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上天的内容。
带有上天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是娥(1923-1988) [相关解释]
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女。九岁学艺,演花旦、正旦。1949年后致力于沪剧改革,主演《罗汉钱》、《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唱腔绮丽多彩,善于抒发感情。曾任上海沪剧院院长。
三竺 [相关解释]
1.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东南的天竺山,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寺院,合称"三天竺",简称"三竺"。
上八洞 [相关解释]
1.也叫"上八界洞府"。道家指上天八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上天 [相关解释]
1.天空,天上。 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 3.前一天或前几天。
上天不负苦心人 [相关解释]
1.谓埋头苦干的人,终能获得成功。
上天入地 [相关解释]
1.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 2.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相关解释]
1.形容处境窘迫,走投无路。
上天梯 [相关解释]
1.登天的梯子。比喻达到某种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上宰 [相关解释]
1.宰辅。亦泛称辅政大臣。 2.上天,天帝。 3.星名。
上清 [相关解释]
1.上天;天空。 2.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 3.用以指道观或道长。 4.唐柳珵《上清传》云,丞相窦参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上清入宫为婢,为之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因以"上清"称婢。
上玄 [相关解释]
1.上天。 2.道家称人的心脏为上玄。
上穹 [相关解释]
1.上天;天帝。
上苍 [相关解释]
上天;苍天合掌擎拳谢上苍|一片孝心,感动上苍。
云经 [相关解释]
1.指传说中黄帝受命时上天所授之图籍。事本《左传.昭公十七年》﹕"昔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 2.《大云请雨经》的略称。
云表 [相关解释]
1.云外。 2.借指上天﹐上苍。 3.奏疏﹐表章。
云路 [相关解释]
1.云间﹐天上。 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3.高山上的路径。 4.指遥远的路程。 5.比喻仕途﹐高位。
仙人洞 [相关解释]
1.岩洞名。江西庐山名胜之一,在牯岭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南宋宝佑三年所刻。洞深约三丈,可容纳百十人。清代嘉庆以后,洞为道士主持,改祀吕洞宾,吕洞宾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称为"仙人洞"。岩下悬壁千仞,风光险绝。参阅周銮书《庐山史话》五。
假乐 [相关解释]
1.《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孔颖达疏"言上天嘉美而爱乐此君子成王也。"陆德明释文"﹝假﹞音暇,嘉也。"《礼.中庸》引作"嘉乐"◇谓美好快乐为"假乐"。
偏颇 [相关解释]
偏向某一方面,有失公允偏颇之论|上天无偏颇|莫怀偏颇之意,常存公正之心。
元造 [相关解释]
1.造化,上天。亦借指天子或朝廷。
公生明 [相关解释]
1.《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以此三字作为官场箴规。古代府州县衙门大堂前面正中竖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参阅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公生明坊旧是立石》。
六天 [相关解释]
1.汉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冥德 [相关解释]
1.谓上天的恩德。
冥数 [相关解释]
1.旧谓上天所定的气数或命运。
匣龙 [相关解释]
1.相传战国时有人盗王子乔墓,发观内中唯有一剑,欲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见《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因以称匣中的宝剑。
号弓 [相关解释]
1.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须拔﹐坠黄帝弓。百姓抱弓﹑须号泣。见《史记.封禅书》◇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
同云 [相关解释]
1.《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氛氛。"朱熹集传"同云,云一色也。将雪之候如此。"因以为降雪之典。
告命 [相关解释]
1.请命。 2.犹天书。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 3.帝王的诏令。 4.特指告身,授官之符。
告类 [相关解释]
1.祭告上天之礼。特指为皇帝即位或立皇太子等特殊重大事件而举行的非常之祭。
命籍 [相关解释]
1.迷信者谓上天记载人的富贵贫贱﹑生死寿夭的簿籍。
咎戒 [相关解释]
1.上天所降的灾祸与警告。
唯我独尊 [相关解释]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降生时,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朗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推崇无所不在、彻底解脱的大我”◇依字面转化,谓妄自尊大,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抱着唯我独尊的态度,就不可能赢得友谊和成功。
嘉佑 [相关解释]
1.谓上天的降竿保佑。
地上天宫 [相关解释]
1.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声臭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宋储泳《祛疑说.鬼神之理》"夫鬼神者,本无形迹之可见,声臭之可求,谓之有则不可。"一说,声,通"馨"。声臭,为馨臭。
大宠 [相关解释]
1.指高官﹑权臣。 2.指帝位。因其受上天之眷宠﹐故称。
天临 [相关解释]
1.上天照临下土。喻天子之治。
天亡 [相关解释]
1.谓上天使之灭亡。语出《史记.项羽本纪》"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人感应 [相关解释]
1.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儒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
天仪 [相关解释]
1.谓天之光仪。 2.指天子的容仪。 3.上天规定的法度。
天佑 [相关解释]
1.上天佑助﹑佑护。
天保 [相关解释]
1.谓上天保佑﹐使之安定。《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郑玄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后引申指皇统﹑国祚。《史记.周本纪》"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张守节正义"武王答周公云﹐定知天之安保我位﹐得依天之宫室﹐退除殷纣之恶。"《宋书.武帝纪中》"我世祖所以抚归运而顺人事﹐乘利见而定天保者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嗟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一说保﹐保斗﹐为古代车盖中心轴端部件。天保﹐借指天之中枢北极星﹐引申指人世政治中心﹐如京邑﹑国都。参阅陆宗达《训诂简论》。
天假 [相关解释]
1.上天授与。
天假之年 [相关解释]
1.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谓能享其天年。
天刑 [相关解释]
1.上天的法则。 2.天降的刑罚。 3.特指宫刑。古以宦者星与宦官对应﹐故称。
天力 [相关解释]
1.上天之力;上天所助。
天助 [相关解释]
1.上天之佑助。
天厌 [相关解释]
1.《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邢昺疏"厌﹐弃也。"后因以"天厌"谓为上天所厌弃﹑弃绝。
天可怜见 [相关解释]
1.犹言上天保佑。
天听 [相关解释]
1.上天的听闻。 2.帝王的听闻。
天启 [相关解释]
1.《左传.闵公元年》"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史记.晋世家》作"天开"。裴髎集解引服虔曰"以魏赏毕万﹐是为天开其福。"后多指上天的启示。
天命 [相关解释]
①上天的意志,泛指命运天命难违|任凭天命。②指自然界的一种必然规律制天命而用之。
天咎 [相关解释]
1.天灾。 2.上天的惩罚。
天夺 [相关解释]
1.为上天所褫夺。
天夺之年 [相关解释]
1.上天褫夺其年寿。谓不能享其天年。
天夺之魄 [相关解释]
1.亦作"天夺其魄"。 2.上天夺走他的魂魄。谓欲其死。 3.谓天使其神志迷乱。
天威 [相关解释]
1.上天的威严;上天的威怒。 2.指雷电。古人以其象征天之威怒﹐故称。 3.帝王的威严;朝廷的声威。 4.犹言神威。
天官赐福 [相关解释]
1.俗谓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于人。 2.旧日戏曲舞台有演天官赐福以徼吉利者。亦泛指上天赐福。
天宠 [相关解释]
1.上天的恩宠。 2.皇帝的宠幸。
天庆 [相关解释]
1.上天的赐福。
天序 [相关解释]
1.帝王的世系。 2.上天安排的顺序﹐自然的顺序。 3.晋鼓吹曲名。傅玄据古曲《芳树行》改制而成。参阅《晋书.乐志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晋鼓吹曲》。
天应 [相关解释]
1.上天的感应﹑显应。
天庥 [相关解释]
1.上天的庇佑。
天忌 [相关解释]
1.谓上天所禁忌之事。 2.《淮南子.天文训》"虹﹑蝩﹑彗星者﹐天之忌也。"后称虹曰天忌。
天怒人怨 [相关解释]
1.上天震怒﹐百姓怨恨。形容为害作恶十分严重﹐引起普遍愤怒。
天性 [相关解释]
1.犹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运。 2.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天怨 [相关解释]
1.上天怨怒。
天惠 [相关解释]
1.帝王的恩惠。 2.上天的恩惠。
天意 [相关解释]
1.上天的意旨。 2.帝王的心意。 3.自然的意趣。
天戒 [相关解释]
1.谓上天给予的儆戒。 2.谓天性戒绝某些嗜好﹐如饮酒等。
天戮 [相关解释]
1.谓上天的诛戮。
天报 [相关解释]
1.《史记.吴王濞列传》"盖闻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后因以"天报"谓上天对人为善作恶的不同报应。
天授 [相关解释]
1.上天所授。 2.引申指与生俱有的秉赋。
天教 [相关解释]
1.上天示意﹐以为教诲。
天无絶人之路 [相关解释]
1.谓人的处境濒临绝望时﹐上天总会给以出路。
天显 [相关解释]
1.指上天显示的意旨。
天望 [相关解释]
1.谓人始死﹐望天而招魂。 2.上天的期望。
天期 [相关解释]
1.上天规定的时期。古人行事常委之天命﹐故称。 2.指时序中适于作某事的时机和气候条件。 3.指皇帝规定的期限。
天杀 [相关解释]
1.谓天性残酷。 2.谓为上天所杀。
天条 [相关解释]
1.旧谓上天的律令﹑法规。 2.太平天国称所定禁令法规为天条。
天殛 [相关解释]
1.上天的诛罚。
天法 [相关解释]
1.上天的法度。 2.太平天国称所定的法规。
天泽 [相关解释]
1.喻上下﹑尊卑。语出《易.履》"上天下泽"。 2.上天的恩泽。 3.谓天子的恩泽。
天瑞 [相关解释]
1.上天降下的祥瑞。
天监 [相关解释]
1.上天的监视。 2.指皇帝的鉴察。
天相 [相关解释]
1.上天佑助。
天眚 [相关解释]
1.天灾。古代天人相应之说﹐以地震﹑风雷﹑星变﹑日食等﹐皆为上天垂戒﹐视为灾异。
天眷 [相关解释]
1.上天的眷顾。语出《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2.指帝王对臣下的恩宠。
天瞔 [相关解释]
1.上天的眷顾。 2.皇帝的眷爱。
天祚 [相关解释]
1.上天赐福。 2.皇位﹐国统。 3.指天子。
天祥 [相关解释]
1.指天时和顺。 2.上天所示祥瑞。 3.上天所赐福祉。
天祸 [相关解释]
1.上天降下的祸殃。
天福 [相关解释]
1.上天所赐之福。
天縡 [相关解释]
1.上天之事。 2.指朝廷政事。
天纪 [相关解释]
1.指时日等。 2.上天之纪纲。借指国家法纪。 3.星名。属天市垣﹐凡九星。
天纵 [相关解释]
1.亦作"天从"。天所放任﹐意谓上天赋予◇常用以谀美帝王。 2.闰月。
天网 [相关解释]
1.上天布下的罗网。 2.比喻朝廷的统治。 3.特指国家的法律。
天网焒恢,疏而不漏 [相关解释]
1.谓天道如大网﹐虽稀疏却无有漏失。比喻作恶者逃不出上天的惩罚。语出《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罚 [相关解释]
1.上天的诛罚。旧时帝王自谓禀承天意行事﹐其诛罚不臣常以此为名。 2.旧称遇父母之丧。
天聪 [相关解释]
1.上天赋予人的听力。 2.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