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五部的内容。
带有五部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五典 [相关解释]
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3.泛指古代典籍。 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五军 [相关解释]
1.古代军制。春秋时晋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 2.古代军制『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 3.古代军制。明代京军三大营之一。成祖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五印度 [相关解释]
1.即印度。古印度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
五经 [相关解释]
五部儒家经典,即《易》(《周易》)、《书》(《尚书》)、《诗》(《诗经》)、《礼》(汉代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四书五经|立石刻五经。
五部 [相关解释]
1.谓金﹑木﹑水﹑火﹑土五行。 2.指古代高句骊国消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个部族。见《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亦泛指高句骊国。 3.中医指额﹑颏﹑鼻﹑左腮﹑右腮。
五部洲 [相关解释]
1.即五大洲。
五雅 [相关解释]
1.五种古代小学训诂书的合称。明毕效钦汇刻《尔雅》﹑《释名》﹑《广雅》﹑《埤雅》﹑《尔雅翼》五部小学训诂书,称为"五雅";明郎奎金易《尔雅翼》为《小尔雅》,改称《释名》为《逸雅》,亦名《五雅》。
六诏 [相关解释]
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匈奴 [相关解释]
古族名。又称胡”。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时占据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西汉初攻扰汉朝北方『武帝时受汉军打击而转衰。宣帝时附汉。东汉初分裂,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居漠北。南匈奴于东汉末分为五部,西晋时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南北朝时经民族融合而逐渐消失。北匈奴于汉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
南国社 [相关解释]
1.文学艺术团体。成立于1927年。田汉创办。社内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但以戏剧活动为主。1930年因参加左翼戏剧活动被国民党查封。
南天竺 [相关解释]
1.南部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国,分东﹑南﹑西﹑北﹑中五部。 2.灌木名。 3.曲名。参阅唐崔令钦《教坊记.曲名表》。
唐僧取经 [相关解释]
1.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宋元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四律五论 [相关解释]
1.佛教重要经典。四律一﹑《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二﹑《四分律》,六十卷,后秦佛陀耶舍译;三﹑《僧祇律》,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四﹑《五部律》,三十卷,南朝宋佛陀什等译。五论一﹑《毘尼母论》,八卷,本名,《毘尼母经》,失译;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南朝宋伽跋摩译;三﹑《善见论》,十八卷,南朝齐伽跋陀罗译;四﹑《萨婆多论》,九卷,失译;五﹑《明了论》,一卷,南朝陈真谛译。
太平御览 [相关解释]
类书名。宋初李feb45确钏翁宗命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宋太宗按日阅览,改题现名。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征引古籍一千六百九十种,其中大部分已散佚,因此有很高的资料价值。1960年中华书局据《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重印。
室韦 [相关解释]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武备志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大型综合性兵书。明代茅元仪编纂。二百四十卷。分为五部分《兵诀评》辑录点评部分兵书内容;《战略考》辑录历代六百余个战争战例;《阵练制》辑录各种阵法及士卒编伍、训练方法等;《军资乘》辑录军营制度、攻守器械、火器、车马战船、军饷等;《占度载》辑录占卜、兵要地志等。在中国及世界军事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玄奘(602-664) [相关解释]
唐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俗称唐僧。原姓陈,名fd6a#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印度。初在那烂陀寺受学,后又游学印度各地,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645年回国,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记旅行途中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即从他的故事发展而来。
西湖 [相关解释]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时称明圣湖”,唐时因在城西,始称西湖”。面积566平方千米。环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湖中有孤山和苏堤、白堤,将湖分成五部分〓光山色,优美如画。有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十景,近又增添新十景。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铁勒 [相关解释]
1.古族名『时称丁零﹐北魏时称敕勒或铁勒。隋时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土拉河)以北﹑西至西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