄"。
1."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并称。京剧的声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故京剧亦称"皮黄"。参见"西皮"﹑"二黄"。
短打武生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中脚色行当。武生的一种。同长靠武生相对。着短装,穿薄底靴,兼用长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现步战。表演上重矫捷﹑灵活。如京剧《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十字坡》中的武松。
1.传统戏曲中脚色行当。武生的一种。同长靠武生相对。着短装,穿薄底靴,兼用长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现步战。表演上重矫捷﹑灵活。如京剧《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十字坡》中的武松。
穆桂英挂帅
[相关解释]
又名《老征东》。戏曲传统剧目。北宋时西夏犯境,杨文广校场比武为其母穆桂英夺得帅印。时桂英已退隐二十年,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挂帅。佘太君劝以国家为重,穆桂英乃挂帅出征。豫剧、京剧整理演出较有影响。
又名《老征东》。戏曲传统剧目。北宋时西夏犯境,杨文广校场比武为其母穆桂英夺得帅印。时桂英已退隐二十年,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挂帅。佘太君劝以国家为重,穆桂英乃挂帅出征。豫剧、京剧整理演出较有影响。
穷生
[相关解释]
1.谓尽其生年;终生。 2.平生。 3.贫民;穷人。 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不第的寒酸文人。如京剧《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昆剧《评雪辨踪》中的吕蒙正等。表演上特别着重做功﹐以表现人物酸腐潦倒之状。
1.谓尽其生年;终生。 2.平生。 3.贫民;穷人。 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不第的寒酸文人。如京剧《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昆剧《评雪辨踪》中的吕蒙正等。表演上特别着重做功﹐以表现人物酸腐潦倒之状。
童芷苓(1922-1995)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江西南昌人。女。十二岁学艺,演旦脚◇拜荀慧生为师,又从梅兰芳和程砚秋学梅派”、程派”艺术。唱腔糅合三派特点。擅演《金玉奴》、《红娘》等剧,并编演《尤三姐》、《赵一曼》等新戏。
京剧演员。江西南昌人。女。十二岁学艺,演旦脚◇拜荀慧生为师,又从梅兰芳和程砚秋学梅派”、程派”艺术。唱腔糅合三派特点。擅演《金玉奴》、《红娘》等剧,并编演《尤三姐》、《赵一曼》等新戏。
粉头
[相关解释]
1.妓女。 2.戏曲中净角一种,以粉涂面扮演奸佞人物。如京剧《空城计》之司马懿﹑《打严嵩》之严嵩等。
1.妓女。 2.戏曲中净角一种,以粉涂面扮演奸佞人物。如京剧《空城计》之司马懿﹑《打严嵩》之严嵩等。
红灯记
[相关解释]
京剧剧目。1964年阿甲、翁偶虹据同名沪剧改编。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铁路工人、共产党员李玉和在执行传递密电码任务时,由于叛徒出卖,与母亲李奶奶、女儿铁梅先后被捕。祖孙三代与日本宪兵队长鸠山进行不屈斗争,李玉和、李奶奶英勇牺牲,铁梅在群众帮助下,终将密电码送到目的地。
京剧剧目。1964年阿甲、翁偶虹据同名沪剧改编。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铁路工人、共产党员李玉和在执行传递密电码任务时,由于叛徒出卖,与母亲李奶奶、女儿铁梅先后被捕。祖孙三代与日本宪兵队长鸠山进行不屈斗争,李玉和、李奶奶英勇牺牲,铁梅在群众帮助下,终将密电码送到目的地。
纱帽生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节节高
[相关解释]
1.旧时杭州风俗﹐年初一把芝麻梗插在屋檐头﹐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义以求日日进步﹐称为"节节高"。 2.曲牌名。取自南曲《柳摇金》的后四句。以唢呐或笛演奏。在京剧等戏曲中多用以伴奏礼仪动作﹐或只用前半段﹐作为剧中演奏乐器时的"效果"。
1.旧时杭州风俗﹐年初一把芝麻梗插在屋檐头﹐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义以求日日进步﹐称为"节节高"。 2.曲牌名。取自南曲《柳摇金》的后四句。以唢呐或笛演奏。在京剧等戏曲中多用以伴奏礼仪动作﹐或只用前半段﹐作为剧中演奏乐器时的"效果"。
芦荡火种
[相关解释]
沪剧剧目。1960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郭建光等十八个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养伤。以茶馆店老板娘身份活动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智斗勾结日本侵略军的忠义救国军头目胡传魁、刁德一,掩护伤员,并在伤员痊愈后,设计一举歼灭敌人。京剧《沙家浜》据此改编。
沪剧剧目。1960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郭建光等十八个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养伤。以茶馆店老板娘身份活动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智斗勾结日本侵略军的忠义救国军头目胡传魁、刁德一,掩护伤员,并在伤员痊愈后,设计一举歼灭敌人。京剧《沙家浜》据此改编。
菊坛
[相关解释]
指戏曲界;梨园(多指京剧界)。
指戏曲界;梨园(多指京剧界)。
萧长华(1878-1967)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江西新建人。十一岁学艺,先后学老生、老旦和丑,后专工文丑。嗓音清脆,念白流畅,善唱功。长期与梅兰芳合作。曾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有《萧长华戏曲论丛》和《萧长华演出剧本选集》。
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江西新建人。十一岁学艺,先后学老生、老旦和丑,后专工文丑。嗓音清脆,念白流畅,善唱功。长期与梅兰芳合作。曾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有《萧长华戏曲论丛》和《萧长华演出剧本选集》。
行当
[相关解释]
①(~儿)行业他是哪一个~上的?②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①(~儿)行业他是哪一个~上的?②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袁世海(1916- )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北京人。幼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演花脸。1940年拜名净郝寿臣为师。嗓音浑厚,对架子花脸的表演艺术有所发展。擅演《黑旋风》、《野猪林》、《将相和》等剧。在现代戏《红灯记》中饰鸠山一角,影响较大。曾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
京剧演员。北京人。幼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演花脸。1940年拜名净郝寿臣为师。嗓音浑厚,对架子花脸的表演艺术有所发展。擅演《黑旋风》、《野猪林》、《将相和》等剧。在现代戏《红灯记》中饰鸠山一角,影响较大。曾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
袍带丑
[相关解释]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言慧珠(1919-1966)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北京人。蒙古族。言菊朋之女。十二岁学青衣和武旦。1943年拜梅兰芳为师。嗓音圆润,文武戏兼长,并能昆剧。擅演《花木兰》、《玉堂春》、《生死恨》等剧。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
京剧演员。北京人。蒙古族。言菊朋之女。十二岁学青衣和武旦。1943年拜梅兰芳为师。嗓音圆润,文武戏兼长,并能昆剧。擅演《花木兰》、《玉堂春》、《生死恨》等剧。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
言菊朋(1890-1942)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名锡,北京人。蒙古族。曾任清蒙藏院录士。初为票友,演老生。1923年下海。宗法谭鑫培并有所发展,结合自己嗓音条件,形成婉转跌宕、韵味醇厚的新腔,世称言派”。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等。
京剧演员。名锡,北京人。蒙古族。曾任清蒙藏院录士。初为票友,演老生。1923年下海。宗法谭鑫培并有所发展,结合自己嗓音条件,形成婉转跌宕、韵味醇厚的新腔,世称言派”。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等。
谢瑶环
[相关解释]
京剧剧目。1961年田汉据陕西地方戏碗碗腔《女巡按》改编。武则天时,女官谢瑶环巡抚江南,抑制豪强,严惩奸佞,为朝中权贵武三思等所不容,致被豪强酷吏迫害致死。
京剧剧目。1961年田汉据陕西地方戏碗碗腔《女巡按》改编。武则天时,女官谢瑶环巡抚江南,抑制豪强,严惩奸佞,为朝中权贵武三思等所不容,致被豪强酷吏迫害致死。
谭鑫培(1847-1917)
[相关解释]
京剧演员。名金福,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幼年在北京金奎科班习艺,曾入三庆班,演武生兼武丑,后自组同春班,演老生。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自成一派,世称谭派”。代表剧目有《定军山》、《空城计》、《捉放曹》等。
京剧演员。名金福,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幼年在北京金奎科班习艺,曾入三庆班,演武生兼武丑,后自组同春班,演老生。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自成一派,世称谭派”。代表剧目有《定军山》、《空城计》、《捉放曹》等。
贾桂
[相关解释]
1.京剧《法门寺》中写到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他让侍从小太监贾桂坐下伴同他说话,贾桂不肯坐,还奴颜婢膝地说"奴才站惯了,不想坐。"后用贾桂这一形象代表那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奴性十足的人。
1.京剧《法门寺》中写到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他让侍从小太监贾桂坐下伴同他说话,贾桂不肯坐,还奴颜婢膝地说"奴才站惯了,不想坐。"后用贾桂这一形象代表那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奴性十足的人。
赵氏孤儿
[相关解释]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杂剧剧本。元代纪君祥作。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权臣屠岸贾诬陷,全家被杀。赵氏门客程婴用己子替换赵氏遗腹子赵武,抚养成人,报了冤仇。除元杂剧外,同一题材作品有宋元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传奇《八义记》,以及近代京剧《搜孤救孤》等。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杂剧剧本。元代纪君祥作。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权臣屠岸贾诬陷,全家被杀。赵氏门客程婴用己子替换赵氏遗腹子赵武,抚养成人,报了冤仇。除元杂剧外,同一题材作品有宋元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传奇《八义记》,以及近代京剧《搜孤救孤》等。
起解
[相关解释]
1.地方政府将钱﹑粮等物解送上级政府。 2.旧时指犯人被押送上路。 3.京剧《女起解》的省称。
1.地方政府将钱﹑粮等物解送上级政府。 2.旧时指犯人被押送上路。 3.京剧《女起解》的省称。
锣经
[相关解释]
锣鼓经”的简称。戏曲打击乐的谱式。戏曲演出组合运用各种打击乐器(鼓、锣、钹、板等),配合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以增强演唱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不同音响节奏、组合结构,形成不同套数,如京剧的[急急风]、[四击头]等。现行记谱方法一般用代字表示各种乐器的音响,如大”表示鼓,仓”表示大锣等。
锣鼓经”的简称。戏曲打击乐的谱式。戏曲演出组合运用各种打击乐器(鼓、锣、钹、板等),配合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以增强演唱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不同音响节奏、组合结构,形成不同套数,如京剧的[急急风]、[四击头]等。现行记谱方法一般用代字表示各种乐器的音响,如大”表示鼓,仓”表示大锣等。
陈墨香(1884-1942)
[相关解释]
京剧作家。又名敬余,湖北安陆人。京剧票友,能演青衣、花旦。1924年起,与荀慧生长期合作,为荀编创剧本五十多种;又为程砚秋、王玉蓉编写剧本。一生编剧一百多种,《杜十娘》、《钗头凤》、《红楼二尤》等最著名。
京剧作家。又名敬余,湖北安陆人。京剧票友,能演青衣、花旦。1924年起,与荀慧生长期合作,为荀编创剧本五十多种;又为程砚秋、王玉蓉编写剧本。一生编剧一百多种,《杜十娘》、《钗头凤》、《红楼二尤》等最著名。
青衫
[相关解释]
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
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
骆玉笙(1914- )
[相关解释]
京韵大鼓演员。艺名小彩舞,天津人。女。早年曾学京剧老生,1931年改习京韵大鼓,师从刘宝全和刘永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韵味醇厚。在刘宝全唱腔基础上,结合自身嗓音条件,形成骆派”唱腔。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剑阁闻铃》、《光荣的航行》等。
京韵大鼓演员。艺名小彩舞,天津人。女。早年曾学京剧老生,1931年改习京韵大鼓,师从刘宝全和刘永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韵味醇厚。在刘宝全唱腔基础上,结合自身嗓音条件,形成骆派”唱腔。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剑阁闻铃》、《光荣的航行》等。
髦儿戏
[相关解释]
1.旧时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之戏班或演出的戏。清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于京沪等地,多演唱京剧。清裕德菱《梨园佳话.馀论.女伶》"女剧沪上谓之髦儿戏。髦﹐盖髻也。昔时妇人拖长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称﹐非时彦之谓也。"一说﹐原称"毛儿戏"。因创始班主名李毛儿﹐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雅琴﹞又预备叫一班髦儿戏来﹐当日演唱。"张友鹤校注"一种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据前人考证﹐髦儿本作毛儿﹐因创始的班主为李毛儿而得名。最初专应堂会唱徽调;后来也在戏院演出﹐大部唱京戏﹐小部唱梆子。"一说因演员年幼
1.旧时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之戏班或演出的戏。清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于京沪等地,多演唱京剧。清裕德菱《梨园佳话.馀论.女伶》"女剧沪上谓之髦儿戏。髦﹐盖髻也。昔时妇人拖长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称﹐非时彦之谓也。"一说﹐原称"毛儿戏"。因创始班主名李毛儿﹐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雅琴﹞又预备叫一班髦儿戏来﹐当日演唱。"张友鹤校注"一种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据前人考证﹐髦儿本作毛儿﹐因创始的班主为李毛儿而得名。最初专应堂会唱徽调;后来也在戏院演出﹐大部唱京戏﹐小部唱梆子。"一说因演员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