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7 查到相关五更的内容。
带有五更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点 [相关解释]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三老五更 [相关解释]
1.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
五夜 [相关解释]
1.即五更。 2.指戊夜,即第五更。
五旦 [相关解释]
1.古代西域曲调的五韵。 2.犹言五更。
五晓 [相关解释]
1.五更破晓时。
五更 [相关解释]
①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②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
五更天 [相关解释]
1.天将明时。
五更头 [相关解释]
1.天将明时。
五更调 [相关解释]
1.民间曲调名。又称叹五更。一般五叠,每叠十句四十八字。唐敦煌曲子中已见。
五更鸡 [相关解释]
1.见"五时鸡"。 2.一种以铜铁或竹木制成外罩,中置油灯,便于夜间煮食的小炉。
五漏 [相关解释]
1.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2.借指一整夜。
五起 [相关解释]
1.谓阐释其义,其说有五。起,阐发,阐释。 2.谓第五更时起床。 3.五批。
五鼓 [相关解释]
1.五种鼓。 2.五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亦指第五更。
亮钟 [相关解释]
1.五更时钟楼上敲的报晓钟。
从军行 [相关解释]
1.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据《乐府广题》,现存最早的歌辞为三国魏左延年所作。自魏晋以迄唐,作此曲者甚多,而以唐李颀﹑王昌龄等所作最为著名。北周王褒的《远征人》﹑南朝陈伏知道的《从军五更转》﹑唐李益的《从军有苦乐行》等,标目小异,而内容略同,都是由《从军行》演化而来的。
六更 [相关解释]
1.宋宫中更漏较民间为短﹐宫中五更﹐民间才四更。宫中五更过后﹐梆鼓交作﹐始开宫门﹐俗称之六更。
应天历 [相关解释]
1.宋代历法名。宋初沿用周显德制的《钦天历》,因推验有误,乃于建隆二年五月,诏令司天少监王处讷等另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定名《应天历》。其历分夜为五更,每更分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更点之法自此始。参阅《宋史.律历志一﹑二﹑三》及《方技传上.王处讷传》。
戊夜 [相关解释]
1.指五更的时候。
攒点 [相关解释]
1.宋制﹐宫中更漏比民间短﹐宫中五更过后﹐民间才是四更尽;宫中五更完毕﹐梆鼓交作﹐始开宫门﹐称为"攒点"。俗称虾蟆更﹑六更。明清沿用﹐清代又谓之发擂。
整理 [相关解释]
①整顿,使有条理、有秩序整理行装|整理图书|整理资料|整理房间。②料理;处理你们用心整理,明日五更,来讨回报|张顺选四尾大的把柳条穿了,先教李逵来亭上整理。③整治;修理这双鞋,经他一番整理,又像新的了。
残更 [相关解释]
1.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祝哽祝噎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进餐时,使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老更 [相关解释]
1.宋范仲淹有《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参见"三老五更"。
虾蟆更 [相关解释]
1.击木柝警夜。以柝声似虾蟆叫﹐故称。 2.宋时宫中称五更以外的六更。
袒割 [相关解释]
1.袒右膊而割切牲肉,古代天子敬老﹑养老之礼。语出《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醩。"
起五更 [相关解释]
1.起得很早;早起。
起更 [相关解释]
1.旧时指第一次打更,即五更中的一更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