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义理的内容。
带有义理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万木草堂
[相关解释]
康有为讲学场所。1891年创立于广州长兴里。办学宗旨是培养兼通中西学说、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招收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志于维新的青年。开设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文字之学四种课程。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后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1898年停办。
康有为讲学场所。1891年创立于广州长兴里。办学宗旨是培养兼通中西学说、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招收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志于维新的青年。开设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文字之学四种课程。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后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1898年停办。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义例
[相关解释]
1.阐明义理的事例。 2.着书的主旨和体例。
1.阐明义理的事例。 2.着书的主旨和体例。
义关
[相关解释]
1.谓通向义理的门户。
1.谓通向义理的门户。
义壑
[相关解释]
1.渊深的义理。壑,丘壑,喻深奥之处。
1.渊深的义理。壑,丘壑,喻深奥之处。
义府
[相关解释]
1.义理之府藏。常指《诗》《书》而言。
1.义理之府藏。常指《诗》《书》而言。
义法
[相关解释]
1.旧指合乎某种道义标准的法律。 2.义理法则。 3.桐城派古文家亦以称着文应遵循的准则。
1.旧指合乎某种道义标准的法律。 2.义理法则。 3.桐城派古文家亦以称着文应遵循的准则。
义海
[相关解释]
1.义理的渊海。喻义理博大精深。
1.义理的渊海。喻义理博大精深。
义理
[相关解释]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4.文辞的思想内容。 5.犹道理。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4.文辞的思想内容。 5.犹道理。
义象
[相关解释]
1.指《易经》的义理爻象。
1.指《易经》的义理爻象。
义髓
[相关解释]
1.义理的精髓。
1.义理的精髓。
人民出版社
[相关解释]
①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机构。负责人李达。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翻译著作。1923年与新青年社合并。②1950年12月在北京成立。主要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和重要文献、文件,以及哲学、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读物。
①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机构。负责人李达。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翻译著作。1923年与新青年社合并。②1950年12月在北京成立。主要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和重要文献、文件,以及哲学、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读物。
假言判断
[相关解释]
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用如果……那么……”、只有……才……”等做逻辑联结词,如如果具有共产主义理想,那么就不怕任何艰难困苦”。规定条件的判断,即如果”后面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即那么”后面的判断,叫后件”。条件有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又必要条件三种,相应地,假言判断也就有三种。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前件和后件之间是否有条件关系。
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用如果……那么……”、只有……才……”等做逻辑联结词,如如果具有共产主义理想,那么就不怕任何艰难困苦”。规定条件的判断,即如果”后面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即那么”后面的判断,叫后件”。条件有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又必要条件三种,相应地,假言判断也就有三种。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前件和后件之间是否有条件关系。
元遶
[相关解释]
1.比喻在言语﹑义理上兜圈子。
1.比喻在言语﹑义理上兜圈子。
公义
[相关解释]
1.亦作"公议"。 2.公正的义理。 3.公众的议论﹐舆论。
1.亦作"公议"。 2.公正的义理。 3.公众的议论﹐舆论。
共产主义理想
[相关解释]
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是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最终将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上,是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
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是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最终将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上,是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相关解释]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共产主义的目标和信念;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同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同个人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为参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共产主义的目标和信念;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同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同个人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为参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共产主义精神
[相关解释]
体现共产主义理想、风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识。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等。
体现共产主义理想、风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识。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等。
共产主义道德
[相关解释]
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立的无产阶级道德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渐上升为共产主义道德。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为摧毁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服务,只是少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道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体现为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先进分子所接受。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自觉遵循的道德。它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种重要精神杠杆。
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立的无产阶级道德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渐上升为共产主义道德。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为摧毁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服务,只是少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道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体现为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先进分子所接受。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自觉遵循的道德。它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种重要精神杠杆。
共同富裕
[相关解释]
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内篇
[相关解释]
1.古代指论着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汪中《述学》。《晋书.葛洪传》"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余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唐成玄英《序》"《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杂明于理事。"后以内篇指神仙家言。
1.古代指论着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汪中《述学》。《晋书.葛洪传》"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余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唐成玄英《序》"《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杂明于理事。"后以内篇指神仙家言。
冥赜
[相关解释]
1.指深奥的义理。
1.指深奥的义理。
击叩
[相关解释]
1.《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孔颖达疏"从读为舂者﹐舂谓击也﹐以为声之形容。言钟之为体﹐必待其击﹐每一舂而为一容﹐然后尽其声。善答者亦待其一问﹐然后一答﹐乃尽说义理也。"后因以"击叩"喻发问求解。 2.见"击扣"。
1.《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孔颖达疏"从读为舂者﹐舂谓击也﹐以为声之形容。言钟之为体﹐必待其击﹐每一舂而为一容﹐然后尽其声。善答者亦待其一问﹐然后一答﹐乃尽说义理也。"后因以"击叩"喻发问求解。 2.见"击扣"。
厘降
[相关解释]
1.本谓尧女嫁舜事。《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沬,嫔于虞。"孔传"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段玉裁撰异"厘,整治之意;降,下也,整治下二女于妫沬。"一说,厘谓治迹。见《汉书.外戚传上序》颜师古注◇多用以指王女下嫁。
1.本谓尧女嫁舜事。《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沬,嫔于虞。"孔传"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段玉裁撰异"厘,整治之意;降,下也,整治下二女于妫沬。"一说,厘谓治迹。见《汉书.外戚传上序》颜师古注◇多用以指王女下嫁。
反经合义
[相关解释]
1.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1.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古义
[相关解释]
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 2.古书的义理。 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 4.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 2.古书的义理。 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 4.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古谊
[相关解释]
1.同"古义"。 2.古代典籍之义理。 3.古贤人之风义。 4.古代字义。指字的本义。
1.同"古义"。 2.古代典籍之义理。 3.古贤人之风义。 4.古代字义。指字的本义。
图理
[相关解释]
1.谓以图释其义理。
1.谓以图释其义理。
堂奥
[相关解释]
堂的深处。引申为深奥的义理蝙蝠夜深出堂奥|未经钻研,难窥堂奥。
堂的深处。引申为深奥的义理蝙蝠夜深出堂奥|未经钻研,难窥堂奥。
天才论
[相关解释]
认为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
认为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
妙义
[相关解释]
1.微妙的义理。
1.微妙的义理。
妙法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义理深奥的佛法。 2.巧妙的方法。
1.佛教语。指义理深奥的佛法。 2.巧妙的方法。
姚鼐(1732-1815)
[相关解释]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梦fd38#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主持各书院讲席四十年。散文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论文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选编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有《惜抱轩全集》。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梦fd38#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主持各书院讲席四十年。散文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论文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选编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有《惜抱轩全集》。
宋学
[相关解释]
1.主要指宋儒理学,同汉学相对『学专重训诂,宋学以义理为主,亦称理学。《宋史》为周敦颐﹑程颐﹑朱熹等人特立道学传,故又称道学◇来元﹑明﹑清的理学也称宋学。宋学以"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虽标榜孔孟之道,但亦参以佛﹑道之说。其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等。
1.主要指宋儒理学,同汉学相对『学专重训诂,宋学以义理为主,亦称理学。《宋史》为周敦颐﹑程颐﹑朱熹等人特立道学传,故又称道学◇来元﹑明﹑清的理学也称宋学。宋学以"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虽标榜孔孟之道,但亦参以佛﹑道之说。其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等。
密义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深密的义理。
1.佛教语。深密的义理。
工党
[相关解释]
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成员大部分为集体党员,如职工会、社会主义团体”与合作社组织等。以费边社会主义理论为政策基础,认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和行政机构,逐步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转化到社会”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位上升,通过竞选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成员大部分为集体党员,如职工会、社会主义团体”与合作社组织等。以费边社会主义理论为政策基础,认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和行政机构,逐步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转化到社会”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位上升,通过竞选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巨人传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法国拉伯雷作于1532-1562年。以民间故事为蓝本,描写乌托邦王子卡冈都亚从母亲的左耳里生下,身躯高大。初受经院教育,越学越蠢,后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才变得聪明。其子庞大固埃也是个巨人,从小在巴黎读书。迪普奈德国侵犯边境,他回国参战,征服迪普奈德国◇推行人文主义理想政治。
长篇小说。法国拉伯雷作于1532-1562年。以民间故事为蓝本,描写乌托邦王子卡冈都亚从母亲的左耳里生下,身躯高大。初受经院教育,越学越蠢,后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才变得聪明。其子庞大固埃也是个巨人,从小在巴黎读书。迪普奈德国侵犯边境,他回国参战,征服迪普奈德国◇推行人文主义理想政治。
幽宗
[相关解释]
1.犹玄宗。指佛道的深奥义理。
1.犹玄宗。指佛道的深奥义理。
幽极
[相关解释]
1.指深奥的义理。
1.指深奥的义理。
幽理
[相关解释]
1.精深的义理。
1.精深的义理。
引义
[相关解释]
1.引用义理。
1.引用义理。
性义
[相关解释]
1.犹义理。
1.犹义理。
情义
[相关解释]
1.人情与义理。 2.情谊;恩情。
1.人情与义理。 2.情谊;恩情。
意理
[相关解释]
1.犹义理。 2.犹思理。
1.犹义理。 2.犹思理。
所诠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1.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支分节解
[相关解释]
1.亦作"支分族解"。 2.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
1.亦作"支分族解"。 2.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
数墨
[相关解释]
1.计算书本上的文字。比喻读书不推究义理,在字里行间讨生活。
1.计算书本上的文字。比喻读书不推究义理,在字里行间讨生活。
文义
[相关解释]
1.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 2.亦作"文谊"。文字的意义。 3.文辞。
1.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 2.亦作"文谊"。文字的意义。 3.文辞。
文理
[相关解释]
1.礼仪。 2.犹条理。 3.文辞义理;文章条理。 4.花纹;纹理。 5.病人的气色脉理。 6.文科和理科。 7.逻辑学的早期译名。
1.礼仪。 2.犹条理。 3.文辞义理;文章条理。 4.花纹;纹理。 5.病人的气色脉理。 6.文科和理科。 7.逻辑学的早期译名。
无象
[相关解释]
1.失去常态﹑常道。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1.失去常态﹑常道。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无辙
[相关解释]
1.没有车辙。引申为没有痕迹。形容义理抽象。
1.没有车辙。引申为没有痕迹。形容义理抽象。
无间
[相关解释]
1.亦作"无闲"。 2.没有空隙。指极微小处。 3.指精微的义理。 4.不断;不分。 5.没有隔阂;关系极密。 6.指没有疏远;不要见外。 7.无可非议;无懈可击。 8.即无间地狱。
1.亦作"无闲"。 2.没有空隙。指极微小处。 3.指精微的义理。 4.不断;不分。 5.没有隔阂;关系极密。 6.指没有疏远;不要见外。 7.无可非议;无懈可击。 8.即无间地狱。
明义
[相关解释]
1.显示忠义。 2.圣明的道义。 3.犹要旨。 4.阐明义理。
1.显示忠义。 2.圣明的道义。 3.犹要旨。 4.阐明义理。
昏昧
[相关解释]
1.光线昏暗;阴暗。 2.指社会黑暗。 3.失去知觉;昏沉。 4.指图象﹑文字等凝漫漶。 5.愚昧;糊涂。 6.指义理凝。
1.光线昏暗;阴暗。 2.指社会黑暗。 3.失去知觉;昏沉。 4.指图象﹑文字等凝漫漶。 5.愚昧;糊涂。 6.指义理凝。
易理
[相关解释]
1.《易》的义理。
1.《易》的义理。
树义
[相关解释]
1.立义;阐发义理。
1.立义;阐发义理。
桐城派
[相关解释]
1.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1.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渊义
[相关解释]
1.精深的义理。
1.精深的义理。
演义
[相关解释]
①阐述义理并加以引申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②旧时长篇小说的一种。一般根据历史传纪铺叙引申,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盛行于明、清时期。著名的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
①阐述义理并加以引申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②旧时长篇小说的一种。一般根据历史传纪铺叙引申,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盛行于明、清时期。著名的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
灵匠
[相关解释]
1.巧匠。 2.指对宗教义理有很深造诣的人。
1.巧匠。 2.指对宗教义理有很深造诣的人。
玄义
[相关解释]
1.玄妙精深的义理。 2.佛教天台宗解释诸经,先于卷首论此经要旨,题为玄义,相当于现代著作的绪论。如《法华经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等。
1.玄妙精深的义理。 2.佛教天台宗解释诸经,先于卷首论此经要旨,题为玄义,相当于现代著作的绪论。如《法华经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等。
玄奥
[相关解释]
1.玄秘深奥。 2.指玄虚深奥的义理。
1.玄秘深奥。 2.指玄虚深奥的义理。
玄微
[相关解释]
1.深远微妙。 2.深远微妙的义理。 3.指高空,天空。
1.深远微妙。 2.深远微妙的义理。 3.指高空,天空。
玄旨
[相关解释]
1.深奥的义理。
1.深奥的义理。
玄理
[相关解释]
1.精微的义理;深奥的道理。
1.精微的义理;深奥的道理。
玄秘
[相关解释]
1.亦作"玄秘"。 2.神秘,令人难以测知。 3.玄妙的义理;诀窍。
1.亦作"玄秘"。 2.神秘,令人难以测知。 3.玄妙的义理;诀窍。
玄言
[相关解释]
1.指魏晋间崇尚老庄玄理的言论或言谈。 2.指老庄之书。 3.指道教义理。
1.指魏晋间崇尚老庄玄理的言论或言谈。 2.指老庄之书。 3.指道教义理。
玄讲
[相关解释]
1.谓讲述佛学义理。
1.谓讲述佛学义理。
玄谈
[相关解释]
1.指汉魏以来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 2.泛指脱离实际的空论。 3.犹预言。玄,通"悬"。 4.佛教语。对佛教义理的阐述。如《华严玄谈》﹑《十玄谈》。
1.指汉魏以来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 2.泛指脱离实际的空论。 3.犹预言。玄,通"悬"。 4.佛教语。对佛教义理的阐述。如《华严玄谈》﹑《十玄谈》。
玉山先生
[相关解释]
1.对南宋学者汪应辰的尊称。汪为信州玉山人,其学博综诸家,精于义理。门人著名者有尤袤﹑吕祖谦﹑章颖等。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玉山学案》。
1.对南宋学者汪应辰的尊称。汪为信州玉山人,其学博综诸家,精于义理。门人著名者有尤袤﹑吕祖谦﹑章颖等。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玉山学案》。
理法
[相关解释]
1.义理和章法。 2.礼法;伦理规范。 3.规律;法则。
1.义理和章法。 2.礼法;伦理规范。 3.规律;法则。
理窟
[相关解释]
1.义理的渊薮。谓富于才学。 2.指义理的奥秘。
1.义理的渊薮。谓富于才学。 2.指义理的奥秘。
理致
[相关解释]
1.义理情致。
1.义理情致。
理趣
[相关解释]
1.义理情趣。 2.指思理情致。
1.义理情趣。 2.指思理情致。
理道
[相关解释]
1.道理;理法。 2.理政之道。 3.指文章的义理。
1.道理;理法。 2.理政之道。 3.指文章的义理。
生产力标准
[相关解释]
指以对生产力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作为衡量和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直坚持这个标准。
指以对生产力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作为衡量和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直坚持这个标准。
眼目
[相关解释]
1.眼睛。 2.眼力;见识。 3.眼线;为人暗中察看情况并通风报信的人。 4.犹面目;脸面。亦喻外表。 5.喻义理关键之处。 6.喻指指挥军队的信号。
1.眼睛。 2.眼力;见识。 3.眼线;为人暗中察看情况并通风报信的人。 4.犹面目;脸面。亦喻外表。 5.喻义理关键之处。 6.喻指指挥军队的信号。
社会主义道德
[相关解释]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人民发扬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并提倡为了人民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人民发扬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并提倡为了人民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禅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禅法与数法。禅法属于定学。数法(亦称对法)属于慧学,指经中分门别类的义理。亦偏指禅法。
1.佛教语。禅法与数法。禅法属于定学。数法(亦称对法)属于慧学,指经中分门别类的义理。亦偏指禅法。
禅理
[相关解释]
1.佛学之义理。
1.佛学之义理。
离经断句
[相关解释]
1.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1.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离经辨志
[相关解释]
1.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辨别学习之意向。
1.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辨别学习之意向。
竖义
[相关解释]
1.立义;阐明义理。
1.立义;阐明义理。
精义入神
[相关解释]
1.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1.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精理
[相关解释]
1.精微的义理。 2.精心料理。
1.精微的义理。 2.精心料理。
纸田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鉯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后以"纸田"喻从事文字生涯。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鉯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后以"纸田"喻从事文字生涯。
绎緄
[相关解释]
1.寻绎义理,理其端绪。
1.寻绎义理,理其端绪。
经义
[相关解释]
1.经书的义理。 2.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宋代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故称。明清沿用而演变成八股文。
1.经书的义理。 2.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宋代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故称。明清沿用而演变成八股文。
经训
[相关解释]
1.经籍义理的解说。
1.经籍义理的解说。
胆义
[相关解释]
1.有胆识而明义理。
1.有胆识而明义理。
胜义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当体即空的第一义谛。 2.泛指深妙的义理。
1.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当体即空的第一义谛。 2.泛指深妙的义理。
论义
[相关解释]
1.论说义理。
1.论说义理。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相关解释]
刘少奇作于1939年7月。编入《刘少奇选集》上卷。共九节。提出革命者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和学习。修养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上的修养,在根本上就是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分析了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及其产生的根源和正确处理的方法。
刘少奇作于1939年7月。编入《刘少奇选集》上卷。共九节。提出革命者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和学习。修养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上的修养,在根本上就是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分析了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及其产生的根源和正确处理的方法。
访议
[相关解释]
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识义
[相关解释]
1.识知义理。
1.识知义理。
词义
[相关解释]
1.文辞﹑言词的义理。 2.文词和义理。 3.语言学术语。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1.文辞﹑言词的义理。 2.文词和义理。 3.语言学术语。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理
[相关解释]
1.文词的情致。 2.文词的义理。
1.文词的情致。 2.文词的义理。
词谊
[相关解释]
1.文辞的义理。
1.文辞的义理。
语说
[相关解释]
1.合语之说∠语﹐谓旅酬时互相谈论义理。
1.合语之说∠语﹐谓旅酬时互相谈论义理。
说义
[相关解释]
1.解说义理。
1.解说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