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3 查到相关为书的内容。
带有为书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不赘 [相关解释]
1.不说多余的话。宋胡安国《春秋传.隐公四年》"《春秋》立义至精,辞极简严而不赘也。"后用为书信结尾的套语。意谓不再多言。
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关解释]
又称中央苏区”。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到达赣南、闽西地区,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8月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1931年1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从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根据地军民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至四次围剿”。中央红军发展到六个军团,共十余万人。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
中缝 [相关解释]
1.上衣背后中间的竖缝或裤管前面的折痕。 2.木版书每页中间的狭长部分,多标有书名和页码,折叠起来为书口。 3.报纸左右两版之间的狭长部分,有的报纸在这里刊登广告﹑启事或某些资料。
临池 [相关解释]
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十分勤苦,他在水池边练习写字,用池水洗笔砚,使一池的水都变黑了◇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临池苦学|十年临池,一朝成功。
为书 [相关解释]
1.即伪书。为﹐通"伪"。
书眉 [相关解释]
①图书版心上端的空白部分称为书眉,阅读时在书眉部位所作的批注称为眉批”。②横排本书籍版心上端的一行文字,通常包括书名、篇、章、标题、页码等;辞书等工具书则为部首、拼音、分类名称等。有时画有书眉线。排印在版心下端的,称为下书眉”。
书绅 [相关解释]
1.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邢昺疏"绅﹐大带也。子张以孔子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
书香 [相关解释]
古人用芸香草防书蛀虫,因称其香为书香◇用来称世代读书的家风书香门第|书香剑气俱寥落。
五云字 [相关解释]
1.唐韦陟书牍署名所书"陟"字若五朵云,后遂以"五云字"为书函的美称。
充栋汗牛 [相关解释]
1.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公鉴 [相关解释]
1.请求对方共同鉴察的敬词。旧时常用为书信套语。
六一诗话 [相关解释]
北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撰。一卷。主要评论北宋及唐人的诗作。原题《诗话》,后人改称《六一诗话》,是最早用诗话”为书名的著作。
农録 [相关解释]
1.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刊误 [相关解释]
1.订正讹误。亦有以"刊误"为书名者。如《新唐书.艺文志三》载有李涪《刊误》二卷,《宋史.艺文志一》载有刘攽《汉书刊误》四卷。 2.刻印造成的文字讹误。
剖鲤 [相关解释]
1.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为书信的代称。剖鲤,即拆信。
古田会议 [相关解释]
1929年12月28-30日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根据中央的精神,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确立了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则。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的决议,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吉席 [相关解释]
1.婚礼。 2.为书面贺人婚礼时上款提称用语,如"某某兄吉席"。
嘉禾 [相关解释]
1.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典出《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孔传"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孔颖达疏"此以善禾为书之篇名,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由此也。" 2.勋章的一种。民国初所定,中镂嘉禾,分九等,后废止。
堂长 [相关解释]
1.宋书院和州学职事名。南唐白鹿洞书院除洞主外﹐设堂长一员。宋承此制﹐不少书院有堂长﹐差补进士或贡士一员任职﹐由官府给牒﹐为书院职事人。仁宗时﹐有的州学亦设堂长﹐为学生首领﹐由州官给牒委任﹐位在学录之下。 2.学堂之长。犹后之校长。
孤偾 [相关解释]
1.孤弱不能自立。《汉书·匈奴传上》"孝惠﹑高后时,冒顿寖骄,乃为书,使使遗高后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偾,仆也,犹言不能自立也。"宋苏轼《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辄往从之》诗"使君自孤偾,此理谁相直?"清魏源《圣武记》卷三"尔皇考奋起孤偾之中,并吞大小诸国为一,虎步中外。"一说,孤寡独居,欲念偾张。
封题 [相关解释]
1.物品封装妥善后﹐在封口处题签。 2.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 3.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4.犹封奏。
射书 [相关解释]
1.用箭传送书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后二十余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擢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乃自杀。"
开先 [相关解释]
1.开端,起头。 2.僧舍之名。南唐中主李瓃少好文﹐于五老峰下建舍﹐有农人献地﹐以为书堂。及即位﹐改书堂为僧舍。以农人献地为建立王朝之祥﹐故名僧舍为"开先"。
悚息 [相关解释]
1.谓因惶惧而屏息。 2.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指书 [相关解释]
1.用指尖代笔写字。为书法艺术的一种。
搜书院 [相关解释]
粤剧剧目。杨子静、莫汝成、林仙根据琼剧旧本改编。书院学生张逸民拾得海南镇台之女的断线风筝,题词在风筝上。镇台府婢女翠莲向张索还风筝,因题词而被疑与张有私情,遭严刑拷打。翠莲扮男装月夜出逃,为书院掌教谢宝收留。镇台带兵围搜书院,谢宝智助张与翠莲脱险。
斑狸 [相关解释]
1.毛色斑斓的野猫。古小说载有晋张华为司空时,燕昭王墓前斑狸化为书生,拜访张华,与之论学问难,终被识破的故事。事见南朝梁吴《续齐谐记》。
旋风装 [相关解释]
1.古书装订形式。(1)将长卷折叠成册﹐外加封面﹐使首页和尾页相连缀。翻阅时﹐循环不断﹐状如旋风。为卷子发展为书的一种过渡样式。(2)卷子﹐宋人称之为龙鳞装。原用纸质较厚的叶子﹐两面书写﹐四周不留空馀。用素纸裱成手卷﹐将叶子四周套边﹐右端留有馀尾﹐即以尾纸贴在素卷面上﹐由左向右逐页缩短﹐形如鳞次﹐卷时由右向左。外表是手卷形式。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宋人装帧的唐吴彩鸾所书的《唐韵》﹐即此。
曹仓 [相关解释]
1.曹家书仓。晋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曹曾书垂万馀卷﹐"及世乱﹐家家焚庐﹐曾虑其先文湮没﹐乃积石为仓以藏书﹐故谓曹氏为书仓。"后以"曹仓"泛指藏书的仓库。
朵云 [相关解释]
1.《新唐书.韦陟传》"常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以裁答,受意而已,皆有楷法。陟唯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朵云。时人慕之,号郇公五云体。"后遂以"朵云"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杂録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学体裁之一种。 2.古人多以此为书名。
来翰 [相关解释]
1.来信。古代用羽翰为笔,因以翰为书写文字的代称。
流麦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后用为专心读书﹑不及暇顾的典实。
燕将书 [相关解释]
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后以"燕将书"指劝归或劝降的书信。
犬书 [相关解释]
1.《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后因称家信为"犬书"。
瑶编 [相关解释]
1.珍贵的书册。亦为书籍的美称。
笈囊 [相关解释]
1.笈与囊。古代诗文书籍或卷入锦囊﹐或藏于笈箧。故笈囊亦连用作为书袋的泛称。
笔舌 [相关解释]
1.笔为书写工具﹐舌为言语器官﹐故常以"笔舌"泛指文章和言论。
纳宜 [相关解释]
1.犹纳福。多用为书信中祝人安适之辞。
经折装 [相关解释]
1.也叫梵夹装。图书装订方式之一。以卷子长幅改作折叠,成为书本形式,前后粘以书面,佛教经典多用此式。它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因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较为方便。凡经折装的书本。都称"折本"。
缣楮 [相关解释]
1.作书画之绢和纸。亦为书画之代称。
西泠印社 [相关解释]
研究篆刻的学术社团。1904年创立于浙江杭州孤山西南麓。因地近西泠而命名。首任社长为书画篆刻家吴昌硕。
言不尽意 [相关解释]
1.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 2.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贫生 [相关解释]
1.亦作"贫生子"。 2.穷书生。 3.为书生对自己的谦称。
通义 [相关解释]
1.普遍适用的道理与法则。 2.疏通大义。常用为书名,指概述性的著作,如《白虎通义》;《文史通义》。
郑草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不其侯国,故属琅邪"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后以"郑草"为书带草的别称。
金版 [相关解释]
1.亦作"金板"。 2.天子祭告上帝镂刻告词的金属版。亦用以铭记大事﹐使不磨灭。 3.传说夏桀杀关龙逢后地庭中所出之金版书。 4.兵书名。 5.用为书籍的代称。 6.拍板的美称。
金陀 [相关解释]
1.《金陀粹编》的省称。此书系南宋岳珂撰。珂为岳飞之孙﹐秦桧当国时﹐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珂撰《金陀粹编》﹐搜辑岳飞传记资料﹐为飞辨诬。作者在嘉兴(今属浙江)金陀坊有别业﹐因用为书名◇因以"金陀"为辨诬的典故。
隐灶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着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
题签 [相关解释]
1.亦作"题签"。 2.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 3.指书籍﹑卷册。 4.封面题字。
鬼夜哭 [相关解释]
1.传说仓颉造字时鬼怕为书文所劾﹐因而夜哭。
鲁连书 [相关解释]
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后以"鲁连书"谓以文克敌,不战而胜。
鹅湖 [相关解释]
1.亦作"鹅湖"。 2.山名。亦为书院名。江西省铅山县北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末有龚氏者,畜鹅于此,因名鹅湖山。宋淳熙二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佑中赐额"文宗书院",明正德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3.指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的辩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