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不调的内容。
带有不调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不和 [相关解释]
1.不和睦。 2.不调和;不和谐。 3.不和悦。 4.身体不舒服。
不调 [相关解释]
1.不协调。 2.特指音调不和谐。 3.与人合不来。
不调贴 [相关解释]
1.作梗,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2.不驯顺。
丹参 [相关解释]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的功用。可治心绞痛、痛经、月经不调、经闭、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等。
亡琴 [相关解释]
1.晋王献之卒,其兄徽之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子敬,献之字。见《晋书.王徽之传》◇因以"亡琴"为悼念亡弟之典实。
人琴俱亡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絶良久,月余亦卒。"后因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内伤 [相关解释]
1.心中悲痛。 2.中医学名词。指七情过极﹑劳累过度﹑饮食不调等原因所引起的脏气损伤。 3.中医学名词。泛指因跌﹑打﹑挤﹑碰等引起的血﹑气﹑脏腑﹑经络等的损伤。
失黏 [相关解释]
1.亦作"失粘"。 2.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 3.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 4.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失严"。
愆伏 [相关解释]
《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愆阳冬天阳温。伏阴夏天阴凉)后因以愆伏”指气候失常,冷暖不调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枘凿方圆 [相关解释]
1.比喻不调协,抜格不入。
枘方 [相关解释]
1."枘凿方圆"的省语。比喻不调协。
气海 [相关解释]
1.经络穴位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经。针灸本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虚弱等症。 2.人体部位名﹐宗气所聚处。膻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
水中捞月 [相关解释]
从水中去捞倒映入水里的月亮。比喻根本不可能实现不调查研究搞设计,犹如水中捞月,不可能有结果。
泰羹 [相关解释]
1.不调五味的肉汁。古代祭祀时用。
琴瑟不调 [相关解释]
1.谓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 2.比喻夫妻不和。
避年 [相关解释]
1.中医学名词。指月经不调,一年行一次。
阿胶 [相关解释]
又名驴皮胶”。用去毛后的驴皮加清水熬制而成的胶质块。以山东省东阿县的驴皮胶最负盛名。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
阿胶(ē-) [相关解释]
又名驴皮胶”。用去毛后的驴皮加清水熬制而成的胶质块。以山东省东阿县的驴皮胶最负盛名。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
骢马使 [相关解释]
1.《后汉书.桓典传》"﹝桓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后以"骢马使"指御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