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东南的内容。
带有东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关
[相关解释]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2.(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2.(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
三十二天
[相关解释]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 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 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三夷
[相关解释]
1.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越的一支。
1.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越的一支。
三竺
[相关解释]
1.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东南的天竺山,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寺院,合称"三天竺",简称"三竺"。
1.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东南的天竺山,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寺院,合称"三天竺",简称"三竺"。
三茅
[相关解释]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 2.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 3.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 2.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 3.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
三说法
[相关解释]
1.宋干兴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
1.宋干兴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
三越
[相关解释]
1.指吴越﹑闽越﹑南越。约当今东南沿海地区。
1.指吴越﹑闽越﹑南越。约当今东南沿海地区。
上江
[相关解释]
1.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4.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1.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4.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上海大学
[相关解释]
①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国共合作创办的高等学校。前身为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1922年春创立于上海,同年10月改为上海大学。设中文系、外文系、社会系、美术系以及附属中学。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查封。②中国的综合性大学。1994年5月创办于上海。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型原上海大学(创办于1983年)合并而成。有理、工、文、法、美术、国际商业、经济管理等学院。
①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国共合作创办的高等学校。前身为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1922年春创立于上海,同年10月改为上海大学。设中文系、外文系、社会系、美术系以及附属中学。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查封。②中国的综合性大学。1994年5月创办于上海。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型原上海大学(创办于1983年)合并而成。有理、工、文、法、美术、国际商业、经济管理等学院。
丙穴
[相关解释]
1.地名。大丙山之穴,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与勉县接境。四川省城口县南﹑广元县北﹑雅安县南亦有丙穴。 2.鱼名,亦泛指嘉鱼。
1.地名。大丙山之穴,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与勉县接境。四川省城口县南﹑广元县北﹑雅安县南亦有丙穴。 2.鱼名,亦泛指嘉鱼。
东下
[相关解释]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2.谓向东攻克。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2.谓向东攻克。
东南
[相关解释]
①东和南之间的方向。②(dōngnán)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市。
①东和南之间的方向。②(dōngnán)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市。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
[相关解释]
1.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尉﹑候,武官名。
1.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尉﹑候,武官名。
东南之宝
[相关解释]
1.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1.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东南之秀
[相关解释]
1.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1.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东南之美
[相关解释]
1.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1.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东南亚
[相关解释]
亚洲的东南部,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
亚洲的东南部,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
东南亚国家联盟
[相关解释]
简称东盟”。东南亚地区性国际组织。1967年8月在泰国曼谷成立。成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为观察员。宗旨是,协调东盟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把东盟建设成和平、自由的中立区和经济集团,在军事上建立双边或多边协作。
简称东盟”。东南亚地区性国际组织。1967年8月在泰国曼谷成立。成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为观察员。宗旨是,协调东盟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把东盟建设成和平、自由的中立区和经济集团,在军事上建立双边或多边协作。
东南内
[相关解释]
1.唐代御用马厩名。
1.唐代御用马厩名。
东南半壁
[相关解释]
1.指东南半边的江山。
1.指东南半边的江山。
东南极洲
[相关解释]
横贯南极山脉以东的南极大陆,也称大南极洲。面积占整个南极大陆的三分之二,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岸较平直,轮廓大体呈半圆形。上覆冰盖厚度很大,冰下基岩地形比较平缓。
横贯南极山脉以东的南极大陆,也称大南极洲。面积占整个南极大陆的三分之二,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岸较平直,轮廓大体呈半圆形。上覆冰盖厚度很大,冰下基岩地形比较平缓。
东南欧
[相关解释]
1.欧洲的东南部。包括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国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1.欧洲的东南部。包括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国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东南竹箭
[相关解释]
1.《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1.《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东南美
[相关解释]
1.《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郭璞注"竹箭,筱也。"筱,小竹◇因以"东南美"指竹。
1.《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郭璞注"竹箭,筱也。"筱,小竹◇因以"东南美"指竹。
东南雀飞
[相关解释]
1.喻夫妻分离。用古诗《孔雀东南飞》事典。
1.喻夫妻分离。用古诗《孔雀东南飞》事典。
东土山
[相关解释]
1.指东晋谢安在金陵城东南比照会稽东山所筑之山。一名土山。
1.指东晋谢安在金陵城东南比照会稽东山所筑之山。一名土山。
东盟
[相关解释]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
东箭
[相关解释]
1."东南竹箭"的省称。多用以喻杰出的人才。
1."东南竹箭"的省称。多用以喻杰出的人才。
东越
[相关解释]
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指闽东或浙东地区。
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指闽东或浙东地区。
东驴西磨,麦城自破
[相关解释]
1.相传春秋吴伍子胥造驴磨二城,自东﹑西两方夹攻楚国的麦城,克之。驴磨二城旧址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
1.相传春秋吴伍子胥造驴磨二城,自东﹑西两方夹攻楚国的麦城,克之。驴磨二城旧址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
两韵诗
[相关解释]
1.诗体之一种。一首诗中押平仄两韵。如唐章碣《变体诗》"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就是一首两韵诗。
1.诗体之一种。一首诗中押平仄两韵。如唐章碣《变体诗》"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就是一首两韵诗。
中南半岛
[相关解释]
又称中与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马来半岛。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胶、油棕等。矿产有锡、钨、石油等。
又称中与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马来半岛。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胶、油棕等。矿产有锡、钨、石油等。
中星仪
[相关解释]
又称子午仪”。一种观测恒星过中天时刻的天体测量仪器。由望远镜、寻星度盘、水准器、支座等组成。望远镜垂直放置在东南向的水平轴上,可在子午圈平面内旋转。
又称子午仪”。一种观测恒星过中天时刻的天体测量仪器。由望远镜、寻星度盘、水准器、支座等组成。望远镜垂直放置在东南向的水平轴上,可在子午圈平面内旋转。
乌拉圭
[相关解释]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乌爹泥
[相关解释]
1.药物名。以茶为原料制成。可敷治小儿诸疮。始制自东南亚国家,我国仿造后改名为"孩儿茶"。
1.药物名。以茶为原料制成。可敷治小儿诸疮。始制自东南亚国家,我国仿造后改名为"孩儿茶"。
二韭
[相关解释]
1.指浙江省象山县东南一百里海中的韭山列岛。
1.指浙江省象山县东南一百里海中的韭山列岛。
云台
[相关解释]
1.高耸入云的台阁。 2.汉宫中高台名『光武帝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3.汉宫中高台名『明帝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邓禹等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4.山名。在陕西省华阴县境。即西岳华山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5.山名。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接阆中县界。一名天柱山。 6.山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郁洲﹐明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7.道观名。
1.高耸入云的台阁。 2.汉宫中高台名『光武帝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3.汉宫中高台名『明帝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邓禹等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4.山名。在陕西省华阴县境。即西岳华山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5.山名。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接阆中县界。一名天柱山。 6.山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郁洲﹐明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7.道观名。
云豹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五松
[相关解释]
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
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
五柞宫
[相关解释]
1.汉离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
1.汉离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
五河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 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宋于五河口置隘,东滨淮,西北有浍﹑沱,东南有漴,东北有潼。
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 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宋于五河口置隘,东滨淮,西北有浍﹑沱,东南有漴,东北有潼。
五湖
[相关解释]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
五父
[相关解释]
1.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 2.春秋鲁桓公之弟公子佗的称号。 3.唐李揆对李辅国的尊称。
1.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 2.春秋鲁桓公之弟公子佗的称号。 3.唐李揆对李辅国的尊称。
五老峰
[相关解释]
1.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九叠屏为李白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朱熹讲学处。
1.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九叠屏为李白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朱熹讲学处。
五马
[相关解释]
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2.太守的代称。
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2.太守的代称。
亚太地区
[相关解释]
1.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现多指亚洲东部﹑东南部及太平洋西南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内的广大地区。美国也参加了亚太地区的一些国际性组织和会议。
1.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现多指亚洲东部﹑东南部及太平洋西南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内的广大地区。美国也参加了亚太地区的一些国际性组织和会议。
介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春秋晋介之推隐居此山,故名。 2.山名。在山西省闻喜县。
1.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春秋晋介之推隐居此山,故名。 2.山名。在山西省闻喜县。
仙凫
[相关解释]
1.《后汉书.方术传.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凫"作为履的典实。 2.比喻足迹﹑行踪。 3.鸭的美称。
1.《后汉书.方术传.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凫"作为履的典实。 2.比喻足迹﹑行踪。 3.鸭的美称。
仙茅
[相关解释]
1.亦作"僲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1.亦作"僲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伊颍
[相关解释]
1.伊水与颍水的合称。位于河南。亦指两水所流经的地区。颍水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东南流,汇入淮河。
1.伊水与颍水的合称。位于河南。亦指两水所流经的地区。颍水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东南流,汇入淮河。
会稽
[相关解释]
1.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防山,又名茅山。 2.郡名。秦置,今江苏省东部及浙江省西部地。
1.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防山,又名茅山。 2.郡名。秦置,今江苏省东部及浙江省西部地。
伽南香
[相关解释]
1.亦省作"伽楠"。亦省作"伽?"。 2.即沉香。多产于南洋,以东南亚古国占城者为最着。我国海南岛亦有出产。
1.亦省作"伽楠"。亦省作"伽?"。 2.即沉香。多产于南洋,以东南亚古国占城者为最着。我国海南岛亦有出产。
佛狸祠
[相关解释]
1.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狸)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见《魏书.世祖记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二。
1.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狸)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见《魏书.世祖记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二。
佛罗里达半岛
[相关解释]
美国东南部的半岛。面积11.5万平方千米。地势低缓,多湖泊。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南端属热带气候。盛产柑橘、甘蔗。东部沿海滩绵长,为著名旅游和疗养胜地。
美国东南部的半岛。面积11.5万平方千米。地势低缓,多湖泊。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南端属热带气候。盛产柑橘、甘蔗。东部沿海滩绵长,为著名旅游和疗养胜地。
倀州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邑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周时为薛国。
1.春秋时邑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周时为薛国。
借东风
[相关解释]
1.《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1.《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克罗地亚
[相关解释]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565万平方千米。人口478万(1991年)。首都萨格勒布。内陆是平原和丘陵,西部是山地。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较发达。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等。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565万平方千米。人口478万(1991年)。首都萨格勒布。内陆是平原和丘陵,西部是山地。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较发达。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等。
八关
[相关解释]
1.指八个关口。(1)指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辳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2)指明末腾越州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名为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蛮哈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神护
1.指八个关口。(1)指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辳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2)指明末腾越州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名为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蛮哈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神护
八卦方位
[相关解释]
1.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干﹐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参阅宋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1.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干﹐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参阅宋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六廻
[相关解释]
1.古制天子有马六厩『曰未央﹑承华﹑騪騜﹑骑马﹑辂輈﹑大厩﹐马皆万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引《汉旧仪》。唐曰左飞﹑右飞﹑左万﹑右万﹑东南内﹑西南内。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1.古制天子有马六厩『曰未央﹑承华﹑騪騜﹑骑马﹑辂輈﹑大厩﹐马皆万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引《汉旧仪》。唐曰左飞﹑右飞﹑左万﹑右万﹑东南内﹑西南内。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六泉
[相关解释]
1.亦称"六钱"。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2.泉名。一在安徽省青阳县五溪山之南﹐俗称六泉口。一在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其泉有六源﹐故名。
1.亦称"六钱"。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2.泉名。一在安徽省青阳县五溪山之南﹐俗称六泉口。一在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其泉有六源﹐故名。
冉冉趋
[相关解释]
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后以"冉冉趋"指仕宦为政。
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后以"冉冉趋"指仕宦为政。
冥阨
[相关解释]
1.亦作"冥隘"。亦作"冥阸"。 2.古隘道名。即今河南省信阳县东南平靖关。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大隧﹑直辕二隘并为淮汉间兵争要害。
1.亦作"冥隘"。亦作"冥阸"。 2.古隘道名。即今河南省信阳县东南平靖关。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大隧﹑直辕二隘并为淮汉间兵争要害。
决水
[相关解释]
1.谓河堤决口。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 3.水名。源出河南省商城县之牛山,名牛山河。东北流经固始县东南,名史河。又东至安徽省霍丘县界入淮。
1.谓河堤决口。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 3.水名。源出河南省商城县之牛山,名牛山河。东北流经固始县东南,名史河。又东至安徽省霍丘县界入淮。
净月潭
[相关解释]
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为长春市新开辟的风景区,山水相融,风景优美。分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潭东村舍、月潭水光等四个景区。占地80平方千米,已辟为森林公园。与长春市内伪满洲国皇宫、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合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为长春市新开辟的风景区,山水相融,风景优美。分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潭东村舍、月潭水光等四个景区。占地80平方千米,已辟为森林公园。与长春市内伪满洲国皇宫、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合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凤女台
[相关解释]
1.相传为秦人祭祀弄玉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凤女祠。台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亦借指公主和美女所居之处。
1.相传为秦人祭祀弄玉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凤女祠。台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亦借指公主和美女所居之处。
凤女祠
[相关解释]
1.古祠名。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夫萧史双双乘凤凰而去,秦人筑祠祀之。故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
1.古祠名。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夫萧史双双乘凤凰而去,秦人筑祠祀之。故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
刺山
[相关解释]
1.旧传甘肃敦煌东南一百三十里有悬泉水,出龙勒山腹『将李广利伐大宛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沙洲》◇遂以为典实。
1.旧传甘肃敦煌东南一百三十里有悬泉水,出龙勒山腹『将李广利伐大宛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沙洲》◇遂以为典实。
努尔哈赤(1559-1626)
[相关解释]
即清太祖”◇金(清)创立者。爱新觉罗氏。满族。1583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后逐步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并创建八旗制度。1616年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南)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南)战役中大败明军,逐步夺取辽东。1626年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明将袁崇焕所部击伤,不久病死。
即清太祖”◇金(清)创立者。爱新觉罗氏。满族。1583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后逐步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并创建八旗制度。1616年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南)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南)战役中大败明军,逐步夺取辽东。1626年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明将袁崇焕所部击伤,不久病死。
劫贝
[相关解释]
1.即吉贝。木棉科植物。东南亚广泛栽培,古代即已传入我国。棉毛可为纺织原料和床垫﹑枕心等的填料。
1.即吉贝。木棉科植物。东南亚广泛栽培,古代即已传入我国。棉毛可为纺织原料和床垫﹑枕心等的填料。
十九路
[相关解释]
1.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北﹑河东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十九路。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1.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北﹑河东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十九路。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南乐
[相关解释]
1.指《诗经》中的二《南》(《周南》《召南》)。 2.即福建南曲。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1.指《诗经》中的二《南》(《周南》《召南》)。 2.即福建南曲。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南京市
[相关解释]
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南园十先生
[相关解释]
1.南园即抗风轩,在广州城东南大忠祠侧。明初,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结社唱酬于此,称南园五子。写诗力去宋元风习,以上追三唐为旨归,嘉靖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又聚会抗风轩,复振南园之风,称南园后五子。清光绪年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乃将前后五子合称南园十先生,并建南园十先生祠。明葛征奇编有《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陈文藻等编有《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参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
1.南园即抗风轩,在广州城东南大忠祠侧。明初,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结社唱酬于此,称南园五子。写诗力去宋元风习,以上追三唐为旨归,嘉靖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又聚会抗风轩,复振南园之风,称南园后五子。清光绪年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乃将前后五子合称南园十先生,并建南园十先生祠。明葛征奇编有《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陈文藻等编有《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参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
南楚
[相关解释]
1.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1.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南楼
[相关解释]
1.在南面的楼。南朝宋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闻人倓注"灵运《游名山志》'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横山。'" 2.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又名玩月楼。 3.古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又名岑楼。清乾隆中毁,毕沅重修之。 4.古楼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 5.古楼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唐张九龄尝登此楼赋诗。宋张栻重修,改名曲江楼。 6.古楼名。在广西省宜山县南,有宋黄庭坚所书《范滂传》刻石。宋嘉熙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1.在南面的楼。南朝宋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闻人倓注"灵运《游名山志》'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横山。'" 2.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又名玩月楼。 3.古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又名岑楼。清乾隆中毁,毕沅重修之。 4.古楼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 5.古楼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唐张九龄尝登此楼赋诗。宋张栻重修,改名曲江楼。 6.古楼名。在广西省宜山县南,有宋黄庭坚所书《范滂传》刻石。宋嘉熙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南海神
[相关解释]
1.南方之神。庙在广东省广州市东南。
1.南方之神。庙在广东省广州市东南。
南湖
[相关解释]
1.一名鸳鸯湖。在浙江省嘉兴县城东南〓中有烟雨楼,为当地名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沪迁此继续举行。
1.一名鸳鸯湖。在浙江省嘉兴县城东南〓中有烟雨楼,为当地名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沪迁此继续举行。
南虢
[相关解释]
1.周时诸侯国名。本封于西虢,在陕西。平王东迁,徙于上阳,改称南虢。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
1.周时诸侯国名。本封于西虢,在陕西。平王东迁,徙于上阳,改称南虢。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
南通市
[相关解释]
在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通扬运河和通吕运河交点。1949年设市。人口609万(1995年)。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建有南通纺织博物馆。名胜古迹有狼山、天宁寺、倭子坟、曹顶墓等。
在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通扬运河和通吕运河交点。1949年设市。人口609万(1995年)。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建有南通纺织博物馆。名胜古迹有狼山、天宁寺、倭子坟、曹顶墓等。
卭竹
[相关解释]
1.竹名。因产于西汉邛都县(今四川西昌东南)境,故名。
1.竹名。因产于西汉邛都县(今四川西昌东南)境,故名。
印度尼西亚
[相关解释]
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印纹陶文化
[相关解释]
1.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1.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即墨
[相关解释]
1.复姓『有即墨成。见《汉书.儒林传》。 2.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战国时为齐邑,秦置县,北齐废。
1.复姓『有即墨成。见《汉书.儒林传》。 2.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战国时为齐邑,秦置县,北齐废。
厕牏
[相关解释]
1.便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石建﹞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裴髎集解引孟康曰"厕,行清;窬,行中受粪者也。东南人谓凿木空中如曹谓之窬。"按,《汉书.万石君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注,两"窬"字均作"牏"。明归有光《陶节妇传》"已而姑病痢,六十余日,昼夜不去侧。时尚秋暑,秽不可闻,常取中裙厕牏自浣洒之。"清钱谦益《永丰程翁七十寿序》"考其家教,不过使其子孙驯行孝谨,澣厕牏﹑数马足而已。"一说厕牏指旁室门墙边的水沟。参阅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万石君传》。
1.便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石建﹞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裴髎集解引孟康曰"厕,行清;窬,行中受粪者也。东南人谓凿木空中如曹谓之窬。"按,《汉书.万石君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注,两"窬"字均作"牏"。明归有光《陶节妇传》"已而姑病痢,六十余日,昼夜不去侧。时尚秋暑,秽不可闻,常取中裙厕牏自浣洒之。"清钱谦益《永丰程翁七十寿序》"考其家教,不过使其子孙驯行孝谨,澣厕牏﹑数马足而已。"一说厕牏指旁室门墙边的水沟。参阅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万石君传》。
厦门市
[相关解释]
在福建省东南沿海、鹰厦铁路终点。明代在厦门岛上筑城,1933年设市。1956年海堤筑成之后与大陆相连。人口669万(1995年)。厦门港港阔水深,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1980年辟设经济特区。名胜古迹有鼓浪屿、南普陀、万石山、集美鳌园等。有厦门大学等高等学校。
在福建省东南沿海、鹰厦铁路终点。明代在厦门岛上筑城,1933年设市。1956年海堤筑成之后与大陆相连。人口669万(1995年)。厦门港港阔水深,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1980年辟设经济特区。名胜古迹有鼓浪屿、南普陀、万石山、集美鳌园等。有厦门大学等高等学校。
双凫
[相关解释]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叙事诗
[相关解释]
1.诗歌的一种。以叙述历史或当代的事件为内容的诗。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我国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
1.诗歌的一种。以叙述历史或当代的事件为内容的诗。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我国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
句曲
[相关解释]
1.弯曲。 2.山名。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汉茅盈与其弟固﹑衷修道于此,故又称茅山。上有蓬壶﹑玉柱﹑华阳三洞,道家以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参阅《梁书.陶弘景传》﹑《云笈七签》卷二七。
1.弯曲。 2.山名。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汉茅盈与其弟固﹑衷修道于此,故又称茅山。上有蓬壶﹑玉柱﹑华阳三洞,道家以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参阅《梁书.陶弘景传》﹑《云笈七签》卷二七。
台湾省
[相关解释]
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东和南海之间。省境由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075万(1992年)。少数民族有高山族。1887年置省。行政中心台北。主岛2/3为山地、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平原分布在西部。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工业发达,纺织、电子和食品工业为支柱。主要农产有水稻、甘蔗、水果和蔬菜。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东和南海之间。省境由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075万(1992年)。少数民族有高山族。1887年置省。行政中心台北。主岛2/3为山地、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平原分布在西部。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工业发达,纺织、电子和食品工业为支柱。主要农产有水稻、甘蔗、水果和蔬菜。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合江亭
[相关解释]
1.古迹名。为唐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湖南衡阳县北。唐韩愈有《合江亭》诗。孙汝听题解"亭在衡州负郭,今之石鼓头,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于二水之间,旁有朱陵洞,亦谓之朱陵仙府,唐人题刻散满岩上。"(2)在今湖北宜都县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路侍中岩……以官妓行云等十人侍宴,移镇渚宫日,于合江亭离筵赠行云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江南岸。'至今播于倡楼也。"(3)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传为唐韦皋建。参阅宋吕大防《杜工部年谱》。
1.古迹名。为唐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湖南衡阳县北。唐韩愈有《合江亭》诗。孙汝听题解"亭在衡州负郭,今之石鼓头,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于二水之间,旁有朱陵洞,亦谓之朱陵仙府,唐人题刻散满岩上。"(2)在今湖北宜都县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路侍中岩……以官妓行云等十人侍宴,移镇渚宫日,于合江亭离筵赠行云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江南岸。'至今播于倡楼也。"(3)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传为唐韦皋建。参阅宋吕大防《杜工部年谱》。
合浦
[相关解释]
1.古郡名『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
1.古郡名『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
吕梁
[相关解释]
1.山名。在今山西省西部,位于黄河与汾河间。主峰在离石县东北。夏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即指此。 2.水名。也称吕梁洪。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巨石齿列,波流汹涌。
1.山名。在今山西省西部,位于黄河与汾河间。主峰在离石县东北。夏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即指此。 2.水名。也称吕梁洪。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巨石齿列,波流汹涌。
吴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2.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3.吴地的山。三国吴故地的山。 4.吴地的山。春秋吴故地的山。 5.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1.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2.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3.吴地的山。三国吴故地的山。 4.吴地的山。春秋吴故地的山。 5.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吴沃尧(1866-1910)
[相关解释]
清末文学家。字趼人,广东南海人。因家居佛山,又称我佛山人”。曾东游日本◇在上海编《月月小说》。政治上倾向改良派。所作小说对晚清社会上的黑暗腐败现象有所揭露,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等。
清末文学家。字趼人,广东南海人。因家居佛山,又称我佛山人”。曾东游日本◇在上海编《月月小说》。政治上倾向改良派。所作小说对晚清社会上的黑暗腐败现象有所揭露,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等。
呕夷
[相关解释]
1.水名。也叫沤夷水或漚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枪锋岭,东南流入河北为唐河。 2.古湖泽名。也叫昭馀祁。
1.水名。也叫沤夷水或漚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枪锋岭,东南流入河北为唐河。 2.古湖泽名。也叫昭馀祁。
哈萨克斯坦
[相关解释]
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唐贡
[相关解释]
1.山名,在今江苏宜兴县东南,临罨画溪。产茶,唐时入贡,故名。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因以"唐贡"代称名茶。
1.山名,在今江苏宜兴县东南,临罨画溪。产茶,唐时入贡,故名。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因以"唐贡"代称名茶。
商鞅(约前390-前338)
[相关解释]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啸台
[相关解释]
1.即阮公啸台。又名阮籍台。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
1.即阮公啸台。又名阮籍台。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