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6 查到相关两头的内容。
带有两头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把抓了两头弗露
[相关解释]
1.俗谚。比喻吝啬。
1.俗谚。比喻吝啬。
一担挑
[相关解释]
1.一担有两头,故用以指两种人或物有相连的关系。(1)形容财产不多。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我想着'想治疮不能怕挖肉',卖!就想起来卖地。心里想着'终究是不够一担挑了',再去周口赶一趟,捞他一家伙,万一走点运气,就挣回来了。"(2)指连襟。姐妹的丈夫。
1.一担有两头,故用以指两种人或物有相连的关系。(1)形容财产不多。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我想着'想治疮不能怕挖肉',卖!就想起来卖地。心里想着'终究是不够一担挑了',再去周口赶一趟,捞他一家伙,万一走点运气,就挣回来了。"(2)指连襟。姐妹的丈夫。
一条扁担两头挑
[相关解释]
1.比喻两方面都顾到。
1.比喻两方面都顾到。
三天两头
[相关解释]
1.犹言经常。
1.犹言经常。
两头
[相关解释]
(~儿)①这一头和那一头;事物相对的两端梭的形状是中间粗,~儿尖ㄧ抓~儿,带中间。②双方;两方面这件事~都满意。③两个地方家里地里~儿照顾不过来。
(~儿)①这一头和那一头;事物相对的两端梭的形状是中间粗,~儿尖ㄧ抓~儿,带中间。②双方;两方面这件事~都满意。③两个地方家里地里~儿照顾不过来。
两头三面
[相关解释]
1.同"两头白面"。
1.同"两头白面"。
两头和番
[相关解释]
1.谓两面拨弄﹑搅和。
1.谓两面拨弄﹑搅和。
两头大
[相关解释]
1.原谓不分妻妾,引申为和妻子处于同等地位的妾。
1.原谓不分妻妾,引申为和妻子处于同等地位的妾。
两头蒙
[相关解释]
1.即鼓。
1.即鼓。
两头蛇
[相关解释]
1.蛇之一种。无毒,尾圆钝,骤看颇象头,且有与头相同的行动习性,故名。古人传说见之者死『贾谊《新书·春秋》"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上》"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两头蛇﹐岭外多此类。时有如小指大者﹐长尺余﹐腹下鳞红皆锦文。一头有口眼﹐一头
1.蛇之一种。无毒,尾圆钝,骤看颇象头,且有与头相同的行动习性,故名。古人传说见之者死『贾谊《新书·春秋》"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上》"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两头蛇﹐岭外多此类。时有如小指大者﹐长尺余﹐腹下鳞红皆锦文。一头有口眼﹐一头
两末
[相关解释]
1.两个极端。 2.两端;两头。
1.两个极端。 2.两端;两头。
两端
[相关解释]
1.事物的两个顶端;两头。 2.谓两个极端。 3.犹两者。 4.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 5.犹两种﹑两类。
1.事物的两个顶端;两头。 2.谓两个极端。 3.犹两者。 4.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 5.犹两种﹑两类。
两骑牛
[相关解释]
1.一个人骑两头牛,比喻同时依附对立的两方。
1.一个人骑两头牛,比喻同时依附对立的两方。
亚腰
[相关解释]
1.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1.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共命鸟
[相关解释]
1.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义译。又译作"命命鸟"或"生生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世诗文亦常从"共命"二字取义用之。
1.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义译。又译作"命命鸟"或"生生鸟"。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世诗文亦常从"共命"二字取义用之。
十字镐
[相关解释]
1.两头有齿的镐,镐头与柄呈十字形。
1.两头有齿的镐,镐头与柄呈十字形。
南荣
[相关解释]
1.房屋的南檐。荣,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2.南方之地。 3.复姓。周有南荣趎。见《庄子.庚桑楚》。
1.房屋的南檐。荣,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2.南方之地。 3.复姓。周有南荣趎。见《庄子.庚桑楚》。
双套飞车
[相关解释]
1.两头牲口拉的大车。
1.两头牲口拉的大车。
吕公绦
[相关解释]
1.衣带名。两头有五色丝绦,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常用之,故名。 2.刑具名。
1.衣带名。两头有五色丝绦,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常用之,故名。 2.刑具名。
哑铃
[相关解释]
1.体操器械。用木头或铁制成,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以便手握,因其形似铃而无声,故名。
1.体操器械。用木头或铁制成,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以便手握,因其形似铃而无声,故名。
地头
[相关解释]
1.田地的两头。 2.当地;本地。 3.处所;地方。 4.方面。 5.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1.田地的两头。 2.当地;本地。 3.处所;地方。 4.方面。 5.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埋蛇
[相关解释]
1.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后以"埋蛇"为善行仁爱之典。
1.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后以"埋蛇"为善行仁爱之典。
小头
[相关解释]
1.尖头。 2.两头粗细不同的棍棒的细头。 3.赌博时的少量抽头钱。 4.旧时的一种银币﹐因币面上的头像略小﹐故名。 5.整体中的小部分。
1.尖头。 2.两头粗细不同的棍棒的细头。 3.赌博时的少量抽头钱。 4.旧时的一种银币﹐因币面上的头像略小﹐故名。 5.整体中的小部分。
小要
[相关解释]
1.细腰。要﹐"腰"的古字。 2.古深衣之衽(两旁前后幅缝合之处﹐即腰部衣身最狭之外)。 3.古代合棺之木。两边各三枚﹐两头各二枚。又名"衽"。
1.细腰。要﹐"腰"的古字。 2.古深衣之衽(两旁前后幅缝合之处﹐即腰部衣身最狭之外)。 3.古代合棺之木。两边各三枚﹐两头各二枚。又名"衽"。
尖串
[相关解释]
1.方言。即尖担﹐一种挑柴用的两头尖的长棍。
1.方言。即尖担﹐一种挑柴用的两头尖的长棍。
尖担两头脱
[相关解释]
1.比喻两头落空。
1.比喻两头落空。
尜尜
[相关解释]
1.一种两头尖,中间大的玩具。
1.一种两头尖,中间大的玩具。
抅绳
[相关解释]
1.两头有搭钩的绳子。
1.两头有搭钩的绳子。
担儿
[相关解释]
1.扁低挂在两头的东西。
1.扁低挂在两头的东西。
担头
[相关解释]
1.货担两头;一挑东西。
1.货担两头;一挑东西。
担子
[相关解释]
1.扁低挂在两头的东西。特指货担。 2.比喻担负的责任。 3.一种有坐位而无轿厢的便轿。 4.借指担夫。 5.扁担。
1.扁低挂在两头的东西。特指货担。 2.比喻担负的责任。 3.一种有坐位而无轿厢的便轿。 4.借指担夫。 5.扁担。
掎角
[相关解释]
也作犄角”。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掎角之势。
也作犄角”。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掎角之势。
掷标枪
[相关解释]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枪杆用木料或金属制成,中间粗两头细,有金属枪尖。运动员以单手持枪,沿直线助跑后,由背后经肩上把枪掷出,使之落在29°的扇形区内。并须枪尖先着地。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枪杆用木料或金属制成,中间粗两头细,有金属枪尖。运动员以单手持枪,沿直线助跑后,由背后经肩上把枪掷出,使之落在29°的扇形区内。并须枪尖先着地。
木柶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木制的礼器,两头屈曲,状如匙,用来舀取食物。
1.古代一种木制的礼器,两头屈曲,状如匙,用来舀取食物。
条脱
[相关解释]
1.古代臂饰。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可活动,以便紧松。一副两个。
1.古代臂饰。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可活动,以便紧松。一副两个。
枳首蛇
[相关解释]
1.歧头蛇,两头蛇。枳,通"枝",歧出。
1.歧头蛇,两头蛇。枳,通"枝",歧出。
标枪
[相关解释]
①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经过助跑后把标枪投掷出去。②田径运动使用的投掷器械之一,枪杆木制(或金属制),中间粗,两头细,前端安着尖的金属头。③旧式武器,在长杆的一端安装枪头,可以投掷,用来杀敌或打猎。
①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经过助跑后把标枪投掷出去。②田径运动使用的投掷器械之一,枪杆木制(或金属制),中间粗,两头细,前端安着尖的金属头。③旧式武器,在长杆的一端安装枪头,可以投掷,用来杀敌或打猎。
棉手闷子
[相关解释]
1.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1.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眉瑑
[相关解释]
1.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两旁稍微高出的部分叫"眉瑑"。
1.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两旁稍微高出的部分叫"眉瑑"。
纺锤
[相关解释]
纺纱工具,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小圆木棒,把棉絮或棉纱的一端固定在上面,纺锤旋转,就把棉絮纺成纱,或把纱纺成线。
纺纱工具,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小圆木棒,把棉絮或棉纱的一端固定在上面,纺锤旋转,就把棉絮纺成纱,或把纱纺成线。
翚甍
[相关解释]
1.两头上翘,状如鸟飞的屋脊。
1.两头上翘,状如鸟飞的屋脊。
耆婆耆婆
[相关解释]
1.梵语jivajivaka的音译﹐又译命命鸟﹑共命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见于佛典。
1.梵语jivajivaka的音译﹐又译命命鸟﹑共命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见于佛典。
茧糖
[相关解释]
1.饧糖的一种。大如枣核,两头尖,形似茧,故称。
1.饧糖的一种。大如枣核,两头尖,形似茧,故称。
褥套
[相关解释]
1.出门时装被褥等的布套。反面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个兜儿,可搭在肩上或牲口背上。
1.出门时装被褥等的布套。反面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个兜儿,可搭在肩上或牲口背上。
走钢丝
[相关解释]
杂技节目。由古代的走索发展而来。走索的硬绳”和软绳”改为硬钢丝、软钢丝,演员一至三、四人,在两头拴住的钢丝上做走动、坐卧、跳跃及骑车、上梯、筋斗等动作。在高空表演的称高空钢丝”。
杂技节目。由古代的走索发展而来。走索的硬绳”和软绳”改为硬钢丝、软钢丝,演员一至三、四人,在两头拴住的钢丝上做走动、坐卧、跳跃及骑车、上梯、筋斗等动作。在高空表演的称高空钢丝”。
越王约发
[相关解释]
1.两头蛇的别名。
1.两头蛇的别名。
越王蛇
[相关解释]
1.两头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两头蛇》。
1.两头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两头蛇》。
轵虺
[相关解释]
1.两头的土虺蛇。
1.两头的土虺蛇。
连厢
[相关解释]
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领口
[相关解释]
1.衣服上两肩之间套住脖子的孔及其边缘。 2.领子两头相合的地方。 3.方言。借指上衣。
1.衣服上两肩之间套住脖子的孔及其边缘。 2.领子两头相合的地方。 3.方言。借指上衣。
领门儿
[相关解释]
1.衣领上两头相合的地方。
1.衣领上两头相合的地方。
马鞍
[相关解释]
1.放在骡马背上供人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
1.放在骡马背上供人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
马鞍形
[相关解释]
1.两头高起中间低落的形状。多比喻事物发展曲折﹑有起伏。
1.两头高起中间低落的形状。多比喻事物发展曲折﹑有起伏。
骑两头马
[相关解释]
1.犹骑墙。
1.犹骑墙。
高肩担
[相关解释]
1.把东西扎在扁担两头上面的担子。
1.把东西扎在扁担两头上面的担子。
鸡飞蛋打
[相关解释]
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毫无所得。
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毫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