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7 查到相关下属的内容。
带有下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佐
[相关解释]
1.部下属官的通称。
1.部下属官的通称。
上行手本
[相关解释]
1.指明清时下属谒见上司或学生晋见老师所用的名帖。
1.指明清时下属谒见上司或学生晋见老师所用的名帖。
下人
[相关解释]
1.百姓;人民。 2.婢仆。 3.指下属。 4.才能庸劣或行为卑下的人。
1.百姓;人民。 2.婢仆。 3.指下属。 4.才能庸劣或行为卑下的人。
下僚
[相关解释]
1.职位低微的官吏。 2.下属;属官。
1.职位低微的官吏。 2.下属;属官。
下官
[相关解释]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下属
[相关解释]
1.犹言下连。
1.犹言下连。
临下
[相关解释]
1.从高望下。 2.指治理下属。
1.从高望下。 2.指治理下属。
主诺
[相关解释]
1.古代地方长官对下属意见签署表示同意,称为"主诺"。
1.古代地方长官对下属意见签署表示同意,称为"主诺"。
事人
[相关解释]
1.事奉人;服侍人。 2.奉承人;讨好人。 3.谓充任下属。 4.嫁人。
1.事奉人;服侍人。 2.奉承人;讨好人。 3.谓充任下属。 4.嫁人。
五日京兆
[相关解释]
《汉书·张敞传》载,汉代京兆尹张敞将被免官,他的一个下属官员知道后,不肯再为他办案,对人说我已经为他出过很多力,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后用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汉书·张敞传》载,汉代京兆尹张敞将被免官,他的一个下属官员知道后,不肯再为他办案,对人说我已经为他出过很多力,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后用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从佐
[相关解释]
1.下属随员;随从。
1.下属随员;随从。
佐属
[相关解释]
1.助理官员和下属。
1.助理官员和下属。
偪下
[相关解释]
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僚属
[相关解释]
旧时指下属的官吏。
旧时指下属的官吏。
公车
[相关解释]
1.君主的兵车。 2.官车。 3.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以指此类官署。 4.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5.借指应试的举子。
1.君主的兵车。 2.官车。 3.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以指此类官署。 4.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5.借指应试的举子。
六曹
[相关解释]
1.东汉开始尚书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书为二人﹐故称"六曹"◇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仍称"六曹"。魏晋以后﹐尚书六曹屡有变更﹐至隋﹐尚书省分吏﹑殿中(左户)﹑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后世亦以"六曹"称六部。隋唐前﹐曹即尚书﹐隋唐后﹐曹为各部尚书的下属机构﹐如隋度支尚书之下属为度支﹑仓﹑左户﹑右户﹑金﹑库六曹。 2.唐时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亦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
1.东汉开始尚书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书为二人﹐故称"六曹"◇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仍称"六曹"。魏晋以后﹐尚书六曹屡有变更﹐至隋﹐尚书省分吏﹑殿中(左户)﹑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后世亦以"六曹"称六部。隋唐前﹐曹即尚书﹐隋唐后﹐曹为各部尚书的下属机构﹐如隋度支尚书之下属为度支﹑仓﹑左户﹑右户﹑金﹑库六曹。 2.唐时州府佐治之官亦分"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亦称"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
六行
[相关解释]
1.六个行列。 2.指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礼﹑户﹑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1.六个行列。 2.指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礼﹑户﹑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净月潭
[相关解释]
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为长春市新开辟的风景区,山水相融,风景优美。分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潭东村舍、月潭水光等四个景区。占地80平方千米,已辟为森林公园。与长春市内伪满洲国皇宫、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合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为长春市新开辟的风景区,山水相融,风景优美。分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潭东村舍、月潭水光等四个景区。占地80平方千米,已辟为森林公园。与长春市内伪满洲国皇宫、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合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刑史
[相关解释]
1.古代刑官下属主管文书的小吏。
1.古代刑官下属主管文书的小吏。
刑胥
[相关解释]
1.刑部的下属小吏。
1.刑部的下属小吏。
半刺
[相关解释]
1.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 2.针灸五刺之一。刺入较浅,故称半刺。
1.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 2.针灸五刺之一。刺入较浅,故称半刺。
召见
[相关解释]
①君王或上司叫臣民或下属来见面皇上召见|听说市长要召见你。②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洽谈事宜。
①君王或上司叫臣民或下属来见面皇上召见|听说市长要召见你。②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洽谈事宜。
吏属
[相关解释]
1.所管属的官吏;下属官吏。
1.所管属的官吏;下属官吏。
吾兄
[相关解释]
1.称己之兄或兄辈。 2.对友人的尊称。旧时对朋友中的晩辈表客气亦有此称。上级对下属亦然。
1.称己之兄或兄辈。 2.对友人的尊称。旧时对朋友中的晩辈表客气亦有此称。上级对下属亦然。
命官
[相关解释]
1.任命官吏。 2.谓被任命为官吏。 3.指朝廷的官吏。因古有一至九命之别,故称。 4.使令下属的官吏。
1.任命官吏。 2.谓被任命为官吏。 3.指朝廷的官吏。因古有一至九命之别,故称。 4.使令下属的官吏。
咒禁师
[相关解释]
1.亦作"咒禁师"。 2.隋唐太医署下属有咒禁师,掌教咒禁,即以符咒驱邪治病。
1.亦作"咒禁师"。 2.隋唐太医署下属有咒禁师,掌教咒禁,即以符咒驱邪治病。
堂属
[相关解释]
1.堂官和属员;下属成员。
1.堂官和属员;下属成员。
大案
[相关解释]
1.清代各省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同时列名保举一大批下属晋级﹐称为大案。 2.指重大案件。
1.清代各省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同时列名保举一大批下属晋级﹐称为大案。 2.指重大案件。
奬谕
[相关解释]
1.皇帝对臣下褒奖﹑表彰。 2.称官长对下属的嘉奖。
1.皇帝对臣下褒奖﹑表彰。 2.称官长对下属的嘉奖。
女史
[相关解释]
①古代掌管王后礼仪等事的女官;也指为世妇掌管文件书写的下属。②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①古代掌管王后礼仪等事的女官;也指为世妇掌管文件书写的下属。②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子司
[相关解释]
1.下属机构﹑部门。
1.下属机构﹑部门。
孝慈
[相关解释]
1.对尊长孝敬,对下属或后辈慈爱。 2.指孝慈之道。 3.孝友。
1.对尊长孝敬,对下属或后辈慈爱。 2.指孝慈之道。 3.孝友。
宪眷
[相关解释]
1.旧指上司对下属的关怀照顾。
1.旧指上司对下属的关怀照顾。
尝膳
[相关解释]
1.尊长进食前,小辈或下属先尝饭菜是否甘美,以示孝心。
1.尊长进食前,小辈或下属先尝饭菜是否甘美,以示孝心。
属佐
[相关解释]
1.指下属佐助人员。
1.指下属佐助人员。
属僚
[相关解释]
1.亦作"属寮"。 2.下属的官吏。
1.亦作"属寮"。 2.下属的官吏。
属别
[相关解释]
1.下属的类别。
1.下属的类别。
属员
[相关解释]
1.亦作"?员"。 2.下属官吏。
1.亦作"?员"。 2.下属官吏。
属城
[相关解释]
1.下属的城邑。 2.指下属的地方官员。 3.指地方负责官员。
1.下属的城邑。 2.指下属的地方官员。 3.指地方负责官员。
属意(zhǔ-)
[相关解释]
①着意;留意学道老爷方才上来看见你题壁的诗,甚是属意。②归心;意向专注于禹(夏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她真的属意于你?
①着意;留意学道老爷方才上来看见你题壁的诗,甚是属意。②归心;意向专注于禹(夏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她真的属意于你?
属曹
[相关解释]
1.下属官吏。
1.下属官吏。
属目(zhǔ-)
[相关解释]
注目万众属目|天下属目。
注目万众属目|天下属目。
府丞鱼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羊续传》"拜续为南阳太守……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因以喻下属之贿赠。
1.《后汉书.羊续传》"拜续为南阳太守……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因以喻下属之贿赠。
弟兄
[相关解释]
1.弟弟和哥哥。 2.弟弟。 3.指哥哥。 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 5.喻不相上下。
1.弟弟和哥哥。 2.弟弟。 3.指哥哥。 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 5.喻不相上下。
恩寄
[相关解释]
1.指长上对下属的信任托付。 2.特指帝王的授职。
1.指长上对下属的信任托付。 2.特指帝王的授职。
户郎
[相关解释]
1.汉代主守卫宫门的官。户将的下属。
1.汉代主守卫宫门的官。户将的下属。
抚宪
[相关解释]
1.下属对巡抚的尊称。
1.下属对巡抚的尊称。
放权
[相关解释]
把权力交给下属或下属部门简政~。
把权力交给下属或下属部门简政~。
敢言之
[相关解释]
1.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
1.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
昫伏
[相关解释]
1.温暖孵化。比喻对后辈或下属的抚育﹑扶持或照顾。
1.温暖孵化。比喻对后辈或下属的抚育﹑扶持或照顾。
本山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对各宗派传法的中心寺院之称。也叫本寺,下属各寺称为末寺。 2.此山。
1.佛教语。对各宗派传法的中心寺院之称。也叫本寺,下属各寺称为末寺。 2.此山。
杖限文书
[相关解释]
1.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
1.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
板授
[相关解释]
1.指诸王大臣权授下属官职。别于帝王诏敕任命。 2.指授予高龄老人荣誉职衔。
1.指诸王大臣权授下属官职。别于帝王诏敕任命。 2.指授予高龄老人荣誉职衔。
案吏
[相关解释]
1.谓惩办下属官吏。
1.谓惩办下属官吏。
桑梓礼
[相关解释]
1.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
1.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
正屋不正梢子斜
[相关解释]
1.比喻上面的人言行不正,其下属亦会如此。
1.比喻上面的人言行不正,其下属亦会如此。
治晩
[相关解释]
1.治下晩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1.治下晩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牙官
[相关解释]
1.副武官。亦泛指下属小官。
1.副武官。亦泛指下属小官。
率下
[相关解释]
1.作下属表率。 2.领导下属。
1.作下属表率。 2.领导下属。
礼房
[相关解释]
1.明清时知县衙门办理祭祀考试等事务的下属机关。
1.明清时知县衙门办理祭祀考试等事务的下属机关。
禀议
[相关解释]
1.亦作"禀议"。 2.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1.亦作"禀议"。 2.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职员
[相关解释]
1.旧指有一定职衔的员司。 2.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3.泛指担任行政或业务工作的人员。
1.旧指有一定职衔的员司。 2.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3.泛指担任行政或业务工作的人员。
衙官
[相关解释]
1.刺史的属官。 2.泛指下属小官。
1.刺史的属官。 2.泛指下属小官。
衙推
[相关解释]
1.官名。唐时节度﹑观察﹑团练诸使的下属官吏。 2.五代﹑宋时以称操医卜星相之业的人。
1.官名。唐时节度﹑观察﹑团练诸使的下属官吏。 2.五代﹑宋时以称操医卜星相之业的人。
视察
[相关解释]
1.察看;审察。 2.巡视纠察。 3.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1.察看;审察。 2.巡视纠察。 3.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誊録所
[相关解释]
1.誊录院下属的具体办事机构。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试卷﹐以誊本送交考官评阅。
1.誊录院下属的具体办事机构。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试卷﹐以誊本送交考官评阅。
计局
[相关解释]
1.指计省的下属机构。
1.指计省的下属机构。
谕劝
[相关解释]
1.上级对下属的劝告。
1.上级对下属的劝告。
谕票
[相关解释]
1.旧指官府对下属有所分付或勾取的文书。
1.旧指官府对下属有所分付或勾取的文书。
责帅
[相关解释]
1.谓下属有罪,要处分统帅。
1.谓下属有罪,要处分统帅。
责率
[相关解释]
1.谓下属有罪,处分统率的人。 2.督责统御。
1.谓下属有罪,处分统率的人。 2.督责统御。
贼属
[相关解释]
1.贼寇的家眷亲属。 2.贼寇下属。
1.贼寇的家眷亲属。 2.贼寇下属。
轻下
[相关解释]
1.轻慢下属。
1.轻慢下属。
轻下慢上
[相关解释]
1.轻慢下属和上司。
1.轻慢下属和上司。
追节钱
[相关解释]
1.指旧时官员逢节向下属索贿。
1.指旧时官员逢节向下属索贿。
逼下
[相关解释]
1.谓由于在高位者生活俭朴,对下属产生一种压力。
1.谓由于在高位者生活俭朴,对下属产生一种压力。
闵劳
[相关解释]
1.谓怜惜下属﹐不忍心劳役之。 2.谓对有劳绩的人表示体恤。
1.谓怜惜下属﹐不忍心劳役之。 2.谓对有劳绩的人表示体恤。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相关解释]
1.比喻下属比官长难对付。
1.比喻下属比官长难对付。
阴阳司
[相关解释]
1.清代钦天监的下属机关。专门负责为皇室和显贵们婚丧喜庆选择时日。
1.清代钦天监的下属机关。专门负责为皇室和显贵们婚丧喜庆选择时日。
阿主
[相关解释]
1.下属对长官的昵称。
1.下属对长官的昵称。
附下罔上
[相关解释]
1.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1.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附隶
[相关解释]
1.仆从﹐下属。
1.仆从﹐下属。
颁犒
[相关解释]
1.用酒食或财物分赏下属。
1.用酒食或财物分赏下属。
饬查
[相关解释]
1.命令下属调查。
1.命令下属调查。
饬知
[相关解释]
1.旧时公文的一种。专用于上级官署通知下属。 2.指命令使知晓。
1.旧时公文的一种。专用于上级官署通知下属。 2.指命令使知晓。
饮虹
[相关解释]
1.喝水的虹。古人迷信,以为虹是有生命的怪物。语本《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
1.喝水的虹。古人迷信,以为虹是有生命的怪物。语本《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
鬼揶揄
[相关解释]
1.晋罗友为桓温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桓温设宴欢送,罗友很迟才到会,桓问其故,友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于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
1.晋罗友为桓温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桓温设宴欢送,罗友很迟才到会,桓问其故,友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于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