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为是的内容。
带有为是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关解释]
一片树叶遮住了眼睛,连高入云霄的泰山也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清全局或事物的本质他们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一片树叶遮住了眼睛,连高入云霄的泰山也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清全局或事物的本质他们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一揆
[相关解释]
1.《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1.《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一茎六穗
[相关解释]
1.古代有嘉禾一茎六穗﹑一茎九穗的记载,认为是祥瑞之兆。
1.古代有嘉禾一茎六穗﹑一茎九穗的记载,认为是祥瑞之兆。
一阳生
[相关解释]
1.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
1.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
一阴生
[相关解释]
1.夏至后白天渐短,古代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1.夏至后白天渐短,古代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三十三天
[相关解释]
1.梵语忉利天的意译。即欲界六天之二。小乘有部认为是欲界十天中的第六天。《法苑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于手天,二名持华鬾,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论》卷九"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俗称极高处为三十三天。
1.梵语忉利天的意译。即欲界六天之二。小乘有部认为是欲界十天中的第六天。《法苑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于手天,二名持华鬾,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论》卷九"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俗称极高处为三十三天。
上年
[相关解释]
1.犹上岁。指丰收年。 2.道家以二十﹑三十为上年,认为是修道最佳的年岁。 3.去年;前几年。
1.犹上岁。指丰收年。 2.道家以二十﹑三十为上年,认为是修道最佳的年岁。 3.去年;前几年。
不然
[相关解释]
1.不合理;不对。 2.不如此,不是这样。 3.不虞;意外。 4.不许可。 5.不以为是。 6.不敬,不从命。然,通"戁"。 7.难道;不成。 8.连词。相当于"否则"。
1.不合理;不对。 2.不如此,不是这样。 3.不虞;意外。 4.不许可。 5.不以为是。 6.不敬,不从命。然,通"戁"。 7.难道;不成。 8.连词。相当于"否则"。
不起诉
[相关解释]
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作出的决定。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桅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行为的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作出的决定。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桅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行为的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专知
[相关解释]
1.自以为是。
1.自以为是。
东家丘
[相关解释]
1.据《孔子家语》载,孔丘的西邻不知孔丘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宋陈善《扪虱新话.传记夫子神怪》"夫子方无恙之日,伐木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厄于陈蔡,人以为是东家丘也。"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
1.据《孔子家语》载,孔丘的西邻不知孔丘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宋陈善《扪虱新话.传记夫子神怪》"夫子方无恙之日,伐木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厄于陈蔡,人以为是东家丘也。"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
两珥
[相关解释]
1.指日﹑月两旁的光晕。古代认为是灾变的征兆。
1.指日﹑月两旁的光晕。古代认为是灾变的征兆。
中德
[相关解释]
1.中正的德行。 2.中等的德行。 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1.中正的德行。 2.中等的德行。 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为是
[相关解释]
1.抑或;还是。
1.抑或;还是。
九河
[相关解释]
1.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2.泛指黄河。 3.银河。
1.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2.泛指黄河。 3.银河。
习非成是
[相关解释]
1.语本汉扬雄《法言.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谓错误成了习惯,反以为是对的。
1.语本汉扬雄《法言.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谓错误成了习惯,反以为是对的。
五松
[相关解释]
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
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
五残
[相关解释]
1.星名。古代以为是凶星。
1.星名。古代以为是凶星。
交响曲
[相关解释]
特指由交响乐队演奏、由多个乐章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自18世纪中、末叶经海顿、莫扎特等人确立后,一直被认为是音乐体裁中最难以驾驭但又最富于思想哲理、最富表现力的形式。
特指由交响乐队演奏、由多个乐章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自18世纪中、末叶经海顿、莫扎特等人确立后,一直被认为是音乐体裁中最难以驾驭但又最富于思想哲理、最富表现力的形式。
今体
[相关解释]
1.文章﹑诗歌﹑书法都有今体,以别于古体。(1)指骈俪文体。《梁书.庚肩吾传》"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子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旧唐书.李商隐传》"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章二"所谓'今体',就是指的四六骈文。"(2)指唐代的律诗。参见"今体诗"。(3)指楷书书体。《法书要录》卷三引唐虞世南《书旨述》"俯于众美,会滋简易,制成今体,乃穷奥旨。"
1.文章﹑诗歌﹑书法都有今体,以别于古体。(1)指骈俪文体。《梁书.庚肩吾传》"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子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旧唐书.李商隐传》"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章二"所谓'今体',就是指的四六骈文。"(2)指唐代的律诗。参见"今体诗"。(3)指楷书书体。《法书要录》卷三引唐虞世南《书旨述》"俯于众美,会滋简易,制成今体,乃穷奥旨。"
以宫笑角
[相关解释]
1.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1.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以白诋青
[相关解释]
1.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1.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体态语
[相关解释]
又称身体语言”。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与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在印度,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又称身体语言”。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与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在印度,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佛生日
[相关解释]
1.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又称"佛诞日"。佛教一般认为是农历四月初八日。一说为二月八日。见《长阿含经》卷四。古代此日行灌佛会,因此又名"浴佛节"。
1.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又称"佛诞日"。佛教一般认为是农历四月初八日。一说为二月八日。见《长阿含经》卷四。古代此日行灌佛会,因此又名"浴佛节"。
作茧自缚
[相关解释]
蚕老后吐丝结茧,将自己包在其中。喻人做事自陷困境自以为是的行动,导致了他作茧自缚。
蚕老后吐丝结茧,将自己包在其中。喻人做事自陷困境自以为是的行动,导致了他作茧自缚。
佳气
[相关解释]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2.泛指美好的风光。 3.清雅的气味。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2.泛指美好的风光。 3.清雅的气味。
先入为主
[相关解释]
指因心目中已有对人对事的看法,并以为是对的,而不容易接受不同意见对学生的表现不能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指因心目中已有对人对事的看法,并以为是对的,而不容易接受不同意见对学生的表现不能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公设
[相关解释]
不需要证明就可以认为是真的假设,例如,由一点到另一点可以引一条直线。
不需要证明就可以认为是真的假设,例如,由一点到另一点可以引一条直线。
内电阻
[相关解释]
电源内部所具有的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池的内电阻可认为是纯电阻性的。发电机的内电阻是电感性或电容性的。
电源内部所具有的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池的内电阻可认为是纯电阻性的。发电机的内电阻是电感性或电容性的。
冒天下之大不韪
[相关解释]
1.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谓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
1.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谓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
凡·爱克兄弟
[相关解释]
胡伯特·凡·爱克(hubertvaneyck,1395前-1426)和扬·凡·爱克(janvan〆yck,1395前-1441)。两人均为尼德兰画家∠作完成的《根特祭坛画》,对人物和风景的真实描写,体现了尼德兰派人文主义思想,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作品。扬·凡·爱克的另一件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刻画细致,对后来风俗画的发展有影响。
胡伯特·凡·爱克(hubertvaneyck,1395前-1426)和扬·凡·爱克(janvan〆yck,1395前-1441)。两人均为尼德兰画家∠作完成的《根特祭坛画》,对人物和风景的真实描写,体现了尼德兰派人文主义思想,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作品。扬·凡·爱克的另一件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刻画细致,对后来风俗画的发展有影响。
出师表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为作者于出师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刘禅的奏表。前表陈说作者伐魏的意图,并向刘禅荐举贤臣,规劝他亲贤臣,远小人”◇表一般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为作者于出师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刘禅的奏表。前表陈说作者伐魏的意图,并向刘禅荐举贤臣,规劝他亲贤臣,远小人”◇表一般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刑法
[相关解释]
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规定用什么刑罚加以处罚的法律。狭义的刑法仅指具有完整体系和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刑事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广义的刑法还包括刑事单行法律,如《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80年起施行,1997年作了修订。
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规定用什么刑罚加以处罚的法律。狭义的刑法仅指具有完整体系和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刑事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广义的刑法还包括刑事单行法律,如《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80年起施行,1997年作了修订。
别董大
[相关解释]
诗篇名。唐代高作。董大,一般认为是唐玄宗时的音乐家。诗共二首,前一首尤为著名,全文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慰藉远行的友人,语言质朴豪爽。末二句常被后人引用。
诗篇名。唐代高作。董大,一般认为是唐玄宗时的音乐家。诗共二首,前一首尤为著名,全文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慰藉远行的友人,语言质朴豪爽。末二句常被后人引用。
单色光
[相关解释]
单一频率(或波长)的光。不能产生色散。由红到紫的七色光中的每种色光并非单色光,它们都有相当宽的频率(或波长)范围,如波长为077~0622微米范围内的光都称红光,而氦氖激光器辐射的光波单色性最好,波长为06328微米,可认为是一种单色光。
单一频率(或波长)的光。不能产生色散。由红到紫的七色光中的每种色光并非单色光,它们都有相当宽的频率(或波长)范围,如波长为077~0622微米范围内的光都称红光,而氦氖激光器辐射的光波单色性最好,波长为06328微米,可认为是一种单色光。
卷领
[相关解释]
1.领翻于外。古人认为是较原始的服式。
1.领翻于外。古人认为是较原始的服式。
压昧
[相关解释]
1.睡眠中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迷信者以为是狐鬼捉弄人。
1.睡眠中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迷信者以为是狐鬼捉弄人。
双蕊
[相关解释]
1.一个烛芯上结出的两个烛花。旧时认为是喜事的征兆。
1.一个烛芯上结出的两个烛花。旧时认为是喜事的征兆。
古诗十九首
[相关解释]
组诗名。一般认为是汉末无名士人所作。至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时合为一组。诗中多表达下层士人的仕途失意和及时行乐思想,也有写行旅之苦和婚姻问题的作品,基调感伤低沉。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组诗名。一般认为是汉末无名士人所作。至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时合为一组。诗中多表达下层士人的仕途失意和及时行乐思想,也有写行旅之苦和婚姻问题的作品,基调感伤低沉。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吕刑
[相关解释]
1.《尚书》篇名。周穆王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吕侯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春秋时吕国国君所造的刑书。
1.《尚书》篇名。周穆王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吕侯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春秋时吕国国君所造的刑书。
吕武操莽
[相关解释]
1.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簒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1.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簒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吴牛喘月
[相关解释]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意思是吴地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喘起气来◇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意思是吴地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喘起气来◇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哈雷彗星
[相关解释]
第一颗被证实的按一定周期出现的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运行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彗星的三次回归,并预言1758年或1759年将重新回归。哈雷的预言被证实后,颂为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彗核自转周期48小时。轨道倾角162°,逆行。偏心率0967,呈扁椭圆状轨道。中国在公元前1057年有记载。 【哈雷彗星】第一颗被证实的按一定周期出现的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运行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彗星的三次回归,并预言1
第一颗被证实的按一定周期出现的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运行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彗星的三次回归,并预言1758年或1759年将重新回归。哈雷的预言被证实后,颂为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彗核自转周期48小时。轨道倾角162°,逆行。偏心率0967,呈扁椭圆状轨道。中国在公元前1057年有记载。 【哈雷彗星】第一颗被证实的按一定周期出现的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运行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彗星的三次回归,并预言1
器车
[相关解释]
1.谓器与车。器,指银瓮丹甑之类;车,指山车垂钩之类。古代认为是盛世出现的祥瑞之物。
1.谓器与车。器,指银瓮丹甑之类;车,指山车垂钩之类。古代认为是盛世出现的祥瑞之物。
圣洗
[相关解释]
1.即洗礼。基督教认为是耶稣认定的圣事之一﹐因称。参见"洗礼"。
1.即洗礼。基督教认为是耶稣认定的圣事之一﹐因称。参见"洗礼"。
垂象
[相关解释]
1.显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迹象。
1.显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迹象。
多蝇
[相关解释]
1.苍蝇多。古人认为是豆熟的佳兆。
1.苍蝇多。古人认为是豆熟的佳兆。
大学
[相关解释]
①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有的还设有专修科、学院或研究生院(部)。主要培养本科生,有的还培养大专生或研究生。
①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有的还设有专修科、学院或研究生院(部)。主要培养本科生,有的还培养大专生或研究生。
天才论
[相关解释]
认为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
认为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
天英
[相关解释]
1.天空中显现的美丽色彩。 2.星名。古人认为是预兆不祥的妖星。
1.天空中显现的美丽色彩。 2.星名。古人认为是预兆不祥的妖星。
射极跟随器
[相关解释]
信号从发射极输出的放大器。其特点为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电压放大系数略低于1,负载能力强。也可认为是一种电流放大器。常作阻抗变换和级间隔离用。
信号从发射极输出的放大器。其特点为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电压放大系数略低于1,负载能力强。也可认为是一种电流放大器。常作阻抗变换和级间隔离用。
山崩川竭
[相关解释]
1.亦作"山崩水竭"。 2.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1.亦作"山崩水竭"。 2.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峄阳孤桐
[相关解释]
1.峄山南坡所生的特异梧桐,古代以为是制琴的上好材料。语出《书.禹贡》"羽畎夏翟,峄阳孤桐。"孔传"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1.峄山南坡所生的特异梧桐,古代以为是制琴的上好材料。语出《书.禹贡》"羽畎夏翟,峄阳孤桐。"孔传"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嶂气
[相关解释]
1.即瘴气,南方山林间散发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导致瘴疠的原因。
1.即瘴气,南方山林间散发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导致瘴疠的原因。
师心自用
[相关解释]
1.谓只凭主观,自以为是。
1.谓只凭主观,自以为是。
庭角
[相关解释]
1.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弱水
[相关解释]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弱水者甚多。(1)《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又"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境后,称额济纳河。(2)《山海经.西山经》"劳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后汉书.西域传.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弱水者甚多。(1)《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又"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境后,称额济纳河。(2)《山海经.西山经》"劳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后汉书.西域传.
悖论
[相关解释]
自相矛盾的命题如果认为它是真的,则它是假的;如果认为它是假的,则它是真的。如说我现在说的是一句谎话。”如果认为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一句谎话,是假的;如果认为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是一句谎话,是真的。悖论长期被认为是一种无聊的诡辩,后来在严谨的数学理论中发现了悖论,才对悖论作了科学的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果。
自相矛盾的命题如果认为它是真的,则它是假的;如果认为它是假的,则它是真的。如说我现在说的是一句谎话。”如果认为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一句谎话,是假的;如果认为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是一句谎话,是真的。悖论长期被认为是一种无聊的诡辩,后来在严谨的数学理论中发现了悖论,才对悖论作了科学的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果。
我相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我﹑人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
1.佛教语。我﹑人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
所是
[相关解释]
1.所有。 2.见"所事"。 3.谓自以为是。
1.所有。 2.见"所事"。 3.谓自以为是。
扪钥
[相关解释]
1.钥,古代管乐器。寓言故事,有个生来就眼睛瞎的人,不知道太阳的样子。有人告诉他太阳光像蜡烛,他摸了摸蜡烛,后来摸到钥,也以为是太阳。见宋苏轼《日喻》◇以"扪钥"喻瞎说一气。
1.钥,古代管乐器。寓言故事,有个生来就眼睛瞎的人,不知道太阳的样子。有人告诉他太阳光像蜡烛,他摸了摸蜡烛,后来摸到钥,也以为是太阳。见宋苏轼《日喻》◇以"扪钥"喻瞎说一气。
招魂
[相关解释]
《楚辞》篇名。一般认为是宋玉为屈原招魂之作,也有人认为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之作。篇中借巫阳之口,陈说四方之可怕不可居留,赞扬故乡的温暖可爱,劝说所招之魂归来。铺叙夸张,辞藻富丽。
《楚辞》篇名。一般认为是宋玉为屈原招魂之作,也有人认为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之作。篇中借巫阳之口,陈说四方之可怕不可居留,赞扬故乡的温暖可爱,劝说所招之魂归来。铺叙夸张,辞藻富丽。
放饭流歠
[相关解释]
1.大口吃饭和喝汤。古人认为是对尊长极不敬的行为。
1.大口吃饭和喝汤。古人认为是对尊长极不敬的行为。
救日
[相关解释]
1.古代迷信,遇日食,以为是阴侵阳,必祈祷鼓噪,张弓射月,称"救日"。
1.古代迷信,遇日食,以为是阴侵阳,必祈祷鼓噪,张弓射月,称"救日"。
救月
[相关解释]
1.古代迷信,遇月食,以为是阳侵阴,必以矢射日,祈祷鼓噪,称"救月"。
1.古代迷信,遇月食,以为是阳侵阴,必以矢射日,祈祷鼓噪,称"救月"。
文人画
[相关解释]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历代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与宫廷绘画。一般认为是唐代王维所创,经宋代苏轼等提倡,至明代董其昌正式提出文人画”这一名称。他们注重个性的发挥,标举士气”、逸品”,追求潇洒脱俗的笔墨情趣,强调神韵。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历代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与宫廷绘画。一般认为是唐代王维所创,经宋代苏轼等提倡,至明代董其昌正式提出文人画”这一名称。他们注重个性的发挥,标举士气”、逸品”,追求潇洒脱俗的笔墨情趣,强调神韵。
斗紫
[相关解释]
1.指斗﹑牛二宿之间的紫气。古人以为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所致。因以借指宝剑。
1.指斗﹑牛二宿之间的紫气。古人以为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所致。因以借指宝剑。
日完
[相关解释]
1.一天所做的事情。 2.谓太阳完整无缺。指朔日不发生日蚀。古代迷信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1.一天所做的事情。 2.谓太阳完整无缺。指朔日不发生日蚀。古代迷信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日角
[相关解释]
1.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旧时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 2.喻指帝王。
1.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旧时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 2.喻指帝王。
曲生
[相关解释]
1.亦作"曲生"。 2.唐郑棨《开天传信记》载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数十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抗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其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醲酝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揖其瓶曰'曲生风味,不可忘也。'"后因以"曲生"作酒的别称。
1.亦作"曲生"。 2.唐郑棨《开天传信记》载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数十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抗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其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醲酝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揖其瓶曰'曲生风味,不可忘也。'"后因以"曲生"作酒的别称。
曹雪芹(1715-1763)
[相关解释]
清代小说家。名fe21#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为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其父被免职下狱,家产被抄没,从此家道中落。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历时十年,未及完成。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清代小说家。名fe21#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为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其父被免职下狱,家产被抄没,从此家道中落。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历时十年,未及完成。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月晕
[相关解释]
1.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光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产生的光现象。常被认为是天气变化起风的征兆﹐俗称风圈。
1.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光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产生的光现象。常被认为是天气变化起风的征兆﹐俗称风圈。
本主
[相关解释]
1.原主。 2.该主人。 3.旧时家人对别人称其主子。 4.本人,当事人。 5.过去白族地区供奉的村社之神,被认为是保护本境之主,称为"本主"≤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中的著名人物。参阅《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
1.原主。 2.该主人。 3.旧时家人对别人称其主子。 4.本人,当事人。 5.过去白族地区供奉的村社之神,被认为是保护本境之主,称为"本主"≤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中的著名人物。参阅《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
森林古猿
[相关解释]
化石猿类的一属。曾被认为是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发现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化石多为破碎的颌骨和牙齿。体质特征介于猿类和人类之间。
化石猿类的一属。曾被认为是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发现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化石多为破碎的颌骨和牙齿。体质特征介于猿类和人类之间。
欃枪
[相关解释]
1.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主不吉。 2.喻邪恶势力。
1.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主不吉。 2.喻邪恶势力。
正义
[相关解释]
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人们行为是否符合正义的客观标准。
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人们行为是否符合正义的客观标准。
毋我
[相关解释]
1.谓无私见,不自以为是。
1.谓无私见,不自以为是。
江南弄
[相关解释]
1.乐府《清商曲》名。南朝梁天监十一年,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即《江南弄》﹑《龙笛曲》﹑《采莲曲》﹑《凤笙曲》﹑《采菱曲》﹑《游女曲》﹑《朝云曲》。皆轻艳绮靡。又南朝梁沈约作《赵瑟曲》﹑《秦筝曲》﹑《阳春曲》﹑《朝云曲》四曲,亦称《江南弄》。两者格调﹑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说明《江南弄》一调已成定格。有人认为是唐﹑五代词的雏形。
1.乐府《清商曲》名。南朝梁天监十一年,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即《江南弄》﹑《龙笛曲》﹑《采莲曲》﹑《凤笙曲》﹑《采菱曲》﹑《游女曲》﹑《朝云曲》。皆轻艳绮靡。又南朝梁沈约作《赵瑟曲》﹑《秦筝曲》﹑《阳春曲》﹑《朝云曲》四曲,亦称《江南弄》。两者格调﹑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说明《江南弄》一调已成定格。有人认为是唐﹑五代词的雏形。
洋洋洒洒
[相关解释]
形容讲话、写文章等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明快,连续不断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形容讲话、写文章等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明快,连续不断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洗兵
[相关解释]
1.传说周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战争停息。事见汉刘向《说苑.权谋》◇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 2.谓出师遇雨。
1.传说周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战争停息。事见汉刘向《说苑.权谋》◇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 2.谓出师遇雨。
湘夫人
[相关解释]
《楚辞·九歌》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湘夫人是湘水之神,一般认为是湘君的配偶,也有人认为是传说中帝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葬湘水,化而为神。此篇为祭祀湘夫人之歌。
《楚辞·九歌》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湘夫人是湘水之神,一般认为是湘君的配偶,也有人认为是传说中帝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葬湘水,化而为神。此篇为祭祀湘夫人之歌。
烦淫
[相关解释]
1.指繁缛而无节制的乐声。儒家以为是淫俗之乐。语本《左传.昭公元年》"烦手淫声,慆堙心耳。"
1.指繁缛而无节制的乐声。儒家以为是淫俗之乐。语本《左传.昭公元年》"烦手淫声,慆堙心耳。"
爰田
[相关解释]
1.谓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于是乎作爰田。"孔颖达疏"服虔﹑孔晁皆云'爰,易也。赏众以田,易其疆畔。'"杨伯峻注"晋惠既以大量田土分赏众人,自必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所赏者众,公田恐难以满足,又不能不开阡陌以益之。"旧说认为是古代按休耕需要而施行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汉书.地理志下》"孝公用商旨,制辕田。"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侵废,商鞅相秦,复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也。"古代民受田上田夫百亩﹐每岁一耕
1.谓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于是乎作爰田。"孔颖达疏"服虔﹑孔晁皆云'爰,易也。赏众以田,易其疆畔。'"杨伯峻注"晋惠既以大量田土分赏众人,自必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所赏者众,公田恐难以满足,又不能不开阡陌以益之。"旧说认为是古代按休耕需要而施行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汉书.地理志下》"孝公用商旨,制辕田。"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侵废,商鞅相秦,复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也。"古代民受田上田夫百亩﹐每岁一耕
爵饧
[相关解释]
1.凝聚在植物枝叶上的一种露珠。古人认为是阴阳二气不顺所成﹐可致人疾病。与甘露不同。爵﹐通"雀"。
1.凝聚在植物枝叶上的一种露珠。古人认为是阴阳二气不顺所成﹐可致人疾病。与甘露不同。爵﹐通"雀"。
牛马相生
[相关解释]
1.谓牛马杂交混生。古代认为是社会礼义丧失时表现的一种怪异现象。
1.谓牛马杂交混生。古代认为是社会礼义丧失时表现的一种怪异现象。
璧合珠连
[相关解释]
1.亦作"璧合珠联"。 2.谓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 3.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1.亦作"璧合珠联"。 2.谓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 3.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疑冰
[相关解释]
1.《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谓夏生秋死之虫不知冰为何物◇遂以"疑冰"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
1.《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谓夏生秋死之虫不知冰为何物◇遂以"疑冰"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
相是
[相关解释]
1.互以对方为是。
1.互以对方为是。
相然
[相关解释]
1.相宜;互以为是。
1.相宜;互以为是。
真泠
[相关解释]
1.《庄子.山木》"舜之将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泠﹐晓也﹐谓以真道晓语禹也。泠或为命﹐又作令。命﹐犹教也。"王引之以为是"乃命"之讹"乃"字误为"直"﹐再误为"真";"命"与"令"古字通。见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庄子》。泠﹐唐写本亦作"命"。王说是◇用以指帝王遗命。
1.《庄子.山木》"舜之将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泠﹐晓也﹐谓以真道晓语禹也。泠或为命﹐又作令。命﹐犹教也。"王引之以为是"乃命"之讹"乃"字误为"直"﹐再误为"真";"命"与"令"古字通。见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庄子》。泠﹐唐写本亦作"命"。王说是◇用以指帝王遗命。
矜然
[相关解释]
1.自尊自大﹐自以为是。
1.自尊自大﹐自以为是。
石妖
[相关解释]
1.指石言﹑石鸣等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洪范五行传》认为是轻百姓所致,是上天对统治者滥用民力的警告,或为战乱的预兆。
1.指石言﹑石鸣等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洪范五行传》认为是轻百姓所致,是上天对统治者滥用民力的警告,或为战乱的预兆。
石油
[相关解释]
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一种液态可燃有机矿产。一般认为是有机物死亡后经分解、运移、聚集而形成。也有认为是无机碳和氢经化学作用而形成。常呈黑褐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力燃料与化工原料。石油及其产品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一种液态可燃有机矿产。一般认为是有机物死亡后经分解、运移、聚集而形成。也有认为是无机碳和氢经化学作用而形成。常呈黑褐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力燃料与化工原料。石油及其产品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祅孽
[相关解释]
1.指物类反常的现象。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1.指物类反常的现象。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离骚
[相关解释]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余字。离骚”之意,一般认为是遭忧”或牢骚”。前半部分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及遭受奸党攻击而宁死不改的执着意志;后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写作者神游天地,甘愿以死相殉。篇中将历史、神话、现实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辞采瑰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余字。离骚”之意,一般认为是遭忧”或牢骚”。前半部分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及遭受奸党攻击而宁死不改的执着意志;后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写作者神游天地,甘愿以死相殉。篇中将历史、神话、现实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辞采瑰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秤水
[相关解释]
1.鱼跃水面之称。旧俗认为是涨水之兆。 2.每年旧历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轻重﹐以卜一年旱涝或丰歉。
1.鱼跃水面之称。旧俗认为是涨水之兆。 2.每年旧历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轻重﹐以卜一年旱涝或丰歉。
红铅
[相关解释]
1.胭脂和铅粉。 2.旧时术土称妇女的月经或其炼取物。明代曾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
1.胭脂和铅粉。 2.旧时术土称妇女的月经或其炼取物。明代曾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
纵理入口
[相关解释]
1.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
1.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
老三老四
[相关解释]
1.方言。形容自以为是﹑摆老资格的神态。
1.方言。形容自以为是﹑摆老资格的神态。
耳热眼跳
[相关解释]
1.耳朵发热﹐眼皮跳动。旧俗认为是别人背后咒骂自己或不吉之兆。
1.耳朵发热﹐眼皮跳动。旧俗认为是别人背后咒骂自己或不吉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