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 查到相关三板的内容。
带有三板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板
[相关解释]
1.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2.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3.三级。
1.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2.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3.三级。
三版
[相关解释]
1.见"三板"。
1.见"三板"。
竹琴
[相关解释]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四川﹐是渔鼓(道情)传入四川后发展形成。一般都是一人用渔鼓﹑简板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唱腔分一字板﹑二流板﹑三板等﹐与四川扬琴相同﹐但在润腔手法上有异。曲词由散文﹑韵文交织组成。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四川﹐是渔鼓(道情)传入四川后发展形成。一般都是一人用渔鼓﹑简板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唱腔分一字板﹑二流板﹑三板等﹐与四川扬琴相同﹐但在润腔手法上有异。曲词由散文﹑韵文交织组成。
西河大鼓
[相关解释]
曲艺曲种。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部分地区。清中叶由河北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结合、发展而成。曾名河间大鼓”。唱腔有头板、二板、三板等。书目长中短篇均有。
曲艺曲种。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部分地区。清中叶由河北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结合、发展而成。曾名河间大鼓”。唱腔有头板、二板、三板等。书目长中短篇均有。
黔剧
[相关解释]
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贵阳、遵义、安顺等地。1953年由曲艺贵州扬琴(也叫文琴”)发展而成。曾名文琴戏”,1960年改今称。唱腔有清板、二板、三板、扬调等。剧目有《秦娘美》、《奢香夫人》等。
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贵阳、遵义、安顺等地。1953年由曲艺贵州扬琴(也叫文琴”)发展而成。曾名文琴戏”,1960年改今称。唱腔有清板、二板、三板、扬调等。剧目有《秦娘美》、《奢香夫人》等。