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中间的内容。
带有中间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杆子插到底 [相关解释]
1.比喻越过中间环节,将事情一直贯彻到下层或做到底。
三不知 [相关解释]
1.谓对于事情的开始﹑中间﹑结束,全不知道。《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后称事事不知为"三不知"。 2.突然,意料不到。
三对六面 [相关解释]
1.谓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
丝庄 [相关解释]
1.旧时经营华商与洋商间生丝贸易的中间商。盛行于广州一带。
丝栈 [相关解释]
1.旧中国在上海出现的经营华商与洋商间生丝贸易的中间商。经营四川﹑湖北及山东等省产生丝。接受厂商委托,转售洋行,抽收佣金。并代办仓储﹑保险﹑纳税等事,有时还借垫资金。 2.储存生丝的栈房。
丝行 [相关解释]
1.中国旧时买卖生丝的商行。其性质为中间商,盛行于江浙等省。
两头 [相关解释]
(~儿)①这一头和那一头;事物相对的两端梭的形状是中间粗,~儿尖ㄧ抓~儿,带中间。②双方;两方面这件事~都满意。③两个地方家里地里~儿照顾不过来。
两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用四匹马牵引的车驾,中间夹着车辕的两马称为两服。
两脚居间 [相关解释]
1.方言。犹言中间人。多指婚姻介绍人。
中休 [相关解释]
1.中间休息;中途休息。 2.指每月中旬的休沐日。
中分 [相关解释]
1.均分。 2.从中间分开。 3.分裂。
中卫 [相关解释]
1.宫廷的禁卫部队。 2.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的后卫之一,位置在中间,故名。
中坐 [相关解释]
1.宴会中间。 2.座中;座间。 3.谓放置在当中。 4.谓坐在半路上。
中央 [相关解释]
1.四方之中。 2.中间。 3.古指国君。 4.今指国家政权或政治团体的最高领导机构。 5.古代以五方配五行,中央表土,土色黄,故又以中央代表黄色。
中层 [相关解释]
1.中间阶层,与上层﹑下层相对而言。 2.犹中级。
中息 [相关解释]
1.中间停歇;中止。 2.次子。
中旬 [相关解释]
1.一个月的中间十天,即从十一日到二十日。
中更 [相关解释]
1.爵位名。秦立爵二十级,汉沿袭之。中更为第十三级。 2.中途变更;中间经历。
中期 [相关解释]
1.一个时期或一个过程的中间阶段。
中果皮 [相关解释]
1.果实的中间一层果皮,如桃﹑李等多汁可吃的部分。
中段 [相关解释]
1.指事物的中间部分。 2.犹中期。
中比 [相关解释]
1.明清盛行的八股文中间部分的一段。
中继站 [相关解释]
1.在运输线中途设立的转运站。 2.在无线电通讯中,设置在发射点与接收点中间的工作站,作用是把接收的信号放大后再发射出去,增强效果。
中缝 [相关解释]
1.上衣背后中间的竖缝或裤管前面的折痕。 2.木版书每页中间的狭长部分,多标有书名和页码,折叠起来为书口。 3.报纸左右两版之间的狭长部分,有的报纸在这里刊登广告﹑启事或某些资料。
中资 [相关解释]
1.中等资产。 2.中间人的润金。
中转 [相关解释]
1.交通运输部门指旅客中途转换交通工具。 2.中间转折。
中间 [相关解释]
1.两者(人或地﹑时﹑物)之间;当中。 2.介绍。 3.里面。 4.房屋内居中的房间。 5.犹言之间或"在……过程中"。表时态。 6.指中间派。
中间人 [相关解释]
1.居间介绍﹑调停或作证的人。 2.中间派。
中间商 [相关解释]
1.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专门从事商品分配的商人或商号。
中间层 [相关解释]
从平流层顶至约85千米高度的大气层。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大气虽极其稀薄,但有相当强烈的铅直对流。
中间派 [相关解释]
1.指动摇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的派别。 2.指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争端或派别之间持中立态度的人。
中饱 [相关解释]
原谓中间人得到好处,后指经手钱财时,以欺诈手段从中取利贪污中饱|中饱私囊。
乌龙茶 [相关解释]
又称青茶”。一种半发酵茶。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由鲜叶经萎凋、摇青(轻度发酵过程)、炒揉和干燥等工序制成。叶色青绿或边红中青。水沏茶汁橙黄或淡金黄,色香味兼有红茶和绿茶的特点。
书侩 [相关解释]
1.买卖书籍字画的中间人。
买办 [相关解释]
①购买置办一妪善烹调,一仆善买办|买办杂货。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为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在旧中国,指外国资本家在华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中国经理。
互市牙郎 [相关解释]
1.亦省称"互市郎"。亦省称"互郎"。 2.古时互市交易的中间介绍人。
五言律诗 [相关解释]
1.诗体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五言排律 [相关解释]
1.诗体之一。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南朝宋时已出现,盛行于唐,元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亦称"五言长律"。
亚腰 [相关解释]
1.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亭子间 [相关解释]
1.上海某些旧式楼房中的一种小房间,一般位于正楼后下方的楼梯中间。
人轮子 [相关解释]
1.犹言人圈子。指众人中间。
佣金 [相关解释]
1.旧谓买卖成交后付给中间人的酬金。
侗族大歌 [相关解释]
1.侗族民歌的一种。侗语称"噏老"或"噏玛",多在节日或招待宾客时演唱。有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两种形式。演唱时,一领众和。起头带有朗诵或戏剧性咏叹风格,中间乐句随歌词的吟诵进行,曲调悠扬婉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促销 [相关解释]
企业为提高其商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而进行的各种推销活动。如扩大广告宣传,派出销售人员直接向中间商或消费者兜售等。
停顿 [相关解释]
停下来这事已经停顿三个月了|这句唱腔中间有一个小停顿。
全环食 [相关解释]
1.天文学名词。一种日食现象。在食带内当日食开始和终了的时候是环食,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全食,这种日食叫"全环食"。
其间 [相关解释]
1.其中;那中间。 2.指某一段时间。
内斜视 [相关解释]
1.眼病名。一眼或两眼的瞳孔经常向中间倾斜。通称对眼或斗眼。
内焰 [相关解释]
1.火焰的中间部分,这部分光辉最强,气体在这里分解,氢已完全燃烧,游离碳有很强的还原作用。也叫还原焰。
分号 [相关解释]
分号1标点符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分号2 [fēnhào]分店本店只此一家,别无~。
分隔 [相关解释]
在中间隔断夫妻~两地ㄧ垒了一道墙,把一间房子~成两间。
剪靛花 [相关解释]
1.民间曲调名。清乾隆年间流行。一般四句二十四字,第三﹑四句或全叠,或叠最后二﹑三字,或完全不叠。常来回翻三五次为一曲。亦有在中间插入其他曲调者。又有《满洲剪靛花》,则加"阿拉拉"衬字。牌子曲中亦常用此调。
半中间 [相关解释]
1.在物体两端之间的位置。 2.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半路路 [相关解释]
1.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导体三极管 [相关解释]
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具有三个电极,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半当腰 [相关解释]
1.谓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截腰 [相关解释]
1.半当中。谓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涂 [相关解释]
1.亦作"半途"。 2.路途的一半或中间。 3.比喻事情进行了一半或正处在进行的过程中。
半路 [相关解释]
(~儿)①路程的一半或中间走到~,天就黑了。②比喻事情正处在进行的过程中他听故事入了神,不愿意~走开。‖也说半道儿。
压板 [相关解释]
1.一种中间有支撑,两端坐人可以彼此上下起落的儿童体育活动器械。又叫翘翘板儿。
压腰 [相关解释]
1.古代妇女挂在腰间的饰物。 2.紧身腰带。一种布制的长带,中间有个袋,常束在腰间。
双梁鞋 [相关解释]
1.前部中间有两条脊的布鞋。
双脸 [相关解释]
1.两颊。 2.用两块布缝合而成﹐中间有脊的鞋面。
反宇 [相关解释]
1.屋檐上仰起的瓦头。 2.亦作"反羽"。比喻中间凹四周高的头顶。
口哨儿 [相关解释]
双唇合拢,中间留一小孔(有的把手指插在口内),使气流通过而发出的像吹哨子的声音吹~。
合脊 [相关解释]
1.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脊,也称合龙。
合龙 [相关解释]
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
吸盘 [相关解释]
1.某些动物用来把身体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的器官。状如圆盘,中间凹陷。吸盘有吸附﹑摄食﹑攻防等功用。乌贼﹑水蛭﹑壁虎等都有这种器官。
周宫 [相关解释]
1.中间不分隔的房屋。
哑铃 [相关解释]
1.体操器械。用木头或铁制成,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以便手握,因其形似铃而无声,故名。
团徽 [相关解释]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标志。上方为飘扬的团旗,左右各半为齿轮和麦穗,中间是光芒四照的太阳及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地幔 [相关解释]
地球内部地壳和地核之间的构造层。故旧称中间层”●度约为2900千米,其质量约占地球的672%。一般将其分为上地嵬下地幔两部分。
垂青 [相关解释]
青青眼,黑眼珠。表示尊重爱悦。语出《晋书·阮籍传》,阮能为青白眼,对尊重喜爱之人,目光正视,眼珠在中间,为青眼;对鄙薄憎恶之人,目光向上或斜视,为白眼。
填料 [相关解释]
1.搀在混凝土﹑橡胶﹑塑料等中间起填充作用的材料,通常是粒状﹑粉末状或纤维状,如黄土﹑锯末﹑滑石﹑石棉﹑碳黑等。
外汇牌价 [相关解释]
国家统一管理外汇的机构公布的本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在中国,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每日公布人民币对其他主要国家汇率的中间价。习惯上,与汇率”、汇价”、外汇行市”等同义。参见汇率”(537页)。
天井 [相关解释]
1.古代军事上称四周为山﹐中间低洼的地形。 2.即承尘﹐藻井。屋顶梁栋间架木板为方形如井者。 3.星名。即井宿。 4.古代一种军事工事。守城者自上而下穿透敌地道为井﹐称天井。 5.院子;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
天宛 [相关解释]
1.古兵家称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2.指大宛马。
太师窗 [相关解释]
1.亦称"太师槅"。 2.一种窗棂中间密﹑上下疏的旧式窗子。
夹墙 [相关解释]
1.两座距离很近﹑中间有狭窄道路的墙壁。
夹白 [相关解释]
1.戏曲术语。唱词中间的插话。
夹衩 [相关解释]
1.夹在中间﹐把事岔开。
奴隶主阶级 [相关解释]
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剥削阶级。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用最残暴的手段剥削和压迫奴隶,同时也压榨自由民,使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贫困破产,沦为奴隶。随着奴隶社会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
子星 [相关解释]
1.星名。属井宿,即天鸽座中间二星。 2.双星或聚星的成员星泛称"子星"。
字里行间 [相关解释]
1.字句之间。亦指文章的某种意思或感情在字句中间隐约透露出来。语出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小河 [相关解释]
诗歌。周作人作。1919年发表。一个农夫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小河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展开了对堰的冲击。稻、桑、草和虾蟆对小河既深表同情,又抱着深深的忧虑。作品暗喻个性发展被一种社会势力扼杀的痛苦。
小过门 [相关解释]
1.此喻小手法﹑小手段。过门﹐原指唱词或歌词的前后或中间用乐器演奏的一段曲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钱 [相关解释]
1.汉王莽时铸的一种钱名。 2.分量不足或质量低劣的钱币。 3.中间有方孔的铜钱。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使用铜元,每枚值有孔之铜钱十文。俗呼铜元为铜板,呼铜钱为小钱。 4.犹小费。额外支付的少量的钱。 5.小额的钱。
尜尜 [相关解释]
1.一种两头尖,中间大的玩具。
居中 [相关解释]
①在中间;居间~调停 ㄧ~斡旋。②当中两旁是对联,~是一幅山水画。
屋脊 [相关解释]
1.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 2.指屋栋,栋梁。
山核桃差着一槅儿 [相关解释]
1.山核桃中槅子最多,故用来比喻中间还隔着一层之意。
峡谷 [相关解释]
1.两坡陡峭,中间狭而深的谷地。 2.指河流流经的狭而深的山谷。
市侩 [相关解释]
买卖的中间人市侩牙人。泛指商人市侩牟利|市侩经营,犹不能无资本。借指唯利是图,投机取巧之人市侩哲学|市侩政客们。
席函丈 [相关解释]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孔颖达疏"函,容也。既来讲说,则所布两席中间相去使容一丈之地,足以指画也。"谓师生间坐位相隔一丈,便于指画◇用以指讲学。
干打垒 [相关解释]
①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夯实。②用干打垒方法筑墙所盖的房。
律诗 [相关解释]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心包 [相关解释]
1.包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
悉尼港桥 [相关解释]
世界著名大跨度钢拱桥。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杰克逊港湾,连接悉尼市南北。桥长1149米,桥身是一个跨度为503米的钢结构巨型单拱。桥面高出海面50多米,超级巨轮可在桥下通航。桥面宽49米,中间设四条有轨电车轨道、八条汽车道和两条人行道。南北桥畔还各耸立两座高出海面80多米的桥头堡。大桥与悉尼歌剧院互为陪衬,成为瞩目于世的一大景观。1932年建成。
截门 [相关解释]
阀的一种,一般安在管道中间,把手多呈环状,旋紧时管道阻塞。
打鸡窝 [相关解释]
1.量米时使斛里的米周围与斛口相平而中间洼下,以进行克扣贪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