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6 查到相关不急的内容。
带有不急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锅面 [相关解释]
1.谓办事糊涂。南宋理宗时民生艰苦,真德秀负一时重望,当时有谚曰"若欲百物贱,直待真直院。"及真任参知政事﹐首先提出以尊崇道学﹑正心诚意为第一义﹐接着又进献《大学衍义》,皆不急之务。人们大失所望,即续上两句云"吃了西湖水,打成一锅面。"按南宋以杭州为京都,故讽刺他既进朝廷,吃的是西湖水,办的是糊涂事。见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真西山入朝诗》。
不急 [相关解释]
1.不切需要。 2.不急速。
不急之务 [相关解释]
1.无关紧要的事情;不急于做的事情。
不极 [相关解释]
1.不寻根究底。 2.不到极点;不到顶点。 3.不合中正的准则。 4.不急。 5.无穷;无限。
不烦 [相关解释]
1.无须烦劳。 2.不急躁。 3.不烦冗。
不竞不絿 [相关解释]
1.不争逐,不急躁。
不骄不躁 [相关解释]
1.不骄傲,不急躁。
东坡纸 [相关解释]
1.宋神宗熙宁四年正月,宫中要买"浙灯"四千余盏,并令减价强行收购。时任开封府推官的苏轼上《谏买浙灯状》,指出"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卖灯之民,例非豪民,举债出息,畜之弥年,衣食之计,望此旬日。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状上,买灯之事竟罢◇因称谏书为"东坡纸"。
买灯 [相关解释]
1.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宋神宗赵顼要买浙灯四千馀盏,并令减价收买;因此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禁止私卖。苏轼上书切谏,指出"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并说"内帑所储,孰非民力",希望神宗于放灯﹑游观苑圃﹑宴好赐予之类,务从俭约。见苏轼《谏买浙灯状》。
从容不迫 [相关解释]
镇定自若,不急迫战前准备充分,战时就能从容不迫。
先远 [相关解释]
1.《礼记.曲礼上》"丧事先远日。"孔颖达疏"卜先从远日而起,示不宜急僥,伸孝心也。"《左传.宣公八年》"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杨伯峻注"卜葬者,卜葬日也。先远日者,此月下旬先卜来月下旬,不吉则卜中旬,又不吉则卜上旬,由远日而及近日。盖古人以为父母既葬,其哀渐夺,非孝子之所欲,由于不得已而为,故卜葬期先远日,表示不急于求葬,微伸孝心耳。"后以"先远"指葬日。
分我杯羹 [相关解释]
1.语出《史记.项羽本记》"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梘,即"杯"◇谓从他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为"分我杯羹"。
奈心 [相关解释]
1.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奈﹐通"耐"。
奈烦 [相关解释]
1.耐烦。不急躁﹐不厌烦。奈﹐通"耐"。
心宽 [相关解释]
1.宽心,放心。 2.胸襟宽弘。 3.性不急。
心平气和 [相关解释]
1.心情不急躁,态度温和。 2.谓身心安宁。
慢工出细货 [相关解释]
1.缓慢的操作会产生出精巧的产品来。引申指做事不急于求成会产生良好效果。
拨镫法 [相关解释]
1.书法用语。指作字运笔的方法。各家解说不同﹐大致可分三说(1)唐林韫《拨镫序》"镫﹐马镫也﹐盖以笔管着中指﹑无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皆直则虎口间圆如马镫也。足踏马镫浅则易转运﹐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转动矣。"(2)《说郛》卷二九引宋陈宾《桃源手听.书法》》"钱邓州若水尝言﹐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攍﹑押﹑钩﹑格﹑枑﹐用笔双钩﹐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镫法。"(3)明杨慎《拨镫法》"镫﹐古灯字﹐拨镫﹑画沙﹑悬针﹑垂露﹐皆谕言。拨镫如挑灯﹐不急不徐也。"
瘿瘤 [相关解释]
1.中医病名。生在皮肤﹑肌肉﹑筋骨等处的肿块。瘿多生于颈部﹐皮宽不急﹐按之较软﹐始终不溃;瘤遍体可生﹐肿块界限分明﹐按之较硬﹐可能溃破。因发病情况不同﹐而有五瘿(筋瘿﹑血瘿﹑肉瘿﹑气瘿﹑石瘿)﹑六瘤(筋瘤﹑血瘤﹑肉瘤﹑气瘤﹑骨瘤﹑脂瘤)之称。亦专指瘿。 2.指虫瘿。
离即 [相关解释]
1.不急不忙﹐时断时续。
耐心 [相关解释]
1.不急躁﹐不厌烦。 2.指不急躁﹑不厌烦的性格。
耐心烦儿 [相关解释]
1.耐性。 2.心里不急躁﹐不厌烦。
耐性 [相关解释]
1.不急躁﹐不厌烦。 2.能忍耐的性格。
闲钱补笊篱 [相关解释]
1.俗语。比喻以多馀的钱做不急需的事。笊篱,一种形如勺子的竹器。
非业 [相关解释]
1.谓不急之务。 2.佛教语。谓非命之业。特指非命而死﹐包括横死(非由前世之业因﹐实由现世的灾难而死)和夭死(人寿皆有定命﹐不得其定命而早死)。
项羽堆 [相关解释]
1.《史记.项羽本纪》"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后因称此置太公之高坛为"项羽堆"。古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广武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