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中书的内容。
带有中书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书
[相关解释]
1.指旧时官府中书办一类的小吏。
1.指旧时官府中书办一类的小吏。
万年枝
[相关解释]
1.树名。即冬青。南朝齐谢杋《直中书省》诗"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唐上官仪《咏雪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校。"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万年枝,江左谓之冬青。"一说即檍木。见明杨慎《丹铅总录.花木》。 2.指年代悠久的大树。
1.树名。即冬青。南朝齐谢杋《直中书省》诗"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唐上官仪《咏雪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校。"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万年枝,江左谓之冬青。"一说即檍木。见明杨慎《丹铅总录.花木》。 2.指年代悠久的大树。
三舍人诗
[相关解释]
1.指唐之令狐楚﹑王涯﹑张仲素三人的诗集。三人同为中书舍人,故称。
1.指唐之令狐楚﹑王涯﹑张仲素三人的诗集。三人同为中书舍人,故称。
世掌丝纶
[相关解释]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东掖
[相关解释]
1.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 2.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1.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 2.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东省
[相关解释]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南朝齐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宋指秘书省。掌图籍。宋杨万里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杨曾任秘书监。 4.清代对山东省的省称。 5.民国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南朝齐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宋指秘书省。掌图籍。宋杨万里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杨曾任秘书监。 4.清代对山东省的省称。 5.民国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东西二府
[相关解释]
1.宋代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1.宋代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丞相
[相关解释]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两制
[相关解释]
1.内制和外制的合称。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
1.内制和外制的合称。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
两地
[相关解释]
1.两处;两个地方。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1.两处;两个地方。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两府
[相关解释]
1.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如汉代的丞相和御史,宋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
1.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如汉代的丞相和御史,宋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
两省
[相关解释]
1.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为唐代最高国务机构。
1.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为唐代最高国务机构。
中书
[相关解释]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中书君
[相关解释]
1.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毛笔为毛颖。言颖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号管城子,"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因以"中书君"为毛笔的别称。
1.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毛笔为毛颖。言颖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号管城子,"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因以"中书君"为毛笔的别称。
中书堂
[相关解释]
1.中书省的政事堂。
1.中书省的政事堂。
中书学
[相关解释]
1.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1.犹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房
[相关解释]
1.明代宫中的缮写收发机构。
1.明代宫中的缮写收发机构。
中书格
[相关解释]
1.明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1.明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中书检正
[相关解释]
1.宋代的内阁侍读。
1.宋代的内阁侍读。
中书省
[相关解释]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中令
[相关解释]
1.中书令的省称。 2.金职官名。正七品。参阅《金史.选举志二》。
1.中书令的省称。 2.金职官名。正七品。参阅《金史.选举志二》。
中旨
[相关解释]
1.皇帝的诏谕。 2.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1.皇帝的诏谕。 2.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中省
[相关解释]
1.中书省的省称。
1.中书省的省称。
中行评博
[相关解释]
1.中书﹑行人﹑大理评事和太常博士四种官职的合称。
1.中书﹑行人﹑大理评事和太常博士四种官职的合称。
丹阁
[相关解释]
1.宫殿中的楼阁。 2.指中书省官署。
1.宫殿中的楼阁。 2.指中书省官署。
乡壁虚造
[相关解释]
1.汉许慎《序》"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段玉裁注"此谓不信壁中书为古文,非毁之;谓好奇者改易正字,向孔氏之壁,凭空造此不可知之书指为古文也。"后因以称凭空捏造。乡,通"向"。
1.汉许慎《序》"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段玉裁注"此谓不信壁中书为古文,非毁之;谓好奇者改易正字,向孔氏之壁,凭空造此不可知之书指为古文也。"后因以称凭空捏造。乡,通"向"。
书府
[相关解释]
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2.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2.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二十四考中书令
[相关解释]
1.唐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遂以借称郭子仪。《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富郑公﹞在青州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1.唐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遂以借称郭子仪。《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富郑公﹞在青州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二省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尚书省。
1.指中书省﹑尚书省。
五台
[相关解释]
1.唐高宗龙朔中尚书﹑门下﹑中书﹑秘书﹑御史五官署均以台名,合称"五台"。 2.见"五台山"。
1.唐高宗龙朔中尚书﹑门下﹑中书﹑秘书﹑御史五官署均以台名,合称"五台"。 2.见"五台山"。
五字
[相关解释]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 2.晋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3.泛指表章。 4.指五言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 2.晋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3.泛指表章。 4.指五言诗。
五房
[相关解释]
1.唐宋中书省下分管行政事务的五个部门。
1.唐宋中书省下分管行政事务的五个部门。
五省
[相关解释]
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五花判事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各官员,对军国大事因所见不同,须分别在文书上签具意见并署名,谓之"五花判事"。
1.唐宋时,中书省各官员,对军国大事因所见不同,须分别在文书上签具意见并署名,谓之"五花判事"。
仙掖
[相关解释]
1.唐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
1.唐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
令公
[相关解释]
1.对中书令的尊称。中唐以后,节度使多加中书令,使用渐滥。
1.对中书令的尊称。中唐以后,节度使多加中书令,使用渐滥。
伴食中书
[相关解释]
1.谓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1.谓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使相
[相关解释]
1.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1.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侍郎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2.古代官名『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1.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2.古代官名『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六押
[相关解释]
1.唐制﹐中书省舍人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因以"六押"为中书舍人之别称。
1.唐制﹐中书省舍人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因以"六押"为中书舍人之别称。
六省
[相关解释]
1.指唐代的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
1.指唐代的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
六街
[相关解释]
1.唐京都长安的六条中心大街。北宋汴京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韦元僥巡六街。"胡三省注"长安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唐司空图《省试》诗"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北宋汴京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廪给,使传呼备盗。"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
1.唐京都长安的六条中心大街。北宋汴京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韦元僥巡六街。"胡三省注"长安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唐司空图《省试》诗"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北宋汴京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廪给,使传呼备盗。"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
内制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内史
[相关解释]
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 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
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 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
内史府
[相关解释]
1.南唐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
1.南唐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
内枢
[相关解释]
1.内枢密的省称。为军国重任。 2.中书省的别称。
1.内枢密的省称。为军国重任。 2.中书省的别称。
内翰
[相关解释]
1.唐宋称翰林为内翰。 2.清代称内阁中书为内翰。
1.唐宋称翰林为内翰。 2.清代称内阁中书为内翰。
内阁中书
[相关解释]
1.清代官名。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
1.清代官名。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
内降
[相关解释]
1.谓不按常规经中书等省议定,而由宫内直接发出诏令。
1.谓不按常规经中书等省议定,而由宫内直接发出诏令。
分省
[相关解释]
1.元代分设于地方上的中书省机关。 2.谓派赴不同的省。
1.元代分设于地方上的中书省机关。 2.谓派赴不同的省。
刑礼房
[相关解释]
1.唐代中书省属下的政务部门之一,掌管刑﹑礼。
1.唐代中书省属下的政务部门之一,掌管刑﹑礼。
前八司
[相关解释]
1.唐代称吏部﹑兵部﹑礼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书﹑门下等为前八司﹐其余各司称为后行。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1.唐代称吏部﹑兵部﹑礼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书﹑门下等为前八司﹐其余各司称为后行。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匦院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十三家
[相关解释]
1.(1)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珉。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晋太庇东卫瓘字伯玉﹑晋中书令兰陵缪播字宣则……右十三家为江熙字太和所集。侃今之讲﹐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南唐至南宋十三个制墨家,即李廷珪(包括李之子承宴)﹑沈珪(包括沈之子宴)﹑关珪﹑张遇﹑常遇﹑潘遇﹑张谷﹑潘谷﹑叶谷﹑胡景纯﹑陈赡﹑梅赡﹑耿德真。宋何薳《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
1.(1)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珉。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晋太庇东卫瓘字伯玉﹑晋中书令兰陵缪播字宣则……右十三家为江熙字太和所集。侃今之讲﹐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南唐至南宋十三个制墨家,即李廷珪(包括李之子承宴)﹑沈珪(包括沈之子宴)﹑关珪﹑张遇﹑常遇﹑潘遇﹑张谷﹑潘谷﹑叶谷﹑胡景纯﹑陈赡﹑梅赡﹑耿德真。宋何薳《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
南司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南省
[相关解释]
1.尚书省的别称。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之南,而尚书省更在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称南省。 2.特指隶属尚书省的礼部。 3.指南方。
1.尚书省的别称。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之南,而尚书省更在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称南省。 2.特指隶属尚书省的礼部。 3.指南方。
南衙
[相关解释]
1.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 2.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3.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
1.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 2.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3.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
卢米
[相关解释]
1.即北齐卢思道。曾为员外散骑郎,直中书省。北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他人不过得一﹑二篇,唯思道多达八篇,时称"八米侍郎",或称"卢米"。见《北史.卢思道传》。
1.即北齐卢思道。曾为员外散骑郎,直中书省。北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他人不过得一﹑二篇,唯思道多达八篇,时称"八米侍郎",或称"卢米"。见《北史.卢思道传》。
印累绶若
[相关解释]
1.语本《汉书.佞幸传.石显》"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颜师古注"累累,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多职,权势显赫。
1.语本《汉书.佞幸传.石显》"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颜师古注"累累,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多职,权势显赫。
台省
[相关解释]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右史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名。 2.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3.复姓。
1.古代史官名。 2.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3.复姓。
右垣
[相关解释]
1.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
1.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
右掖
[相关解释]
1.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2.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1.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2.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右相
[相关解释]
1.官名。春秋齐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及汉初因之。文帝以后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设左右丞相。唐玄宗开元初年改左右仆射为尚书左右丞相,天宝初复其旧,乃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元﹑明皆曾设左右丞相,后废。
1.官名。春秋齐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及汉初因之。文帝以后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设左右丞相。唐玄宗开元初年改左右仆射为尚书左右丞相,天宝初复其旧,乃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元﹑明皆曾设左右丞相,后废。
右省
[相关解释]
1.唐代中书省的别称。以其在宣政殿廊庑右面,故称。
1.唐代中书省的别称。以其在宣政殿廊庑右面,故称。
右貂
[相关解释]
1.指冠的右方加饰貂尾『侍中﹑中常侍和唐右散骑常侍﹑中书令的冠饰『应劭《汉官仪》卷上"侍中,左蝉右貂。"又"中常侍,秦官也『兴,或用士人……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后汉书.宦者传序》"自明帝以后……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亦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新唐书.百官志二》"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后因以为右散骑常侍的代称。
1.指冠的右方加饰貂尾『侍中﹑中常侍和唐右散骑常侍﹑中书令的冠饰『应劭《汉官仪》卷上"侍中,左蝉右貂。"又"中常侍,秦官也『兴,或用士人……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后汉书.宦者传序》"自明帝以后……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亦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新唐书.百官志二》"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后因以为右散骑常侍的代称。
司空图(837-908)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诗论讲求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有《二十四诗品》等诗论名篇◇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诗论讲求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有《二十四诗品》等诗论名篇◇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司言
[相关解释]
1.谓担任中书舍人。唐之中书舍人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2.宫中女官名。负责传宣圣旨。
1.谓担任中书舍人。唐之中书舍人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2.宫中女官名。负责传宣圣旨。
合长
[相关解释]
1.唐宋时常用以称呼中书省﹑尚书省﹑龙图阁等官署的主事官。
1.唐宋时常用以称呼中书省﹑尚书省﹑龙图阁等官署的主事官。
同三品
[相关解释]
1.唐代任宰相者之衔名。唐不设宰相之名,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掌宰相之权。以他官居宰相之职者,亦假以他名,如参议得失﹑参知政事◇李绩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意即同侍中﹑中书令。"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高品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除外。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此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1.唐代任宰相者之衔名。唐不设宰相之名,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掌宰相之权。以他官居宰相之职者,亦假以他名,如参议得失﹑参知政事◇李绩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意即同侍中﹑中书令。"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高品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除外。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此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吏房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囊书
[相关解释]
1.囊中书札。 2.以袋盛书。 3.犹囊封,封事。
1.囊中书札。 2.以袋盛书。 3.犹囊封,封事。
四户
[相关解释]
1.四门。 2.南朝齐永明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
1.四门。 2.南朝齐永明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
四方馆
[相关解释]
1.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1.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四禁
[相关解释]
1.四种戒止的事。指君主的四禁。 2.四种戒止的事。指唐代中书舍人的四禁。
1.四种戒止的事。指君主的四禁。 2.四种戒止的事。指唐代中书舍人的四禁。
坐狨
[相关解释]
1.宋制,文官中书舍人以上,武臣节度使以上,九月至翌年三月得乘狨座,称"坐狨"。
1.宋制,文官中书舍人以上,武臣节度使以上,九月至翌年三月得乘狨座,称"坐狨"。
堂吏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1.唐宋时中书省的办事吏员。原自中央各机构抽补。宋太祖以其擅中书事权,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选授。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
堂差
[相关解释]
1.宋时谓由中书省授予职务。 2.旧时妓女应召出外陪嫖客饮酒,叫出堂差。
1.宋时谓由中书省授予职务。 2.旧时妓女应召出外陪嫖客饮酒,叫出堂差。
堂老
[相关解释]
1.唐宰相治事之所为政事堂,亦称中书堂,故宰相彼此尊称为堂老。 2.谓母亲。见清翟灏《通俗编.称谓》。
1.唐宰相治事之所为政事堂,亦称中书堂,故宰相彼此尊称为堂老。 2.谓母亲。见清翟灏《通俗编.称谓》。
墨敕斜封
[相关解释]
1.用斜封下达的墨敕。唐中宗时权宠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用斜封付中书执行,时人称为斜封官。
1.用斜封下达的墨敕。唐中宗时权宠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用斜封付中书执行,时人称为斜封官。
壁中书
[相关解释]
1.亦称"壁书"。亦称"壁经"。 2.汉代发现于孔子宅壁中藏书。近人认为这些书是战国时的写本,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八世孙孔鲋(或谓鲋弟腾)藏入壁中的。
1.亦称"壁书"。亦称"壁经"。 2.汉代发现于孔子宅壁中藏书。近人认为这些书是战国时的写本,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八世孙孔鲋(或谓鲋弟腾)藏入壁中的。
壁书
[相关解释]
1.见"壁中书"。
1.见"壁中书"。
壁经
[相关解释]
1.见"壁中书"。 2.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1.见"壁中书"。 2.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夏完淳(1631-1647)
[相关解释]
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即跟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夏允彝兵败自杀后,又与陈子龙等联合太湖义兵继续抗清。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被捕后不屈被杀,年仅十六岁。所作诗赋慷慨悲壮,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即跟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夏允彝兵败自杀后,又与陈子龙等联合太湖义兵继续抗清。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被捕后不屈被杀,年仅十六岁。所作诗赋慷慨悲壮,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外制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1.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宅引
[相关解释]
1.宋时,宰相于假日黎明赴中书省,有朱衣吏自私第前导,称宅引。参阅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宋赵升《朝野类要.宅引》。
1.宋时,宰相于假日黎明赴中书省,有朱衣吏自私第前导,称宅引。参阅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宋赵升《朝野类要.宅引》。
审刑院
[相关解释]
1.亦省称"审刑"。 2.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1.亦省称"审刑"。 2.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宣头
[相关解释]
1.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1.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宣锁
[相关解释]
1.宋制,凡拟草除授宰执及重要事项的制诏,由天子当晩宣召当直翰林学士官面谕,归院后,令内侍锁学士院,禁人出入。天明前呈送皇帝,俟当日晨交中书授舍人宣读后,方可开院∠称"宣锁"。见《宋史.职官志二》。
1.宋制,凡拟草除授宰执及重要事项的制诏,由天子当晩宣召当直翰林学士官面谕,归院后,令内侍锁学士院,禁人出入。天明前呈送皇帝,俟当日晨交中书授舍人宣读后,方可开院∠称"宣锁"。见《宋史.职官志二》。
小凤
[相关解释]
1.小凤凰。亦美称小鸟。 2.唐宋时中书舍人的别称。 3.见"小凤团"。
1.小凤凰。亦美称小鸟。 2.唐宋时中书舍人的别称。 3.见"小凤团"。
尚书
[相关解释]
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尚书省
[相关解释]
1.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1.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屈揖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1.唐宋时百官于中书省见宰相之礼。
山西
[相关解释]
1.山的西坡。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华山以西地区。又称关西。 3.称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隋末置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书省,清至今皆为山西省。
1.山的西坡。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华山以西地区。又称关西。 3.称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隋末置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书省,清至今皆为山西省。
左史
[相关解释]
1.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楚有左史倚相。见《国语.楚语》。
1.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楚有左史倚相。见《国语.楚语》。
平章
[相关解释]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
廿四考中书
[相关解释]
1.指唐郭子仪。《旧唐书.郭子仪传》载,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在任期中主持官吏的考绩,前后达二十四次,故有此称。
1.指唐郭子仪。《旧唐书.郭子仪传》载,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在任期中主持官吏的考绩,前后达二十四次,故有此称。
张九龄(678-74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感遇诗》十二首为其名篇。有《曲江集》。
唐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感遇诗》十二首为其名篇。有《曲江集》。
御仙带
[相关解释]
1.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1.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押角
[相关解释]
1.坐于榻角。唐中书﹑门下两省官上事之制。
1.坐于榻角。唐中书﹑门下两省官上事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