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5 查到相关中枢的内容。
带有中枢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华
[相关解释]
1.传说仙人东王公又称东华帝君,省称"东华"。 2.明清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东华门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 3.泛指朝廷。 4.见"东华门"。
1.传说仙人东王公又称东华帝君,省称"东华"。 2.明清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东华门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 3.泛指朝廷。 4.见"东华门"。
东枢
[相关解释]
1.指中枢部门之一的门下省。因其设在宫城左掖(东小门),故称。
1.指中枢部门之一的门下省。因其设在宫城左掖(东小门),故称。
中书省
[相关解释]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中权
[相关解释]
1.谓中军制定谋略。 2.指中军。 3.指主将。 4.指主将的权势。 5.中枢;司令部。 6.喻中等。
1.谓中军制定谋略。 2.指中军。 3.指主将。 4.指主将的权势。 5.中枢;司令部。 6.喻中等。
中枢
[相关解释]
①天体运行的中心。借指中央或中央政府机关中枢机关|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展我此志业,期君持中枢。②事物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指挥中枢|中枢神经|交通中枢。
①天体运行的中心。借指中央或中央政府机关中枢机关|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展我此志业,期君持中枢。②事物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指挥中枢|中枢神经|交通中枢。
中枢神经
[相关解释]
1.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脑和脊髓,主管全身感觉运动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等。亦用以比喻指挥中心。
1.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脑和脊髓,主管全身感觉运动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等。亦用以比喻指挥中心。
中要
[相关解释]
1.犹中枢。 2.有权势的宦官。
1.犹中枢。 2.有权势的宦官。
台省
[相关解释]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外省
[相关解释]
1.谓中枢机构之外的官署。 2.本省以外的省份。 3.京都以外的地方各省。
1.谓中枢机构之外的官署。 2.本省以外的省份。 3.京都以外的地方各省。
天保
[相关解释]
1.谓上天保佑﹐使之安定。《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郑玄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后引申指皇统﹑国祚。《史记.周本纪》"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张守节正义"武王答周公云﹐定知天之安保我位﹐得依天之宫室﹐退除殷纣之恶。"《宋书.武帝纪中》"我世祖所以抚归运而顺人事﹐乘利见而定天保者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嗟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一说保﹐保斗﹐为古代车盖中心轴端部件。天保﹐借指天之中枢北极星﹐引申指人世政治中心﹐如京邑﹑国都。参阅陆宗达《训诂简论》。
1.谓上天保佑﹐使之安定。《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郑玄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后引申指皇统﹑国祚。《史记.周本纪》"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张守节正义"武王答周公云﹐定知天之安保我位﹐得依天之宫室﹐退除殷纣之恶。"《宋书.武帝纪中》"我世祖所以抚归运而顺人事﹐乘利见而定天保者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嗟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一说保﹐保斗﹐为古代车盖中心轴端部件。天保﹐借指天之中枢北极星﹐引申指人世政治中心﹐如京邑﹑国都。参阅陆宗达《训诂简论》。
失语症
[相关解释]
1.大脑言语中枢病变引起的言语功能的障碍。表现为不能说话﹐说话有错句﹑错音或自己虽有说话能力﹐却对别人的话完全或部分不能理解。
1.大脑言语中枢病变引起的言语功能的障碍。表现为不能说话﹐说话有错句﹑错音或自己虽有说话能力﹐却对别人的话完全或部分不能理解。
延髓
[相关解释]
1.亦称"延脑"。 2.后脑的一部分,上接脑桥,下接脊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等四对脑神经,均附着在延髓部分。延髓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反射的中枢,故又有"生命中髓"之称。
1.亦称"延脑"。 2.后脑的一部分,上接脑桥,下接脊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等四对脑神经,均附着在延髓部分。延髓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反射的中枢,故又有"生命中髓"之称。
感受器
[相关解释]
神经系统的末梢组织,能把所感受的外界刺激变成神经兴奋传入中枢神经。如表皮下面的接触、疼痛和温度的感受器等。
神经系统的末梢组织,能把所感受的外界刺激变成神经兴奋传入中枢神经。如表皮下面的接触、疼痛和温度的感受器等。
握枢
[相关解释]
1.掌握中枢之权。
1.掌握中枢之权。
星台
[相关解释]
1.三台星。借指朝廷中枢机构。
1.三台星。借指朝廷中枢机构。
末梢神经
[相关解释]
1.指自神经中枢放射于身体各器官的神经。其功能在于感受外来的刺激并把这些刺激传达到中枢神经,又把中枢神经的命令传达到各部组织,主管各器官的感觉与运动。
1.指自神经中枢放射于身体各器官的神经。其功能在于感受外来的刺激并把这些刺激传达到中枢神经,又把中枢神经的命令传达到各部组织,主管各器官的感觉与运动。
权轴
[相关解释]
1.权力中枢。指卿相之职。 2.泛指大权。
1.权力中枢。指卿相之职。 2.泛指大权。
枢掖
[相关解释]
1.中枢官署。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故称。
1.中枢官署。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故称。
枢极
[相关解释]
1.斗枢与北极星。亦以喻中枢权力。
1.斗枢与北极星。亦以喻中枢权力。
枢柄
[相关解释]
1.中枢的权柄。指军政大权。 2.谓中心要领。
1.中枢的权柄。指军政大权。 2.谓中心要领。
树枢
[相关解释]
1.建立中枢。
1.建立中枢。
水俣病
[相关解释]
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发现而得名。由含汞工业废水污染水域,汞被底栖微生物转化成甲基汞,经生物浓缩后为人类摄食而引起中毒。是以中枢神经细胞损伤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有急性、亚急性、慢性、潜在性等类型。至今无有效疗法。
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发现而得名。由含汞工业废水污染水域,汞被底栖微生物转化成甲基汞,经生物浓缩后为人类摄食而引起中毒。是以中枢神经细胞损伤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有急性、亚急性、慢性、潜在性等类型。至今无有效疗法。
猪颠风
[相关解释]
1.亦作"猪癫疯"。 2.猪的一种疾病,由中枢神经疾患引起。比喻人的癫狂。
1.亦作"猪癫疯"。 2.猪的一种疾病,由中枢神经疾患引起。比喻人的癫狂。
省司
[相关解释]
1.中枢各省的有关官署。
1.中枢各省的有关官署。
省掾
[相关解释]
1.中枢各省的佐治官员。
1.中枢各省的佐治官员。
省札
[相关解释]
1.古代中枢各省的文书。
1.古代中枢各省的文书。
省转
[相关解释]
1.谓升迁中枢官职。
1.谓升迁中枢官职。
省郎
[相关解释]
1.指皇帝的侍从官。因居省禁中,故称。 2.指中枢诸省的官吏。
1.指皇帝的侍从官。因居省禁中,故称。 2.指中枢诸省的官吏。
省阁
[相关解释]
1.亦作"省合"。 2.宫门。 3.指中枢机构。
1.亦作"省合"。 2.宫门。 3.指中枢机构。
神枢
[相关解释]
1.见"神枢鬼藏"。 2.即天枢。北斗星座第一星。 3.中枢,枢纽。
1.见"神枢鬼藏"。 2.即天枢。北斗星座第一星。 3.中枢,枢纽。
神经
[相关解释]
1.谓神秘奥妙之典籍。 2.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给各个器官,或把各个器官的兴奋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由许多神经纤维构成。 3.借指思想,思路。
1.谓神秘奥妙之典籍。 2.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给各个器官,或把各个器官的兴奋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由许多神经纤维构成。 3.借指思想,思路。
神经中枢
[相关解释]
1.中枢神经系统中对某些器官的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部位。亦用以比喻指挥中心。
1.中枢神经系统中对某些器官的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部位。亦用以比喻指挥中心。
神经末梢
[相关解释]
1.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种器官和组织内,能感受外来刺激并传递给神经中枢,或把神经中枢的冲动传达给各有关组织。亦以比喻非核心的部分。
1.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种器官和组织内,能感受外来刺激并传递给神经中枢,或把神经中枢的冲动传达给各有关组织。亦以比喻非核心的部分。
神经细胞
[相关解释]
1.神经系统的组成单位,每个神经原包括一个细胞体和从细胞体伸出的突起。周围神经系统就是由这些突起从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出来而组成的。
1.神经系统的组成单位,每个神经原包括一个细胞体和从细胞体伸出的突起。周围神经系统就是由这些突起从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出来而组成的。
紫微垣
[相关解释]
1.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唐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
1.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唐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
紫枢
[相关解释]
1.朝廷中枢部门。
1.朝廷中枢部门。
肠胃
[相关解释]
1.肠与胃。 2.借喻中枢要地﹐犹腹心。
1.肠与胃。 2.借喻中枢要地﹐犹腹心。
薇垣
[相关解释]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薇省
[相关解释]
1.紫薇省的简称。借指中枢机要官署。
1.紫薇省的简称。借指中枢机要官署。
衡轴
[相关解释]
1.古代天文仪器的转轴。 2.比喻中枢要职。
1.古代天文仪器的转轴。 2.比喻中枢要职。
郎官
[相关解释]
1.谓侍郎﹑郎中等职。秦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西汉因秦制不变。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汉。隋分郎官为侍郎与郎。唐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唐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 2.湖名。在汉阳城东南。 3.指郎位星。
1.谓侍郎﹑郎中等职。秦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西汉因秦制不变。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汉。隋分郎官为侍郎与郎。唐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唐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 2.湖名。在汉阳城东南。 3.指郎位星。
铨轴
[相关解释]
1.犹衡轴。比喻中枢要职。
1.犹衡轴。比喻中枢要职。
高级
[相关解释]
①(阶段、级别等)达到一定高度的~神经中枢丨 ~干部丨 ~人民法院。②(质量、水平等)超过一般的~商品丨 ~毛料。
①(阶段、级别等)达到一定高度的~神经中枢丨 ~干部丨 ~人民法院。②(质量、水平等)超过一般的~商品丨 ~毛料。
高级神经中枢
[相关解释]
1.指大脑皮层。
1.指大脑皮层。
麻黄素
[相关解释]
1.药名。有机化合物,是从麻黄中提出来的一种生物碱,白色结晶。有兴奋神经中枢﹑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压上升﹑胃肠蠕动减弱等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哮喘﹑鼻黏膜炎﹑荨麻疹等。
1.药名。有机化合物,是从麻黄中提出来的一种生物碱,白色结晶。有兴奋神经中枢﹑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压上升﹑胃肠蠕动减弱等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哮喘﹑鼻黏膜炎﹑荨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